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代化工HSE裝置操作技術
- 王德堂 劉睦利主編
- 810字
- 2020-01-10 12:15:31
三、開展HSE研究及競賽意義
化學工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化工產品廣泛應用于工業、農業、軍事及人民生活等領域。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持續發展,我國產業結構不斷調整,化工生產技術不斷更新,新產品、新工藝、新技術等不斷涌現,以煤、石油、天然氣等為加工原料的化工產業迅速發展,帶動能源、交通、建材等行業的快速發展。
目前,化工行業中的安全生產事故已經成為制約我國經濟發展的一個非常嚴峻、迫切的問題,必須采取綜合治理并從根本上加以解決。
“十三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要全面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實現綠色發展理念,需要全社會理解綠色發展理念,更需要職業教育為社會培養具有綠色發展理念的大批職業人才,現代化工HSE理念率先在化工行業中推動產業結構的優化組合,減少或消除安全生產的風險,推動化學工業由大變強,保證可持續性科學健康發展。在職業教育中推行HSE理念,開展HSE職業教育教學和實現HSE研究,提升大學生安全職業素養,掌握HSE理論知識和技術技能,為企業單位培養和輸送合格人才,對推動企業建立健康、安全、環境(HSE)三位一體的生產管理體系,建設安全、環保一體化風險管理的智慧工廠,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
依據《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和化工行業規劃,實現現代職業教育體系:中等職業教育在校生由2015年2250萬人增加到2020年2350萬人;高等職業教育在校生由2015年1390萬人增加到2020年1480萬人;繼續教育參與人次由2015年29000萬人增加到2020年35000萬人。
我國要實現由人力資源大國向人力資源強國的根本轉變,在職教育教學過程中,必須貫徹HSE理念,推進健康、安全、環保等法規、基礎知識及專業技能在職業教育中的應用。因此,建立HSE競賽平臺,開展HSE科普知識教育和宣傳及競賽、開展HSE技能技術教育及競賽,實現產教融合、學用結合,保障企業安全生產、環境優美、減少或消除職業危害,發展經濟,促進社會和諧,具有重要的社會實踐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