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IM建模之土建建模
- 付敏娥
- 1076字
- 2020-08-14 11:27:15
1.3 建模流程

視頻 1.3
魯班土建BIM建模流程如圖1.3.1所示。

圖1.3.1 魯班土建BIM建模流程
1.工程設置
工程設置是軟件操作的準備工作,用來完成工程關鍵信息的設置。工程設置的內容包括:
(1)工程信息概況:如工程名稱、工程地點、結構類型、建筑規模等信息。
(2)選擇算量模式:如清單模式、定額模式,該工程所需要套用的清單、定額庫以及清單、定額的計算規則信息。
(3)樓層信息設置:如工程的樓層標高、標準層設置、室外設計地坪標高、自然地坪標高、地下水位等信息。
(4)材質設置:工程中大宗材料材質等級設置,如砌體、混凝土、土方等。
(5)標高設置:工程中的兩種相對標高(樓層標高和工程標高)設置。
2.工程建模
工程建模是魯班土建BIM建模軟件操作的核心階段,該階段既要完成對構件的屬性定義和布置,也要按照工程具體情況套用合適的清單、定額項目,為后期BIM用模提供模型支持。這個過程耗用時間較長,需要通盤考慮整個工作流程。所以依據所提供的圖紙等信息資源,選擇合適的建模方式尤為重要。工程建模有三種方式:手工建模、CAD轉化建模和通過上游三維模型導入。魯班土建BIM軟件的建模方式如圖1.3.2所示。

圖1.3.2 建模方式
手工建模一般適用于只有藍圖而沒有電子圖的情況。通過讀圖、識圖,掌握建筑類型,熟悉構件名稱、尺寸、標高等信息,手動完成構件屬性定義,然后依據藍圖逐個完成各樓層、各構件的布置,花費時間較長,但是在繪制的過程中對于圖紙各個細部節點認識清晰。
在具備CAD圖紙的條件下,CAD轉換建模可將圖紙分批次、分構件導入軟件中,通過識別技術完成將二維文字、線條轉化為三維實體的過程。這種建模方式可大量節省各類構件屬性定義及重復布置的過程,效率高,定位方便,且不易出錯;同時,也可將圖紙中表格數據直接提取到軟件中,生成對應構件的屬性。
通過上游三維模型導入可將做好的鋼筋BIM模型或上游設計單位建立好的Revit、Tekla、Rhino等模型導入到土建BIM建模軟件中,lbim、rlbim、IFC等數據導入可以實現全專業的數據互導,自動生成構件三維信息,工作效率高、協同性好,更利于BIM模型的精細化建立。
3.匯總計算和報表輸出
匯總計算是按照圖紙內容和項目特征,將工程模型中的各個構件分別套取相對應的清單、定額,然后由軟件自動根據所選擇的計算規則,計算構件之間的扣減關系,來獲得工程量。電子表格能夠用以統計分析,并可根據需要按照樓層、構件類型、清單定額等形式匯總和提供計算公式,方便反查對賬,可以將模型輸出到造價軟件中,使得算量、造價聯系更加緊密,造價更加準確。
在后續的內容中,從任務2到任務11將會結合A辦公樓工程對手工建模進行詳盡的講解,而在任務12中對采用CAD轉化方式快速建模的技巧進行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