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科技金融體系構建研究:以杭州為例
- 趙玲
- 1440字
- 2020-08-14 14:05:03
第一章 導論
一、概念界定
(一)科技金融
科技金融旨在促進現代科技和現代金融的有機結合、科技創新和金融創新的良性互動,以及科技資源和金融資源的高效對接。鑒于科技型企業是科技開發、成果轉化和高新技術產業化發展的重要載體,也是亟須金融機構針對其特點和需求提供全方位、多層次、個性化金融服務的唯一載體,加之科技金融發展是一個外生制度安排、內生整合互動的系統工程,科技金融可定義為“一個為科技型企業提供金融服務的體系”
。具體而言,該體系由政府促進體系、風險投資市場、科技信貸市場、科技資本市場、科技擔保市場和科技保險市場構成。
其中,政府促進體系主要包括政策法規、財政資金投入、科技金融服務中心等;風險投資市場主要由天使投資、創業投資、一般風險投資等機構或個人構成;科技信貸市場是為科技型企業提供專業化服務的銀行類金融機構集合體;科技資本市場主要由創業板市場、三板市場、產權交易市場、中小企業集合債等組成;科技擔保市場是指為科技型企業提供專業化服務的擔保公司集合體;科技保險市場是指為科技型企業提供專業化服務的保險公司集合體。
科技型企業是我國產業結構優化、自主創新能力增強、經濟轉型升級、創新型國家建設的核心力量。科技型企業根據其規模大小,可分為小微型科技企業、中型科技企業和大型科技企業;根據其生命周期所處階段,可分為種子期科技型企業、初創期科技型企業、成長期科技型企業、成熟期科技型企業和衰退期科技型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小微型科技企業和中型科技企業的合稱)一般與種子期、初創期、成長期科技型企業相對應,而大型科技企業則是指成熟期、衰退期科技型企業。與科技型中小企業相比而言,大型科技企業由于資產規模大、收益率穩定、經營風險較低,可向商業銀行和資本市場傳遞有效的“硬信息”,更易獲得它們的青睞,即無須政府干預就能與它們合作共贏
。因此,科技金融可進一步定義為“一個為科技型中小企業提供金融服務的體系,具體由政府促進體系、風險投資市場、科技信貸市場、科技資本市場、科技擔保市場和科技保險市場構成”。
(二)科技型中小企業
科技型中小企業是科技型企業與中小企業的綜合,兩者都是極其難以界定的概念。本書擬另辟蹊徑,將廣義的科技型中小企業定義為“在國家或省、自治區、直轄市科技型中小企業數據庫登記注冊的中小企業”;將狹義的科技型中小企業定義為“在國家或省、自治區、直轄市科技型中小企業數據庫登記注冊且被風險投資市場、科技信貸市場、科技資本市場、科技擔保市場與科技保險市場中機構或個人介入的中小企業”。此定義尤其是狹義定義體現的是“市場眼光”,可稱為“市場眼光”定義。這里,本書主張用“市場眼光”定義取代“政府眼光”定義(由政府設定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認定條件并經由標準的認定程序加以審定而提出的定義)。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兩者的優劣性不言而喻。
其中,科技型中小企業數據庫可采用注冊制:符合國家產業政策、技術政策,知識產權明晰,具有一定技術含量和技術創新性產品的研究、開發、生產和經營業務的從業人員300人以下或營業收入10000萬元以下的企業均可登記注冊。此庫可分為科技型中小企業廣義數據庫和狹義數據庫,其功能主要表現為:前者為風險投資市場、科技信貸市場、科技資本市場、科技擔保市場與科技保險市場中的機構或個人提供一般信息,便于它們相互了解、相互發掘、相互對接;后者則是政府促進體系的重點服務對象,通過為狹義的科技型中小企業提供金融服務,不斷完善風險投資市場、科技信貸市場、科技資本市場、科技擔保市場和科技保險市場,促進科技金融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