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秦國大比
書名: 長生掌門作者名: 吃蟹不吃蝦本章字數(shù): 2038字更新時間: 2020-01-03 21:32:44
對于拍賣會,一開始顧長生倒是還有興趣,可在見過幾次后顧長生已經完全失去了興趣。
一個吃虧山珍海味的人還在乎那點魚肉?在顧長生體內系統(tǒng)商城什么沒有?九州大陸有了系統(tǒng)都可以兌換,九州大陸絕跡甚至沒有的系統(tǒng)里也有。
只不過那些東西實在太過昂貴,現(xiàn)在的顧長生也只能看著流口水而已。
但顧長生還是去了,他是對拍賣會不感興趣,但是弟子們需要增長見識,而且兩個弟子不見參加了還有參與了。
在擊殺兩名追殺劉羽的元嬰修士后顧長生算是發(fā)了一筆小財,說真的,像這種有國家奉養(yǎng)的修士家底都不錯。
其實兩個徒弟之所以參與也更多只是為了好玩,畢竟作為掛逼的徒弟,兩人其實各方面支援都不缺。
法器,路搖身上兩件極品,甚至不屬于一般的法寶,畢竟系統(tǒng)精品這四個字是經得起時間考驗的。
至于劉羽,那把偷天錘可是一件法寶,而且根據(jù)系統(tǒng)所說,屬于逆天的處在,如果不是徒弟適合,顧長生都想占為己有。
丹藥,符箓什么兩人空間戒指了都不缺,當然,除了攻擊法寶,防御法寶也不能少,顧長生自己穿著南極御袍,而路搖和劉羽也穿著劉羽從系統(tǒng)里獲得弟子套裝。
說起來系統(tǒng)還是很人性化的,極品法器才100兌換點,弟子套裝更是不用兌換點直接贈送。
套裝一共分三樣,一套勁裝武服,一件長袍,還有一個儲物腰帶,
而且每個親傳弟子的衣服都略有區(qū)別,比如說大弟子李風,一襲藍色弟子袍,袍上同樣繡著一節(jié)青竹,只不過他的竹是銀色的。
二弟子路搖一襲紅黑弟子服,袍上繡著一節(jié)紅色青竹,劉羽這是一襲黑色弟子袍,衣服的青竹都是黑色,如此再背個大黑錘,那晚上走在路上真的只能看到那一口白牙。
弟子服自然沒有顧長生這個掌門的南極御袍那么多功能,比如屏蔽一切探查,可以硬接修為高出自己一大截對手的全力一擊。
可就算如此這袍子也是一件極品防御法寶,不僅可以硬抗同階全力一擊,還能化解高一階部分力量。
既然有弟子套裝,自然也長老套裝,韓過穿的就是長老套裝,功能跟弟子套裝差不多。
所以,拜入長生門的路搖等人是幸運的,因為顧長生能給他們最適合的功法,最好法器法寶。
雖然顧長生還是個菜鳥掌門,可就目前來說,顧長生這個掌門做的很不錯。
拍賣會結束后顧長生帶著孫小圣和弟子們離開了,話說在拍賣會還發(fā)生了一點小摩擦,路搖看中一株火屬性的藥材,結果跟人搶了起來。
財大氣粗的顧長生自然不會慫,讓弟子直接搶,話說門派煉丹峰上藥田都還空著,就等著各種靈根,零種下地。
秦國不允許修士在坊市內私斗,所以倒也沒有怎樣,離開拍賣會后那人自然想要看看誰搶了他的東西,結果一看之下慫了,因為他根本探查不出顧長生的修為。
探查不住修為一般有兩種情況,一是對方故意隱藏,另一種就是對方比自己強太多,而從顧長生身上展現(xiàn)出的氣質,那人覺得應該是后者。
顧長生看著很年輕,可修仙界老怪物裝嫩不是沒有,雖然大部分都是女性修士,可保不住某個大能有什么特殊癖好。
好吧,對于這人沒能來找茬顧長生表示很失望,畢竟干掉一名元嬰期修士可以拿到500兌換點,而且一般情況下,元嬰修士都有點家底。
這只是一個小插曲,顧長生雖然想要更多兌換點,可他卻不會為了兌換點隨便殺人,底線還是要堅持和遵守。
顧長生繼續(xù)帶著弟子想著秦國國都飛去,因為他在坊市聽到一個消息,秦國國都正準備進行一次大比。
秦國好戰(zhàn),秦人尚武,不管是凡人還是修士都是如此,故而秦國經常舉行一些類似蜀山大比,只不過規(guī)模小很多。
比如一座城舉辦,也有一個門派舉辦,說起來秦國強大的門派也是不少,當然,這所謂的強大肯定不能跟蜀山相比。
這些強大的門派雖然游歷在秦國政權意外,但也不可能真的完全脫離秦國,彼此之間肯定有某些協(xié)議。
這一點從不少門派弟子進入秦國軍隊歷練就可以知道,甚至秦國有些軍政大城都出自這些門派,畢竟不是所有人都一心修煉,飛身渡劫求長生。
更何況現(xiàn)在幾乎已經飛升無望了,自十萬年前南宮離渡劫飛升之后,九州大陸再也沒有人能真正渡劫飛升。
在這十萬年時間里,九州大陸并不缺驚艷絕才之人,可他們始終止步于渡劫,沒能真正的完成飛升。
沒能飛升代表什么?代表生命終有盡頭,所以這十萬年里不止埋葬了多少渡劫老祖。
當然,修仙追求長生始終是最終的目的,雖然這條路上會有很多人選擇放棄,但會有更多的人選擇堅持,尋找那最后的飛身之劫。
距離渡劫飛身對于顧長生而言現(xiàn)在還太遙遠,他目前最需要做的是尋找天賦出眾的弟子以及將自己的門派發(fā)揚光大。
其實現(xiàn)在顧長生就有一個讓世人知道自己門派的好機會,那就是參加在秦國都城學院舉辦的大比。
秦國的大比不像蜀山那般百年才舉行一次,可這并不代表秦國的學院大比差,畢竟秦國好戰(zhàn),而且這個學院聚集了秦國半數(shù)以上的天才。
每隔一段時間秦國就派人前往各地視察靈根,而潛力天賦好的都會送入都城學院,而且秦國官員,乃至王室弟子都會進入這間學院,故而被稱為國學院,而且學院正名也被冠以“秦”之一字,又名秦學院。
秦國好戰(zhàn),秦人尚武,每次學院大比不僅有學院學生,也有秦國各大門派,甚至又其他州趕來的修士。
對此其他州趕來的修士,秦國無任歡迎,而且秦國不僅歡迎那些主動來的,他們還會主動邀請一些人,比如蜀楚二國,比如蜀山昆侖等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