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4.1 柱屬性定義及布置

視頻 4-1

4.1.1 柱屬性定義

點擊屬性界面“柱”按鈕切換到“柱”,“構件列表”中選擇“框架柱”,內容包括“截面”“四角筋”“B邊中部筋”“H邊中部筋”“箍筋”“B向拉筋”“H向拉筋”。注:在“箍筋”一欄中可輸入內外不同箍筋的直徑,如圖4-1-1所示。

圖4-1-1

在“構件列表”下拉選擇柱“大類”之下不同的“小類”構件類型,如圖4-1-2所示。

圖4-1-2

暗柱的“構件屬性定義”界面,如圖4-1-3所示。

圖4-1-3

單擊“截面”對話框除數字以外的任何區域,彈出柱斷面選擇框,如圖4-1-4所示,選擇相應的暗柱形狀。

圖4-1-4

說明:

(1)在輸入柱配筋時,在鋼筋前加*表示將鋼筋在本層彎折,彎折長度可以在“計算設置”中設置,如圖4-1-5所示。

圖4-1-5

輸入的格式為:N*D。

(2)在輸入柱配筋時,在鋼筋前加#表示將鋼筋設為角柱或邊柱的邊側鋼筋,計算按邊柱要求,如圖4-1-6所示。

圖4-1-6

(3)梁柱節點區箍筋設置,支持多種輸入格式,如C8/C6@150(4-4)、根數+級別+直徑。

(4)箍筋支持加密區和非加密區區分設置,如圖4-1-7所示。

圖4-1-7

自適應暗柱的“構件屬性定義”界面,如圖4-1-8所示。

圖4-1-8

主筋:點擊“截面”對話框中的“主筋”,輸入該暗柱的主筋根數及規格,格式為:根數級別直徑。

其他配筋:點擊“截面”對話框中的“其他配筋”,軟件彈出“自定義箍筋”對話框,如圖4-1-9所示。

圖4-1-9

說明:

(1)增加:點擊“增加”,軟件根據默認的鋼筋增加一根箍筋,左鍵雙擊“鋼筋信息”“簡圖”可對其進行更改。“鋼筋信息”的格式為:級別直徑@間距。“簡圖”的輸入方式同單根法。備注中可以修改備注信息。

(2)復制:選擇要復制的鋼筋,點擊“復制”,軟件將增加一根與所選鋼筋形狀一樣的鋼筋。

(3)刪除:選擇要刪除的鋼筋,點擊“刪除”,軟件將把該鋼筋刪除掉。

(4)向上:選擇要向上的鋼筋,點擊“向上”,軟件將把該鋼筋依次向上移動。

(5)向下:選擇要向下的鋼筋,點擊“向下”,軟件將把該鋼筋依次向下移動。

3.構造柱

構造柱的“構件屬性定義”界面,如圖4-1-10所示。

圖4-1-10

柱的計算設置說明:

(1)頂層邊角柱計算設置:頂層邊角柱里面增加一個節點圖(根據Hc值判斷邊角鋼筋的彎直錨),如圖4-1-11所示。

圖4-1-11

(2)在16G狀態下變截面節點處計算設置:下一層鋼筋彎鉤長度改為12*D;上一層鋼筋伸入下層1.2*Lae,如圖4-1-12所示。

圖4-1-12

(3)拉筋計算公式:(B-2BHc+2d、B-2BHc),支持自由輸入。

(4)在16G狀態下墻上柱節點計算設置:墻上柱插筋直段長度改為1.2*Lae;墻上柱插筋彎鉤長度為150,如圖4-1-13所示。

圖4-1-13

(5)在16G狀態下柱帽計算邏輯:斜向鋼筋伸入板中直線長度≤Lae,彎折長度為15D;直向鋼筋必須彎折,長度為15D。

(6)嵌固部位樓層設定設置:可下拉選擇0、0+1、1;并支持自由輸入(輸入樓層號必須與樓層設置相對應,兩層或兩層以上用“+”連接),如圖4-1-14所示。

圖4-1-14

(7)在16G狀態下,基礎插筋底部彎折長度邏輯調整:hj≤Lae,彎鉤長度為15D; hj>Lae,彎鉤長度為Max(6D,150)。

(8)如圖4-1-14所示新增計算設置公共部分第三條左上角鋼筋是否為高樁,下拉選擇是或者否。

柱插筋(框架柱、暗柱、自適應暗柱、人防柱)說明:

(1)框架柱計算設置第7條:基礎插筋設置,單擊“可選擇節點圖”,如圖4-1-15所示。

圖4-1-15

(2)暗柱計算設置第7條:基礎插筋設置,單擊“可選擇節點圖”,如圖4-1-16所示。

圖4-1-16

圖4-1-16所示節點表示角筋與中部筋計算方法不同。

4.1.2 柱的布置

視頻 4-2

鼠標左鍵單擊左邊的“構件布置欄”中的“柱”圖標,展開后的具體命令包括“點擊布柱”“智能布柱”“自適應暗柱”“偏心設置”“邊角柱識別”“邊角柱設置”“點擊布柱帽”“智能布柱帽”“設置斜柱”,如圖4-1-17所示。

圖4-1-17

1.點擊布柱

(1)鼠標左鍵單擊“構件布置欄”中的“柱”圖標,選擇“點擊布柱”圖標,“屬性定義欄”中選擇“框架柱”或“構造柱”及相應柱的種類,光標由“箭頭”變為“十”字形,再到繪圖區內點擊相應的位置,即可布置柱。

①單擊“點擊布柱”在活動布置欄內彈出,在前加“√”即可通過光標對柱子進行角度選擇布置。

②單擊“點擊布柱”在活動布置欄內彈出,點擊即可對布置的柱子圖形進行水平鏡像,然后點擊“布置”。

③單擊“點擊布柱”在活動布置欄內彈出,點擊即可對布置的柱子圖形進行垂直鏡像,然后點擊“布置”。

④單擊“點擊布柱”在活動布置欄內彈出,點擊(或按Tab鍵)即可對布置的柱子圖形進行插入點切換。

⑤布置柱子時,按Tab鍵可切換柱子布置點。

(2)可利用帶基點移動、旋轉、相對坐標繪制等命令繪制與編輯單個柱的位置。

(3)單擊某個柱選擇“工具欄”中的旋轉按鈕,然后用鼠標左鍵確定旋轉基點,旋轉至指定位置,單擊右鍵或按回車鍵確定。

(4)在“工具欄”中的轉角按鈕,單擊某個柱,再單擊右鍵確定,在彈出的“轉角設置”對話框中設置轉角的角度,完成柱的旋轉。(5)其他的操作與剪力墻的操作方法相同。

2.暗柱

(1)根據剪力墻的不同形式,定義好不同的暗柱,如L-A、L-C、T-C等。

①單擊“點擊布柱”后在活動布置欄內彈出,在前加“√”即可通過光標對放置后柱子進行角度旋轉。

②單擊“點擊布柱”后在活動布置欄內彈出,單擊即可對布置的柱子圖形進行水平鏡像,然后點擊“布置”。

③單擊“點擊布柱”后在活動布置欄內彈出,單擊即可對布置的柱子圖形進行垂直鏡像,然后點擊“布置”。

④單擊“點擊布柱”,在活動布置欄內彈出,單擊(或按Tab鍵)即可對布置的柱子圖形進行插入點切換。

(2)鼠標左鍵單擊“構件布置欄”中的“柱”按鈕,選擇“點擊布柱”圖標,“屬性定義欄”中選擇“暗柱”,根據剪力墻的具體形式選擇相應暗柱,光標由“箭頭”變為“十”字形,再到繪圖區內點擊相應剪力墻的位置,即可布置暗柱,如圖4-1-18所示。

圖4-1-18

(3)根據剪力墻的不同形式,定義好不同的暗柱,如L-A、L-C、T-C等,具體參見暗柱屬性定義中的內容。

(4)墻柱布置好以后,可以使用“偏移對齊”命令,將柱與墻對齊或墻與柱對齊。

(5)墻柱布置好以后,可以使用“端部調整”命令,調整柱端頭的位置。

①柱的端頭調整是針對暗柱而言的。

②單擊柱子端頭調整命令,再單擊所要進行端頭調整的柱子即可,如圖4-1-19和圖4-1-20所示。

圖4-1-19

圖4-1-20

(6)其他的操作與剪力墻的操作方法相同。

3.構造柱

布置構造柱的方法與布置框架柱的方法相同,請參見布置框架柱,如圖4-1-21所示。

圖4-1-21

(1)構造柱非連接區高度、箍筋加密區高度按16G101默認設置。

(2)構造柱支持底部與頂部構造節點選擇。

(3)構造柱判定與圈梁關系設置箍筋加密。

(4)構造柱判定與梁(非圈梁)的關系設置是否本層貫通(及是否計算插筋),如圖4-1-22所示。

圖4-1-22

4.人防柱

布置人防柱的方法與布置框架柱的方法相同。

人防柱的定義方式有常規斷面定義和自定義斷面定義兩種。若選擇常規斷面定義,則在圖標內取消勾選,然后進行常規斷面定義。若選擇自定義斷面定義,則在圖標內勾選,然后可以對人防柱進行斷面配筋的自由繪制及配筋,如圖4-1-23所示。自定義斷面具體步驟如下:

(1)用圖標繪制斷面,然后單擊把其全部縱筋都添加進去,中部筋可以轉化成角筋,用圖標來替換成角筋(目的是打斷中部線)。

(2)多余的鋼筋可以用Delete鍵刪除。

(3)用“分布筋”圖標來繪制非常規矩形的箍筋,如圖4-1-23中的箍筋,箍筋端部伸出長度可以用Shift鍵繪制,然后單擊此箍筋,伸出長度可以進行任意定義。

(4)縱筋級別、直徑等配筋需要修改,就用“配筋修改”圖標進行修改。

(5)圖4-1-23中公式里的變量值,是與計算規則中的箍筋計算方法聯動的。

圖4-1-23

(6)如果斷面內部有中部筋(也就是類似芯柱),那么可以先對其斷面進行中部線的添加(反過來也可對其中部線進行刪除)。

(7)出現梯形或者倒梯形斷面柱,上下邊中部筋間距相等(也就是需要繪制矩形箍筋),那么就需要對其中部筋操作對齊命令

(8)快速定義人防柱也是支持“CAD轉化”“導入CAD”的。

(9)對其斷面尺寸定義方式進行調整,可以選擇“按邊長度”和“按點坐標”來標注斷面,如圖4-1-24所示。

圖4-1-24

(10)自動捕捉自定義斷面各角點及屬性內布置點,布置時按Tab鍵可自由切換。

5.門垛

布置門垛的方法與布置框架柱的方法相同。

6.智能布柱

鼠標左鍵單擊“構件布置欄”中的“智能布柱”圖標,在“活動布置欄”中出現,單擊鼠標左鍵選擇智能布置柱的方式。

(1)軸網布柱:單擊“軸網”光標由“箭頭”變為“”字形,再到繪圖區內框選軸線交點,被選中的軸線交點即可布置指定的柱。

注:柱默認自動按軸網角度布置,如圖4-1-25所示。

圖4-1-25

(2)構件布柱:單擊“構件”活動布置欄出現,可以選擇不同的布置柱子的方法。

①選擇,光標由“箭頭”變為“”字形,再到繪圖區內框選梁與梁交點,被選中的梁與梁交點即可布置指定的柱。

②選擇,光標由“箭頭”變為“”字形,再到繪圖區內框選墻與墻交點,被選中的墻與墻交點即可布置指定的柱。

7.自適應暗柱

自適應暗柱可作為一個單獨的小類存在。

單擊“自適應暗柱”,框選布置暗柱的剪力墻,軟件自動彈出“輸入長度”對話框,對應圖上紅線延伸的墻肢。如圖4-1-26所示。

圖4-1-26

依次輸入暗柱的長度。暗柱形狀沿墻走,可以為任意形狀。

若剪力墻為“F”字形的,暗柱將自動識別為“F”字形暗柱;若剪力墻為“十”字形的,暗柱將自動識別為“十”字形暗柱,如圖4-1-27。

圖4-1-27

在自適應暗柱屬性定義中可添加鋼筋,如圖4-1-28所示。

圖4-1-28

主筋:單擊截面中的“主筋”,輸入該暗柱的主筋根數及規格,格式為根數級別直徑。

其他配筋:單擊截面中的“其他配筋”,軟件彈出“自定義箍筋”對話框,如圖4-1-29所示。

圖4-1-29

說明:

(1):單擊“增加”,軟件根據默認的鋼筋增加一根箍筋,左鍵雙擊“鋼筋信息”“簡圖”可對其進行更改。“鋼筋信息”的格式為:級別,直徑@間距。“簡圖”的輸入方式同單根法。

(2):選擇要復制的鋼筋,單擊“當前復制”,軟件將增加與所選鋼筋一樣的鋼筋。

(3):選擇要復制的鋼筋,單擊“復制”,再單擊“粘貼”,軟件將增加與所選鋼筋一樣的鋼筋。(注:此命令可進行各類構件“其他配筋”復制)

(4):選擇要刪除的鋼筋,單擊“刪除”,軟件將該鋼筋刪除掉。

(5):選擇要向上的鋼筋,單擊“向上”,軟件將該鋼筋依次向上移動。

(6):選擇要向下的鋼筋,單擊“向下”,軟件將該鋼筋依次向下移動。

自適應暗柱的其他設置同一般暗柱的設置。

8.柱的偏心設置

第1步:單擊“偏心設置”命令,彈出如圖4-1-30所示浮動對話框,默認的內容為空。

圖4-1-30

第2步:選擇要偏移的柱,可多選,此命令狀態下只能選擇矩形框架柱。

第3步:單擊鼠標右鍵(確定),選中的矩形構件一起根據輸入的值偏位。此時浮動框仍然存在——可重復第2步的操作。

第4步:第2次單擊右鍵取消該命令。

9.邊角柱識別

邊角柱識別的前提是該建筑物外圍構件能形成閉合形式。例如,在只有柱存在而無其他構件的情況下無法識別到角柱、邊柱。

第1步:單擊邊角柱識別命令,軟件會自動進行識別,并彈出如圖4-1-31所示對話框。

圖4-1-31

第2步:單擊“確定”完成。

第3步:識別后顯示為黃色。如圖4-1-32所示。

圖4-1-32

10.邊角柱設置

當自動識別后的邊柱、角柱不能滿足實際工程中邊柱、角柱時,可以自由設定邊柱、角柱。

第1步:單擊邊角柱設定命令,此時鼠標會變成“”字形。

第2步:選擇所要進行設定的柱子(也可以框選),選擇后彈出如圖4-1-33所示對話框。

圖4-1-33

第3步:單擊“確定”完成該命令操作。

11.設置斜柱

單擊“設置斜柱”命令對已布置的柱子進行斜柱設置,如圖4-1-34所示,按照不同的調整方式以調整偏斜角度。

圖4-1-34

12.柱表、暗柱表

利用柱表功能可以一次性將所有柱的相關信息輸入完成,執行“屬性”→“柱表”/“暗柱表”,彈出如圖4-1-35所示對話框。對話框中各命令說明如表4-1-1所示。

圖4-1-35

表4-1-1

可以將輸入完成的柱的信息應用到柱/暗柱的屬性定義中,如圖4-1-36所示。

圖4-1-36

轉化柱表,單擊柱表中的圖標,鼠標變成“口”字形框選,導入圖形界面的柱表即可完成柱表轉化,如圖4-1-37所示。

圖4-1-37

主站蜘蛛池模板: 舟曲县| 吉木乃县| 隆回县| 铁岭市| 九寨沟县| 宜兰县| 宝应县| 宁都县| 博爱县| 兴城市| 蓝田县| 永安市| 丰镇市| 遵义县| 阿拉善盟| 望奎县| 新晃| 香港| 玛沁县| 夏邑县| 邮箱| 曲沃县| 上高县| 理塘县| 马龙县| 轮台县| 静海县| 南木林县| 凤山市| 石河子市| 三都| 库车县| 义马市| 巴塘县| 开封市| 乐亭县| 丹棱县| 景德镇市| 梅河口市| 云龙县| 乌鲁木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