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3章 紅蘋果的記憶

  • 蜀北往事
  • 竤貝貝
  • 3110字
  • 2020-01-07 00:01:00

又是一年寒冬臘月,再次翻開那日歷,習慣性地去尋找那熟悉的日子,想看看奶奶的生日是在什么時候,突然掃過她生日前面的那一個日子,驚覺她竟然已經離開整整十年了。

她便是我的另一位奶奶,爸爸的媽媽。

因為爸爸是贅婿,所以我自來便沒有外婆,有的便只有兩個奶奶和兩個爺爺。

因為當年所住地并不在一處,所以不用考慮怎樣區分彼此稱呼的問題,但唯獨讓我覺得困惑的便是每年兩位奶奶的生日前后相連,小時候的那些年中,我竟然分不清誰在前,誰又在后。

時光一晃便是十年了。

當年她離開的那一年,我剛生完長女,甚至連見她最后一面都沒有做到。

她是在睡夢中安然離開的,勤勞持家一輩子,也沒什么大病痛,走的也安安靜靜。

平常她慣于早睡早起,生活也是非常有規律,所以,很容易就發現異樣。

平生最讓我遺憾的便是當年春天,想去看她,走在半路便被我媽叫回家了,說家里蓋房子,有事走不開,改日再去。

哪知,這一錯過便是永世。

如今,十年如一日般短暫,時光匆匆而過,當年乖巧可愛的長女已經會在大人責備她的時候使用無言的反抗了,也有了自己的朋友和生活圈子。她就像一只鳥兒,開始張開了翅膀,只欲飛往那精彩的大千世界。

懷中的幼子已經蹣跚學步,咿呀學語。喜歡在人回家的時候,便軟軟地沖到我的懷里來,揚起一張天真無邪的笑臉。

我想生命的輪回大抵就是如此吧!

成為了父母,心中總有一番柔軟,連帶著曾經我對奶奶的那點不愉快也煙消云散了。

其實,當年那股子介懷,放到了如今,也算不得什么事。

因為當年妹妹的出生,正是我媽東躲XZ的日子,那個時候是不允許生育二孩的,所以當年接生的便是奶奶。接連兩個女孩,或許是因為自己經受過兒女分離的那種苦楚,奶奶接口便是“怎么又是一個女孩?”

隨即因為媽媽體內的胎盤未出,奶奶便尋了一只破爛的膠底鞋讓我媽拴在胎盤上(其實我們鄉下一直有那種風俗便是,母牛生了小牛,為了防止胎盤回縮,便會將破鞋子拴在胎盤上)。

所以小時候,我很不喜歡她,那時候總覺得自己是個女孩,認為她對我并沒有幾個堂哥那么好,連帶著每年去看望她的時間少之又少。

或許是因為見的比較少的緣故,或許也是因為自己長大了的緣故,后來覺得她一直對我挺不錯。

其實人的手指都有長有短,又哪里能做到十全十美呢?

現在想想,其實當年的她也挺不容易的。

奶奶她出生在民國時期,結了婚大伯還不滿一歲,爺爺覺得自己已經娶了媳婦有了后代,便替二爺爺上了戰場,回來的時候,大伯都已經是個大小伙子了。我們今天的幸福也算是有爺爺的一份辛勞。

作為丈夫,爺爺其實是不合格的,但是作為一個華夏兒女,爺爺又是合格的,因為有了他們的那份不屈不撓,我們才有今天的幸福生活。

爺爺不在的那些年,奶奶操勞著家務,哺育幼兒,照顧家里的父母老人,那種艱辛自是不必多說了。

爺爺回到家鄉,褪去一身戎裝,和奶奶在一起哺育兒女,后來才陸續有了幾個伯伯、姑姑還有爸爸。

爸爸長大的時候,爺爺奶奶年齡已經很大了,家里條件艱苦,已經沒有多余的錢去替我爸爸張羅婚事。

后來經熟人做媒,爸爸才認識媽媽。

當年爺爺并沒有什么陪嫁,只把自己從戰場上帶回來的一枚金戒指戰利品作為傳承,給了我爸爸。

只可惜,當年爸爸太年輕,根本不明白戒指的珍貴性,他將戒指拴在褲腰帶上,覺得父母時常陪在自己身邊。下田耕地的時候,戒指掉落在泥土里,從此泥歸泥,什么都沒有留下了。

爺爺給我留下的印象并不多,在他還沒生病之前,他是一個比較和藹的人,最后的那幾年,他得了老年癡呆癥,走路都是一點點地移動,但我每次叫他的時候,他還是會應。他們家有許多板栗,奶奶便會讓他拿個小板凳幫我剝板栗,拿著一雙膠底鞋,呲溜一搓,刺殼、板栗仁分離,板栗子就出來了。

他離開的那年我也忘記了是什么時候,8歲還是10歲,我都記不清了。

以后許多年,記憶力最深的便是那些紅蘋果、紅柿子、獼猴桃。

每隔那么幾年,自家種的青蘋果、梨子、桃子,獼猴桃等水果吃膩了,便會覺得奶奶家的新鮮,背著小背簍去她家。

那時候,她也很少到我們家,有什么事她會經常在對面的半山腰叫我的名字,我們兩家中間隔著一條大峽溝谷,我家院子里便能一眼望見她的家。我們山這邊,她在山對面,步行約要1小時。

每次爸媽準備接她過來,她都覺得非常不方便,不愿意離開她自己的家。

當年的山路非常狹窄,有的地方和大涼山差不多,石板搭建的山路因為常年不見陽光,經常長滿青苔,一不小心就容易掉落到山溝里。現在那條路,已經年久失修,很多地方塌陷了,又因為山腳下的國道擴修,早已經廢棄了。

她的年齡比較大了,我小的時候,她都已經七八十歲了,我大伯的孫女都比我年齡大許多,只是大伯死的早,兒子也年紀輕輕便去了,伯娘、嫂子都改嫁了,孩子帶走了。

那時候,或許是經歷的生離死別太多吧,她的性子挺不錯,很多年以后,遇到熟人一提起她都會感嘆她當年的聰明能干勤勞!

她很愛干凈,經常見到她清洗頭紗,然后用另外一根黑頭紗纏頭發。(蜀北上一輩的習慣,婦女喜歡用一根約2米長的黑頭紗將頭發纏起來,當做帽子抵御風寒。)

那時候的她聲音特別歡快,總喜歡在廚房里燒一堆木柴火,火上吊了一個熏黑了的鼎罐(蜀北的一種燒水鍋,現在已經沒有了),那火溫暖又紅火,烤得人一身是汗水。

記憶中,她最喜歡給我熬糖水了,白糖放在鍋里的開水里化開,甜到人心里。

她總是說:一點點糖水而已,打腰臺又不頂事(腰臺:加餐、下午茶的意思),女孩子家就應該多吃點,以后好生養,那誰誰誰就是因為太瘦了,結婚十多年都沒有小孩。

那時候的我很胖,一米五八的個兒,居然有一百一二十斤的體重,我想那應該就和家里人的勸飯習慣分不開的。尤其是我媽媽這邊的奶奶,從小到大經常勸飯,我家長女都出生了,她還經常端著碗伸出勺子來勸:就一口飯/湯,吃了嘛,倒了可惜了,莫浪費。

當年一想起這體重就覺得無比憂傷!

人到中年,往往身不由已!

有時候,我常常去回想往事,卻總是發現自己對她的印象并不多。

繁重的學業,各自家庭的生活讓我們一步步遠離了各自的生活。

長大以后,想去做些事,卻發現已經晚了,記憶力只剩下當年那些紅彤彤的蘋果、還有柿子、板栗、還有獼猴桃。

或許那就是她對我們的愛吧!雖然當年的我覺得不夠深沉,但是于她已經是最好的了。

如今我自己也已經足足三十歲了,當年的一切,便有了更多理解和寬容。

尤其是幼子的出生,讓我自己也改變很多,人生觀、價值取向也發生很大的變化。

這時候的我更能理解當年她的那些不容易,也很欽佩她曾經的那些過往。

長女出生的時候,我才剛滿二十,那時候的我還很年輕,根本也沒有如今這樣的耐性與寬容。

幼子出生以后,他精神很好,常常睡的很晚,白天睡的也不多,經常到了半夜十二點左右才睡,襁褓之中,他甚至好幾個晚上都是凌晨五六點才開始合眼。

所有的棱角都在這個時期磨平了。

我也常常回憶小時侯的那些日子,記憶可是個好東西,常常留給我們的只是美好和幸福。

如今,想起她,我的記憶中總是她見到我時高興的容顏,一條黑紗布盤起來的頭發,還有她帶著我去摘的大紅蘋果、青蘋果,紅彤彤的柿子,香甜軟糯的板栗,還有那甜蜜的白糖水。

就連曾經她燒給我的火堆也讓我無比清晰。那時候她總是說:烤烤火,去去剛走熱的汗水,不容易著涼。

我想,曾經的她也是很關心我的吧?

就如同我自己的長女一樣,雖然她時常說我對她的嚴格,但我自己并不是不喜歡她的,甚至,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她都占據了我心里面最重要的位置。只為她的一個笑容,我恨不得把全世界最美好的東西都捧到她手里。

但是太容易得到的東西反而越不容易在乎,因為太理所當然了,反而容不得一絲的瑕疵。

第一次做母親,也沒有什么經驗,走錯了心路用錯了方式,回過頭來,孩子卻已經不在乎了。

你所給予的,卻不是她想要的。

就像當年的那個奶奶一樣,她只給了你她認為最好的吧!

但是,時間卻不會重來了。明白了,卻已經太遲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凤阳县| 泸水县| 翁源县| 阳高县| 娱乐| 永平县| 商水县| 牟定县| 丁青县| 旬邑县| 泽普县| 泰州市| 漳平市| 兴山县| 嘉善县| 云龙县| 巧家县| 隆德县| 南投市| 洛扎县| 嵩明县| 曲周县| 融水| 江油市| 板桥市| 乌兰浩特市| 突泉县| 准格尔旗| 柳江县| 陆良县| 奇台县| 宁武县| 孝感市| 彭水| 烟台市| 大英县| 大田县| 封丘县| 兴宁市| 泾阳县| 屏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