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線攝影曝光參數
- 秦維昌
- 1419字
- 2019-12-06 11:53:04
三、 影像銳利度
(一) 影像銳利度的概念
影像的銳利度表示不同密度組織影像邊緣的清晰程度。影像銳利度可以用公式來表達:
式中S為銳利度,K為不同密度組織影像的密度差(D 1?D 2),H為兩種不同密度影像間密度過渡的移行距離。即銳利度與兩種密度的差別成正比,與移行幅的寬度成反比。
影像銳利度作為評價影像質量的一個指標,從其另一個方向講,稱為模糊度。銳利度越高也就是模糊度越低。
清晰度是一種定性描述,清晰度高即銳利度高、模糊度低;反之,即銳利度低、模糊度高。
與此相近的另一個概念是“空間分辨力”,或稱解像力,也是評價影像清晰程度的指標,主要用于評價影像顯示細節能力的極限。
(二) 影響影像銳利度的因素
影響影像銳利度的因素主要有:設備、器材的性能,如焦點大小、屏-片密合及增感屏的顆粒性、平板探測器的像素大小,受檢體到接收器的距離,曝光時設備或患者的移動等。影像銳利度還與曝光參數有關,如較長的曝光時間增加了運動模糊的幾率。
1.焦點半影的影響
由于X線管焦點并非點源,受檢體和暗盒不可能無限貼近,攝影距離不可能無限遠,所以半影的產生不可避免。半影影響影像銳利度。
X線管焦點尺寸越大,半影越大。焦點、受檢體、膠片三要素的距離關系影響半影大小:焦點-接收器距離一定時,受檢體與接收器越近半影越小,反之半影越大;受檢體和接收器的距離一定時,焦點-接收器距離越大,X線束越趨向平行,半影越小,反之半影越大。
在實踐中為了減少半影的影響,應注意:①在滿足對功率要求的情況下應盡量使用小焦點;②使受檢體盡量貼近接收器;③病變一側貼近接收器;④要求攝影床面到濾線器暗盒托盤的距離盡量近(≤70mm),這是設備一個很重要的指標;⑤慎用較小的焦點-接收器距離。

圖3-1 照片的模糊
2.移動因素
在X線攝影曝光時,X線管、受檢體及接收器三者應保持靜止。若其中任何一個因素發生移動,則影像出現模糊。
人體的移動有兩種:生理性移動及意外性移動。生理性移動又分受控性生理運動和非受控性運動。
人體器官生理性活動如呼吸運動、心臟搏動、胃腸蠕動、痙攣等。其中只有呼吸是受控運動,可以通過屏氣暫時加以控制,后3項屬于非受控性運動,這些如發生在曝光期間,都會對清晰成像有影響。如心臟的搏動可以傳導到肺,引起肺組織輕度位移,特別是從左肺門到下野。消化道的蠕動較緩慢,突發性痙攣難以預料;呼吸運動除造成胸部器官的活動,還會牽動腹部器官移動,所以對胸、腹部攝影應對受檢者進行屏氣訓練,屏氣后曝光。意外性移動如體位不適,承托、固定欠妥產生的顫動等。
減少運動模糊的措施:①保證X線管、攝影床以及活動濾線柵托盤的機械穩定性;②向受檢者說明攝影過程,解除患者緊張情緒,爭取其以放松的心情配合檢查;③進行屏氣訓練,并確認需要其配合的動作能正確實施;④體位舒適、肢體的依托、固定穩妥;⑤采用較短曝光時間,在適當時刻進行曝光。
3.增感屏-膠片系統因素
在屏-片系統中以下因素影響影像銳利度:①熒光體的光擴散:X線光子在熒光體層內的吸收點到膠片有一定的距離,產生的熒光有向周圍擴散的空間。②熒光體的顆粒性:增感屏的增感性能不同,其顆粒性也不同。顆粒較大時熒光的影響范圍較大。③增感屏與膠片的密合狀態:增感屏與膠片組合使用,如果密合不好,會導致熒光向周圍擴散范圍加大。④X線斜射效應:當一束X線傾斜射入屏-片系統時,由于前、后增感屏之間存在距離,使前、后兩屏發光點不能重合,膠片前、后乳劑層合成密度的分布出現雙峰狀大幅移行。這些因素都會使影像的銳利度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