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固體廢物處理與處置(第二版)
- 唐雪嬌 沈伯雄主編
- 615字
- 2020-08-28 16:21:32
第1章 緒 論
固體廢物(簡稱固廢)是指由人類在生產建設、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動中產生的喪失原有利用價值或者雖未喪失利用價值但被拋棄或放棄的固態、半固態物質,置于容器中的非固態物質,以及法律、法規規定納入固體廢物管理的物質。
根據最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以下簡稱《固廢法》)規定,固體廢物包括在工業、交通等生產活動中產生的工業固體廢物,在日常生活中或者為日常生活提供服務的活動中產生的生活垃圾和列入國家危險廢物名錄中或者根據國家規定的危險鑒別標準和鑒別方法認定的具有危險特性的危險廢物。固體廢物具有以下四個特征:①產生于生產建設、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動之中;②不再具有原使用價值;③固態、半固態和置于容器中的非固態物質;④對環境有可能產生污染和危害。
隨著科技的發展,以前被人們認為是無價值的廢物,現在又可以重新被認識并加以利用,即變廢為寶;由于科技水平的提高,一些在某一生產環節中要被丟棄的廢料,在另一個生產環節中可作為原料被循環利用,從而延長了該物料的生命周期。固體廢物的這種時間性、地域性和行業性特點,決定了其在此處為廢物,在彼處可能是寶貴的資源,因此被稱為“放錯了地方的資源”。例如,燃煤產生的大量粉煤灰對發電廠來說是廢物,但是在脫硫廠可以被制成高效的吸附劑、脫硫劑;采礦業的煤矸石是煤礦的廢物,但是可以成為水泥廠制水泥的原料。因此,要遵循循環經濟的理念來看待固體廢物,這是解決固廢污染問題的根本的和有效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