第二日,鄉政府門口熱鬧非凡。豬仔和飼料,老板們都親自送來了。
鄉親們都等在鄉政府門口,如迎財神一樣,敲鑼打鼓。更多的村民豎起了大拇指,丁書記真牛,說今天豬仔和飼料到,今天就到了。
丁果等鄉政府的工作人員,按照議好的分配方案,有條不紊的發放著。
免費的部份直接發放,賒賬部份,每戶都需要簽字,肉豬出欄,必須要償還。
鄉政府出具了一張總的賒賬款給大老板,村民們的賒賬白條由鄉政府保藏著。
試點農戶,個個都是喜笑顏開,免費的都值很多錢,
不過,他們都感覺有了自己的事業,有了人生追求的目標。豬仔是他們事業的起點。不再如以前一樣,碌碌無為,等待政府的救濟。
他們的笑容羨慕死了哪些沒有加入試點的村民,很多村民找上了丁澤農。
“丁書記,每戶都有兩頭豬仔是免費的,還有二百斤精飼料和三百斤玉米也是免費的,比我們一年的救濟款還多,我們以后會不會也有啊。”
丁丁鄉的村民是有啥說啥,性情很直,丁澤農很喜歡,與他的心性很合。耐心地說道。
“鄉親們,試點農戶是啥標準,我丁澤農就是砸鍋賣鐵,也不會有任何的折扣,保證你們明年也是一樣的。”
有了丁澤農的保證,沒有參加試點的農戶,心情也是格外的開朗,丁書記是他們最信任的人,
來看熱鬧的村民都幫著試點的村民抓豬仔,卸飼料,背玉米,忙得是熱火朝天。
“丁書記,從來沒有這么開心過了。”
幾天后,畜牧大學的志愿者在教授的帶領下,也來到了丁丁鄉。鄉政府給他們按排了房子,宿舍。
一到丁丁鄉,志愿者們便走村串戶,從消毒到預防,一五一十的教給村民,村民本來就有一些養豬經驗,經過志愿者們的再次教育,也可以說摸到了科學養豬的門檻。
整個丁丁鄉洋溢在一種創業奮斗的氛圍中。
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丁澤農來到了縣政府匯報工作。
與縣書記談完了正事,丁澤農說道。
丁澤農“縣書記,我想將我的戶口從京城遷入丁丁鄉,希望獲得政府的支持。”
縣書記“你不是跟我開玩笑吧,別人都是擠破腦袋往京城遷,你卻要遷入我們貧困縣來。”
丁澤農,“我發現家庭循環農場還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需要改進。”
縣書記“不完善沒關系啊,只要中心思路是對的,邊做邊完善,邊改進,黨的最高層都說過,摸著石頭過河,”
丁澤農“我打算在丁丁鄉扎下根來,跟貧困戶們一樣,建設個一模一樣的家庭循環農場,潛了研究它。盡量做出一個標準化的樣板,將來也好在適合的地方推廣。”
縣書記“為了村民的脫資致富,你這個紅三代真是拼了,是我們黨員的好榜樣,我無話可說,只有盡力幫你,支持你。”
回到丁丁鄉,丁澤農找了一個都嫌棄的地方,沒有任何村民想要的山頭。
此山頭是丁丁鄉最高的山峰,也是最偏辟,土地最貧瘠,山上的風也比任何的地方大,常年大風刮個不停。房前屋后不栽上幾棵大樹擋風,只怕屋頂都有可能讓風掀翻。
如果他能在這個地方建好家庭循環農場,可以證明,全縣的絕大部份地方都可以開展家庭循環農場的計劃。
丁澤農希望在最差的地方建好家庭循環農場,給村民們更大的信心。
在鄉政府領取的每一份物資,丁澤農都叫來了縣里來此監督的審計員。每次領完物資,都用現金交到了鄉會計的丁靈秀的手上,每一件物品,等于和鄉政府購買。
丁靈秀死活不肯接丁書記的錢,全鄉沒有一個人花錢,全都是免費領取,憑什么丁書記要付錢呢。
這時,丁書記便開始批評丁靈秀。
“你一個公務員,怎么能夠替政府作主呢,你又怎么能夠決定不收錢呢?”
毫不留情的話,嗆得丁靈秀滿臉委屈,張張嘴,又說不出話來。
縣審計員都有點看不下去了。
“丁書記,這些物資都是大老板沖著你捐贈的,沒有你,何來這些建筑材料呢?何況,你也是為了丁丁鄉的村民,繼續研究家庭循環農場,你沒必要私人出錢啊,也沒有理由收你的錢啊。”
丁澤農“不行,我不是貪困戶,我是干部,是黨員,不屬于救濟的人群。不能占便宜。”
丁澤農的無私的語言令人感動,也沒有人能說服他,他的黨性,他的自律,讓人仰視。
丁澤農建設自己的家庭循環農場,所有來給他幫忙的工人,每天按時將工資給他們結清,工人們沒有一個伸手接。
丁澤農發脾氣了,村民們從未見丁書記發火,為了這事,居然第一次發怒了,并聲稱,凡是不要工錢的,明天不用來了。
工人們無奈,只有使勁的干,天未亮就到了,一直干到天黑下來,實在看不見了,才停下來。
在村民們快速的工作下,丁書記的家庭循環農場也很快就建成了。
忙完自己的事情,還要指導村民。思考接下來的事情。
養豬的事情剛剛按排好,接著就是果園的問題了,栽種什么果樹呢。
適合西北地區的果樹也就哪么幾種,蘋果,核桃,葡萄,柿子,桃子,梨子等幾樣而己。
葡萄需要搭架子,耗費大量人工,養豬是主業,果園只能算輔助,不能投入太多的勞動,否則本末倒置
葡萄剔除了出去,
蘋果屬于銷量最大的水果,桃樹和梨樹也不用多大的管理。
這三種樹最適合,主栽三種樹,至于柿子和核桃,隨村民自愿。
只種三種果樹,不至于分散,具有集中效應,利于品牌的形成,適合水果銷售大戶的集中采購,也能形成拳頭產品,
他又打了幾個電話給果木苗圃場,購買三種果樹幼苗。
在家庭循環農場計劃還在丁澤農的頭腦中醞釀時,他就將所需的物資調查清楚,每樣物資都留了好多個電話號碼,這不,一到需要時,拿出名片,打個電話,就能解決。
三種果樹苗木一到,丁澤農叫丁果,丁三等鄉政府干部,分給試點農戶。
并告訴試點戶,鄉政府只提供這三種果樹,至于其它的,村民們必須要報計劃才行。他希望村民們都種這三種果樹,將來好形成規模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