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跨文化交際既是高校英語專業和翻譯專業的專業核心課程,同時在當前國際化和全球化的社會環境中也是面向傳播學和各涉外相關專業開設的通識選修課程。本課程旨在使外語學習者增強跨文化交際意識,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能夠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在今后的跨文化交際實踐中正確應對不同的交際環境,從而為學習、生活以及將來從事國際事務的實踐工作提供有益的指導。現有的面向高等學校英語院系跨文化交際課程的教材,概論型的居多,論述語言與文化的居多,而從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視角著眼、注重問題意識和思辨能力的培養、線上和線下學習相結合的應用型和案例型教材不多。鑒于此,我們決定嘗試編寫這樣一本教材。
本教材采用全英文編寫,目的是希望在提高學習者英語水平的同時培養其跨文化交際能力。教學上擬采用直接法、情境法、案例法、探究法、任務型教學法以及暗示法等方法,充分利用動畫、圖片、幻燈片、課堂實錄、真人情景劇、影視片段等多媒體手段,開展直觀教學,并用暗示、聯想和問題探究、學生小組討論和課堂演示等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線上和線下以形成性評估為主的考核和評估,使其在輕松愉快的學習過程中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
在課程體系上,本教材在對國內外跨文化交際課程的理論體系予以充分重視的同時,將問題意識與理論體系有機結合,特別是在分析問題的時候導入理論,而非在講解理論的時候以“問題”來證明前者。教材所附的每個教學視頻都設計了配套的小組活動、課后練習、小測驗,同時提供了拓展閱讀材料、單詞表和參考答案(相關內容需要通過掃描二維碼獲取)。希望使用本教材的教師及其教學團隊定期進行在線輔導答疑,線上線下結合開展教學,與學生面對面地探討問題。本教材注重讓學習者通過團隊合作的方式來進行任務的解決(task-based)。在課程成績方面,希望建立多元化學習評價體系,進行過程性考核和終結性考核的綜合評定,促進學生的自主性學習、過程性學習和體驗式學習。
希望使用本教材的教師在教學內容上,打破傳統上以概念優先、過多地以理論推演為核心的模式,緊密結合青年大學生的心理特點,運用教材中的諸多例子來進行生動講解,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和內在學習動機,著力凸顯時代感與現代性,盡量選擇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和最近的熱點話題來發問;將教學重點放在交際過程的“問題意識”上,以問題為抓手,以案例為核心,培養學生發現、思考和解決問題的學習習慣與能力,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和跨文化意識。
本教材的編寫團隊也是跨文化交際課程的教學團隊。該教學團隊錄制的跨文化交際課程被評為浙江省首批省級精品資源課程,而且本教材也被浙江省教育廳評為浙江省新形態教材。教材和課程是團隊里每一位成員團結協作的結晶。同時編者也借此機會衷心感謝浙江大學出版社陳麗勛編輯為本書的出版所付出的辛勞!
限于編者水平,本書的編寫內容肯定會有不妥、疏漏甚至錯誤之處,我們懇請讀者、專家和學者不吝賜教,待有機會再版時予以修正。
編者
2018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