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東都來信
- 重生后我每天都想搞事情
- 萌不萌
- 2047字
- 2019-12-12 00:00:00
“姑娘,您……沒事吧?”樂姑姑遲疑著開口,眼下要往夫人的院子去,若自己真的惹了姑娘不高興,回頭不讓自己待在暢馨園,那臉可就要丟大了!
畢竟昨兒個才去,不過一天時間不到,就讓姑娘惱了,以后甭想有好的差事了。
“沒事?!鄙蛟茷懻A苏Q?,臉上重新露出笑意來。
樂姑姑小心打量著她,見她眼中一片天真爛漫,分明就是個小姑娘,尋思著或許是剛才自己看走眼了,不由得松了口氣。
轉回身來,沈云瀾繼續向前走著,仍跟之前一樣,有一搭沒一搭的跟樂姑姑閑聊。
許是經過剛才的事兒,樂姑姑說起話來,越發的謹慎,縱然如此,沈云瀾還是得到了不少自己想要的消息。
原本讓樂姑姑跟著,是為了多了解一些跟母親有關的事兒。
沒成想,竟還有意外收獲。
不管是前世還是今生,老太太去世的時候,都沒讓她回府來,那會兒她年歲還小,芬姑姑也還在。
旁的她記得不大清楚,卻隱約記得,老太太去世那會兒,芬姑姑還曾念叨,說老太太的身體向來不錯,怎地忽然就沒了?
因著小,加之跟老太太也沒什么感情,所以沒放在心上。
如今想起來,總覺得是有蹊蹺的??扇衾咸乃烙絮柢E,那前世母親的早亡,會不會也有蹊蹺?
她又想到樂姑姑剛才說的,母親停止用香已有小半年,是阿姐不讓用的……
一時間,沈云瀾心中有種種念頭閃過,她隱約要抓住點什么,卻聽見樂姑姑的聲音再度傳來,“姑娘,咱們到了。”
沈云瀾回過神來,同樂姑姑等人一起走進正院。
這會兒崔氏大概沒起來,因此秦氏正立在廊下,等著給崔氏請安。
東側的廂房內,沈云婕坐在屋內的小凳子上,瞧見沈云瀾來了,笑著跟她打了聲招呼。
沈云瀾應了聲,沒等她再說話,翡翠從屋里出來,沖著沈云瀾等人行禮,說是崔氏起來了,請她們進去。
屋內的桌上擺著早膳,崔氏由沈云錦陪著,從里間出來,瞧著臉色比昨天好了許多,人也精神不少。
目光在屋內快速的轉了一圈,確實沒見到跟自己屋里差不多的小香爐,也沒聞到香味,沈云瀾收回視線,看向崔氏。
“起得這么早?我還想著你才回來,要多睡會兒呢?!苯涍^了昨晚,崔氏面對沈云瀾的時候,更親近了些。
一大早就見到小女兒,崔氏的心里是很高興的。
“我不睡懶覺的?!备蛟棋\一起,扶著崔氏坐下來,崔氏一伸手,拉著姐妹倆跟自己一起坐下,又招呼沈云婕跟秦氏。
“夫人跟姑娘們用膳,妾自當在一旁侍奉,您疼惜妾,可妾不能壞了規矩?!?
笑著跟崔氏見了禮,秦氏仍立在一旁,見她堅持,崔氏吩咐和姑姑,將每樣食物單獨挑出一些,等之后給秦氏用。
秦氏再度謝禮,將腕間的鐲子退去,挽起袖子來,先是凈了手,然后給崔氏跟幾位姑娘分別盛了粥,之后才拿起筷子,挨個給布菜。
不得不贊一聲,秦氏是個有眼力見的,真正是做到了眼觀六路。
桌上的幾人,全不用言語,只是眼神掃過去,秦氏的筷子便伸了過去,之后這道菜就到了跟前。
這倒是讓沈云瀾對秦氏多了些認知。
等她們幾個用過早膳,崔氏招呼著秦氏趕緊用膳,然后拉著幾個姑娘去了另一邊的小間聊天。
說話間,就談到了認親宴的事兒。
崔氏的意思是,等自己身體再好些,就在府里擺上兩桌,請了崔家跟三房那邊的人過來,跟他們正式介紹一下沈云瀾。
聽說還要請崔家的人,沈云瀾心中詫異。當初因著自己被送走,崔家的人沒能幫上什么忙,母親跟娘家人是有嫌隙的。
縱然年節會有禮物往來,也主要是和姑姑跟平姑姑的功勞,走動是甚少的。
可眼下,既然說到了要請人來,就說明關系不僅有緩和,平時也有了走動,若真是這樣,那可太好了!
雖女子嫁人是嫁到別家去,可在婆家過得是好是壞,除了自身之外,跟娘家也是脫不開干系的。
若母族強勢,自家又有豐厚的嫁妝做依仗,縱然是那惡婆婆,想拿捏一二,也是要注意分寸的。
可若母家不興,縱然自家的嫁妝豐厚,到最后也只能都進了別人家的腰包。
運氣好點,還能勉強茍活,若是運氣不好……就連怎么死,怕是都沒得選擇。
心中竊喜的同時,又添疑惑,沈云瀾的目光,不自覺的落到了沈云錦身上。
雖然才剛回府,可許多事都跟阿姐有著扯不開的干系。
世間之大,本就無奇不有,既然自己能夠重生,會不會……阿姐也是呢?
這般想著,她的目光中多了幾分探究。
注意到沈云瀾的目光,正聽崔氏說話的沈云錦轉頭,對上她帶著探究的眼神,沖著她溫柔一笑。
她心里是如何想的,沈云瀾半點都瞧不出來。
崔氏還在說著,屋外,瑪瑙的聲音傳來,“夫人,老爺來信了?!?
崔氏停下來,和姑姑吩咐一聲,瑪瑙從屋外進來,將剛收到的信送到崔氏手中。
沈云瀾的目光從沈云錦身上挪開,看向崔氏,見母親面露期待,不由得心中更奇。
看樣子,父親跟母親之間的關系,也比自己想象中的更好。
“姑娘們,你們的父親要回來了?!弊屑毧催^書信后,崔氏笑著開口,“信中說,官家要從東都歸來,點了老爺伴駕,算算日子,如今已在路上了。”
“如此的話,就且等一些日子,等老爺回來了,再辦認親宴。”
說這話的時候,崔氏看向沈云瀾,臉上多了些歉意。
于沈云瀾而言,辦不辦認親宴倒是不打緊,父親回府這是大好事。
她如此想的,便從實說來,崔氏聽完越發高興。
就像她跟阿姐說的,若父親回府,能跟母親多親近,母親的身體又調養好了,未必沒可能生下嫡子。
只要有了嫡子,甭管鄭氏跟小鄭氏如何興風作浪,都是白費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