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線攝影曝光參數
- 秦維昌
- 1399字
- 2019-12-06 11:52:58
二、 X線能譜
對X線進行光譜分析發現,它由兩種成分組成:一種X線譜是連續的,稱為連續X線;另一種則是脈沖式的,稱為特征X線。X線是由這兩種成分組成的混合射線。
(一) 連續X線
連續X線又稱為軔致輻射,是高速運動的電子與靶物質原子核相互作用時產生的。連續X線與可見光相似,是包含多種能量光子的混合射線。
1.連續X線產生的物理過程
根據經典的電磁學理論,具有一定能量的高速電子進入原子核附近的強電場區域時,在強電場的作用下,電子運動的速度和方向必然發生變化。在此過程中,電子損失的能量轉變為連續X線。由于單位時間內到達靶面的電子數目是大量的,且每個高速電子具有的能量不同、與靶物質原子作用時的相對位置不同、相互作用對應的能量損失也不同,因而發出的X線光子頻率也互不相同。大量不同能量的X線光子組成了具有連續頻率的X線譜(圖2-2)。
圖2-3是X線管使用鎢靶、管電流保持不變、管電壓從20kV增加到50kV的X線譜。由圖中曲線可見,連續譜的X線強度是隨波長的變化而連續變化的。每條曲線都有一個峰值;曲線在波長增加的方向上都無限延展,但強度越來越弱;在波長減小的方向上曲線都存在一個波長極限,稱為最短波長(λ min)。隨著管電壓的升高,各曲線所對應的強度峰值和最短波長的位置均向短波方向移動,輻射強度均相應地增強。
2.連續X線的最短波長
在X線管中,撞擊陽極靶面的電子動能取決于施加在陰陽兩極間的管電壓,管電壓越高,陰極電子獲得的動能越大。若電場對電子所做的功全部轉移為電子的動能,且電子的動能全部轉變給撞擊時產生的X線光子的能量,則存在如下關系式
式中V表示管電壓,e表示電子電量,h為普朗克常數,c為光速,λ min為最短X線波長。公式左邊表示電場對電子所做的功(電子獲得的動能),公式右邊表示光子能量。

圖2-2 X線譜

圖2-3 管電壓對連續X線的影響
公式2-1可以改列為:
由上式可見,連續X線的最短波長只與管電壓有關,管電壓越高,所產生的X線波長越短。
(二) 特征X線
特征X線又稱為標識X線,是高速運動的電子與靶物質原子的內層軌道電子相互作用時產生的。當在X線管電壓下加速的電子能量大于靶物質原子內層電子的結合能時,就有部分高速電子將內層軌道電子擊脫使之成為自由電子(稱光電子),使原子內電子層出現空位,從而處于不穩定的激發態。這樣,按能量分布最低的原則,處于高能態的外殼層電子必然要向內殼層躍遷填補其電子空位,便釋放出能量等于電子躍遷前、后兩能級之差的特征X線光子。不同的靶物質,原子結構不同,發出的特征X線的波長也不同。這種由靶物質決定的X線表征靶物質的原子結構特性,而與其他因素無關,故稱為特征輻射或特征X線(圖2-4)。

圖2-4 鎢在較高管電壓的X線譜
某一元素有幾層軌道電子,便可能有幾種特征射線。當鎢靶原子的K層電子被擊脫,其出現的K電子空位可由L、M、N、O等能級較高的殼層電子或自由電子躍入填充,便產生能量不同的K系特征X線;同樣當L層電子被擊脫,便產生L系特征X線,依此類推。外層電子由于能級差甚小,只能產生紫外線或可見光等低能量范圍的光子。
綜上所述,X線管產生的射線譜是由連續X線和標識X線疊加而成的。但在X線的兩種成分中,特征X線只占很少一部分。例如鎢靶X線管,低于K系激發電壓將不會產生K系放射;管電壓在80~150kV時,特征X線只占28%~10%;管電壓高于150kV時特征X線占比進一步減少;高于300kV時,兩種成分相比特征X線可以忽略。所以,醫用X線主要使用的是連續輻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