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代交換技術
- 趙新穎主編
- 1089字
- 2020-01-10 12:19:41
2.2.3 呼叫處理能力
呼叫處理能力是在保證規定的服務質量標準前提下,處理機能夠處理呼叫的能力。這項指標通常用“最大忙時試呼次數”來表示,即BHCA。這是一個評價交換系統的設計水平和服務能力的一個重要指標。
2.2.3.1 BHCA的基本模型
與話務量一樣,對于BHCA的精確計算比較繁瑣,主要是處理機處理不同的程序所花費的時間受諸多因素的影響,因此對于處理機的呼叫處理能力的測算通常采用一個線形模型粗略估算。根據這個模型,處理機在單位時間內用于處理呼叫的時間開銷為
t=a+bN
式中,a為與話務量無關的固有開銷,它主要與系統容量、設備數量等參數有關,b為處理一次呼叫的平均開銷時間,它與不同的呼叫結果(中途掛機、被叫忙、完成呼叫等)以及不同的呼叫類型(本局呼叫、出局呼叫、入局呼叫等)有關,N為一定單位時間內處理的所有呼叫的次數,即處理能力值(BHCA)。通常情況下,處理機的忙時利用率不會達到100%,時間開銷一般為0.75~0.85。
如某處理機忙時用于呼叫處理的時間開銷平均為0.85(即忙時利用率),固有開銷a=0.29,處理一個呼叫需16000條指令,每個指令平均需要2μs,則該處理機的處理能力計算如下:
b為處理一次呼叫的平均開銷時間,在數值上就是執行所有指令的時間的總和,所以
b=16000×2=32000μs=32ms
代入式t=a+bN中,得
0.85=0.29+32×10-3/3600×N
N=(0.85-0.29)×3600/32×10-3=63000次/h
2.2.3.2 影響BHCA的主要因素
影響程控交換機呼叫處理能力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① 處理機能力。包括處理機的速度,速度越高,呼叫處理能力越強;處理機中指令的功能強弱,同樣的處理速度的情況下,指令功能越強,呼叫處理能力越強;處理機采用的I/O接口的類型,不同I/O接口其控制和通信的效率不同,處理機提供的I/O接口效率越高,其呼叫處理能力也越強。
② 處理機間的結構和通信方式。數字程控交換機均采用多處理機結構。處理機之間的通信方式,不同處理機之間的負荷(或功能)分配,冗余方式的采用,多處理機系統的組成方式,都和系統的呼叫處理能力有關。系統結構合理,各級處理機的負荷(功能)分配合理,所有處理機能充分發揮效率,這相當于提高了處理機的處理能力。
③ 各種開銷所占的比例。根據前面的介紹,交換機的處理時間可分為兩部分,即呼叫處理的時間開銷和其他開銷。在一定范圍內,呼叫處理的時間開銷所占比例越大,呼叫處理能力越強。
④ 軟件設計水平的影響。呼叫處理軟件從它的結構、采用的編程語言以及軟件編程中采用的技術,對呼叫處理能力都會造成很大的影響。例如,高級語言的代碼效率比匯編語言的代碼效率要低。
⑤ 系統容量的影響。系統容量和呼叫處理能力有直接關系,一臺處理機所控制的系統容量越大,它用于呼叫處理所花費的開銷也就越大,尤其是用于例如掃描的固有開銷越大,從而降低了處理機的呼叫處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