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近年來,財經法規和會計政策變化較大,經歷了2006年以來第二次大規模的修訂與調整。與會計學基礎相關的修訂與調整主要包括“營改增”的全面覆蓋,增值稅稅率的調整(2018年),財務報表列報、收入、政府補助等會計準則的修訂以及持有待售的非流動資產、處置組和終止經營等會計準則的發布。財經法規和會計政策的變化,迫切需要會計學教材同步跟進,及時反映當今社會經濟發展的變化,更好地滿足人才培養的需要。
《會計學基礎》是在浙江省重點建設教材《會計學》(第二版)的基礎上,結合最新財經法規和會計政策之變化、新時期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特點以及會計學教學和科研成果編寫而成的。本書以會計信息的產生過程為主線,進一步汲取國內外優秀會計學教材的精華,突出反映國際會計環境變化以及我國會計政策變化,重點闡述會計確認、會計計量、會計記錄和會計報告等方面的會計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使讀者掌握利用會計信息進行經濟管理和決策的能力,也為后續相關課程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本書針對會計學理論性、操作性和規范性的特點,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了會計學基礎教材特色的嘗試。
(1)政策跟進。本書力求及時跟進財經法規和會計政策的最新調整。在“營改增”全面覆蓋的背景下,本書第4~5章(借貸記賬法的具體應用)、第8~11章(會計憑證、會計賬簿、會計報表和財產清查)相關案例均按“營改增”的會計核算要求編寫,并且體現了2018年增值稅稅率的最新調整。本書是會計學的入門教材,我們盡可能按照初級學者能夠理解的范圍反映會計準則的最新變化[比如新增的會計準則《企業會計準則第39號——公允價值計量》《企業會計準則第42號——持有待售的非流動資產、處置組和終止經營》,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2017),修訂的會計準則《企業會計準則第30號——財務報表列報》《企業會計準則第14號——收入》《企業會計準則第16號——政府補助》等],并且調整了相關章節的內容。
(2)應用導向。本書融合中外會計學教材的優勢,強調會計理論和知識的具體應用。第1~5章以案例教學為主要手段,以一系列案例和問題引導的方式介紹會計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深入淺出地描述商業企業和工業企業的基本經濟活動;第6~13章以清晰的邏輯梳理各種概念和理論,幫助學生系統地把握會計理論與法規,了解會計實務與會計管理,突出會計信息在會計憑證、會計賬簿和會計報表等載體上的具體應用,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易教易學。本書強調學習的循序漸進。在框架上,從簡單案例入手,逐漸引入會計概念、要素、等式、賬戶、試算平衡、賬項調整等會計原理和方法;在會計操作訓練上,首先以商業批發企業為樣本,再逐漸增加零售、制造等業務,幫助學生逐步掌握會計主要賬戶的用法和各類業務的主要會計核算。此外,本書提供給學習者大量的案例和習題,兼顧習題的數量和難易程度。
本書由浙江大學城市學院周虹教授和耿照源副教授主編,在《會計學》(第二版)的基礎上,周虹教授負責全部章節的修訂和調整。具體編寫分工如下:第1~7章由耿照源副教授執筆,第8~13章由周虹教授執筆。
本書在修訂和出版過程中得到浙江大學城市學院商學院會計學課程組全體師生和浙江大學出版社朱玲編輯的大力支持,在此我們表示誠摯的謝意。本書可能存在不足之處,敬請廣大師生和讀者批評指正。
編者
2019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