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風光互補發電技術:英漢對照(中文)
- 李云梅 劉靖主編
- 3171字
- 2020-01-10 12:40:41
任務一 太陽能電池片的能量轉換
一、太陽能電池能量轉換知識
太陽能是一種輻射能,它必須借助能量轉換器才能變換成電能,把太陽能轉換成電能的能量轉換器,叫做太陽能電池組件。

光伏電源交直流應用的奧秘
1.太陽能電池組件結構
圖1-1-1所示是一個p型硅材料制成的n+/p型結構常規太陽能電池的示意圖。

圖1-1-1 太陽能電池組件結構
1—電池長度;2—電池寬度;3—電池厚度;4—擴散層厚度;5—基底厚度;6,7—上電極母線厚、寬度;8—上電極副柵線寬度;9—下電極厚度;10—減反射層厚度
①p層為基體,基體材料稱為基區層,簡稱基區。
②p層上面是n層,又稱為頂區層,有時也稱為發射區層,簡稱頂層。它是在同一塊材料的表面層用高溫摻雜擴散方法制得的,因而又稱為擴散層。由于它通常是重摻雜的,故常標記為n+。擴散層處于電池的正面。所謂正面就是光照的表面,所以也稱為光照面。
③p層和n層的交界面處是p-n結。
④擴散層上有與它形成歐姆接觸的上電極。它由母線和若干條柵線組成。柵線是通過母線連接起來的。
⑤基體下面有與它形成歐姆接觸的下電極。
⑥上、下電極均由金屬材料制作,其功能是將由電池產生的電能引出。
⑦在電池的光照面有一層減反射膜,其功能是減少光的反射,使電池接受更多的光。
如果用n型硅材料做基體,即可制成p+/n型硅太陽能電池。其結構與上述的n+/p型硅太陽能電池相同,只不過基體的硅材料是n型,而擴散層材料是p型。
2.太陽能電池能量轉換基礎
太陽能電池工作原理的基礎,是半導體p-n結的光生伏打效應。光生伏打效應就是當物體受到光照時,其體內的電荷分布狀態發生變化而產生電動勢和電流的一種效應。
將半導體太陽能電池的發電過程概括成如下4點。
①先是收集太陽光和其他光,使之照射到太陽能電池表面上。
②太陽能電池吸收具有一定能量的光子,激發出非平衡載流子(光生載流子)——電子-空穴對。這些電子和空穴應有足夠的壽命,在它們被分離之前不會復合消失。
③這些電性符號相反的光生載流子,在太陽能電池p-n結內建電場的作用下,電子-空穴對被分離,電子集中在一邊,空穴集中在另一邊,在p-n結兩邊產生異性電荷的積累,從而產生光生電動勢,即光生電壓。
④在太陽能電池p-n結的兩側引出電極,并接上負載,則在外電路中即有光生電流通過,從而獲得功率輸出,這樣太陽能電池就把太陽能(或其他光能)直接轉換成了電能,實訓裝置采用單晶硅材料太陽能電池。
將p型半導體和n型半導體結合在一起,在交界面處便會形成p-n結,并在結構的兩邊形成內建電場,又稱勢壘電場。當太陽光照射p-n結時,半導體內的電子獲得了光能而成為自由電子,相應地便產生了電子-空穴對,并在勢壘電場的作用下,電子被驅向n型區,空穴被驅向p型區,從而使n區有過剩的電子,p區有過剩的空穴,于是就在p-n結的附近形成了與勢壘電場方向相反的光生電場。光生電場的一部分抵消勢壘電場,其余部分使p型區帶正電、n型區帶負電,于是就使得n區與p區之間的薄層產生了電動勢,即光生伏打電動勢。當接通外電路時,便有電能輸出。
這就是p-n結型硅太陽能電池發電的基本過程,如圖1-1-2所示。若把幾十個、數百個太陽能電池單體串聯、并聯起來,封裝成為太陽能電池組件,在太陽光的照射下,便可獲得具有一定功率輸出的電能。

圖1-1-2 p型、n型材料結合擴散漂移產生內電場
二、實訓系統介紹
1.認識實訓設備
THEISP-1型太陽能電源技術及應用裝置(圖1-1-3)由電池板型材桌和主控制臺兩部分組成。

圖1-1-3 太陽能電源技術及應用裝置
2.控制臺技術參數
①輸入電壓 三相四線制,380V±10%,50Hz。
②工作環境 溫度-5~40℃,相對濕度<85%(25℃),海拔<4000m。
③裝置容量 ≤2000W。
3.實訓前準備
①實訓開始前應詳細熟悉臺子的相關組成部分。
②實訓開始前應先保證實訓裝置電源處于斷開狀態。
③實訓開始前學習實訓指導書中相關實訓內容。
④實訓組件各部分的連接要嚴格按照實訓步驟進行。
4.注意事項
①嚴格按正確的操作方法給實訓裝置通電和斷電。
②在對太陽能的各個部分進行連線時應按照實訓步驟的要求連接,不能越步操作,否則將會影響裝置的使用壽命。
③實訓過程中,在操作太陽能智能控制器前應先詳細閱讀相關使用說明。
④在對太陽能電池組件進行相關操作時一定要注意,以免劃傷表面。
⑤在用充電器對蓄電池進行充電時,注意必須將太陽能電池板充電回路斷開,同時也必須將所有的負載開關斷開,以避免充電器直接向負載供電,從而損壞負載。
5.實訓的進行
(1)建立小組,合理分工
每次實訓都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每組由3~5人組成,實訓進行中的接線、負載、電壓或電流調節、記錄數據等工作,每人應有明確的分工,以保證實訓操作的協調,使記錄的數據準確可靠。
(2)接線要求
根據實訓線路圖選擇組件、儀表,按圖接線,接線要簡單明了。
(3)運行
接線結束后,打開模擬光源,太陽能組件因接收到光而產生電能,電能通過航空電纜線送到主控制臺,經過太陽能智能控制器對蓄電池進行充電,同時也給相應的負載供電。
(4)讀取數據
相應的電流表和電壓表接入回路,測量相應的電流值和電壓值,記錄并繪制相關曲線。
這是實訓的最后階段,應對實訓數據進行整理,繪制波形和圖表,分析實訓現象并撰寫實訓習題。每位實訓參與者要獨立完成一份實訓習題。實訓習題的編寫應持嚴肅認真、實事求是的態度。如實訓結果與理論有較大出入時,不得隨意修改實訓數據和結果,而應用理論知識來分析實訓數據和結果,解釋實訓現象,找出引起較大誤差的原因。
6.實訓習題
實訓習題是根據實測數據和在實訓中觀察發現的問題,經過自己分析研究或分析討論后寫出的實訓總結和心得體會,應簡明扼要、圖表整潔、結論明確。
實驗報告應包括以下實訓內容:
①實訓名稱、實訓班級、實訓同組者姓名、實訓室名稱等;
②實訓目的、實訓線路、實訓內容;
③實訓儀器,儀表的型號、規格、銘牌數據及實驗裝置編號;
④實訓數據整理、列表、計算,并列出計算所用的計算公式;
⑤實訓實驗數據相對應的特性曲線及記錄的波形;
⑥根據實訓理論知識對實訓結果進行分析總結,得出正確的結論;
⑦對實訓中出現的現象、遇到的問題進行分析,寫出心得體會,并對實驗提出自己的建議和改進措施;
⑧實訓習題應寫在規定的實訓習題紙上,保持整潔;
⑨每次實訓,每人獨立完成一份報告,按時送交實訓指導教師批閱。
7.安全操作規程
為了按時完成實訓,確保實訓與設備的安全,必須嚴格遵守如下規定的安全操作規程。
①實驗時,人體不可接觸帶電線路。
②接線或拆線都必須在切斷電源的情況下進行。
③學生獨立完成接線或改接線路后,必須由實訓指導教師檢查和允許,并使組內其他同學引起注意后方可接通電源。實訓中如發生裝置故障,應立即切斷電源,經查清問題和妥善處理故障后,才能繼續進行實訓。
④接通實訓裝置前應先檢查實訓回路是否存在短路,以免損壞實訓儀表或電源。
⑤實驗室總電源或實驗臺控制屏上的電源應由實訓指導教師來控制,其他人員只能經指導教師允許后方可操作,不得自行合閘。
三、太陽能電池板特性應用實訓步驟
①合上主控制屏空氣開關,啟動控制屏。
②在主控制屏上“模擬光源控制部分”合上開關“SD1、SD2、SD3”,將3盞模擬光源燈打開,之前應閉合開關“SF1、SF2、SF3”,將所有的冷卻風扇打開。
③由以上分析可知此時太陽能電池板由于接收到“光”而將產生“電”。
④斷開K1、K2,在V1端口接入直流電壓表,測量此時太陽能電池板產生的電壓,記錄數值。
⑤斷開K1、K2,將V1端口用實驗導線短接,用電流測量導線將直流電流表接入A1,測量電流,記錄數值。
⑥移動太陽能電池板,改變光源與太陽能電池板的距離,重復步驟④、⑤,記錄電壓值和電流值。
【練習題】
(1)試描述p-n結的產生過程。產生過程中起著主要作用的運動是哪一種運動?為什么?
(2)光伏組件測量標準條件是什么?如果光源與組件之間的距離增大或減少,對于測量結果會產生什么影響?
(3)按照實訓要求寫出實訓習題,填寫附錄表1-1-1到附錄表1-1-6(見附錄一)。
(4)畫出7條測試曲線圖,分析每條曲線變化的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