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能源汽車結構與原理
- 瑞佩爾主編
- 851字
- 2019-12-20 15:38:06
前言
發展新能源汽車是國家戰略。2012年國務院出臺《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提出了新能源汽車行業具體的產業化目標:到2020年,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生產能力達200萬輛、累計產銷量超過500萬輛。在國家及地方政府配套政策的支持下,我國新能源汽車實現了產業化和規模化的飛躍式發展。
我國已經連續三年位居全球新能源汽車產銷第一大國。2017年,全球新能源汽車總銷量超過了142萬輛,累計銷售突破了340萬輛。截至2017年年底,我國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達到180萬輛,在全球累計銷量中超過50%。無論是銷量、增速還是全球市場份額,我國均為世界第一。
汽車產業“新四化”,即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共享化,已成為汽車行業公認的未來趨勢,不具備“四化”特征的車型便很有可能被淘汰。由于更適合演變為高級智能移動終端,新能源汽車將迎來高速發展。全球范圍內,預計2022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達600萬輛;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車年銷量有望達到1.03億輛。
可以說汽車的“新能源時代”已經全面來臨,不論是汽車制造產業,還是服務行業,抑或是每一個汽車消費者,都不得不面對它,迎接它的到來。如此,對于新能源汽車的構造及其原理的基本了解就成了我們必須面對的課題了。
本書結合汽車企業如寶馬、奔馳、大眾、奧迪及我國比亞迪、北汽新能源、上汽榮威等品牌在新能源汽車上的技術成果,以全彩圖解的形式,生動形象地詮釋了新能源汽車各種形式,以及運行原理,且以“電池、電動機、電控”為獨立章節重點介紹了電動汽車核心技術部件的結構及原理。
本書由瑞佩爾主編,參加編寫的人員還有彭啟鳳、黃中立、彭斌、劉振容、彭益均、胡榮添、彭啟紅、張鵬、張昌華、陳金美、滿進波、彭達吾、劉振華、劉正宜、向旦、胡前明、胡雪飛、肖冬明、朱勝強、張建平、朱雄豐、曾永貴、劉艷、萬成華、鐘金秀、黃貴福、劉篤清、李麗娟、徐銀泉。在編寫過程中,參考了大量國內外相關文獻和網絡信息資料,在此,謹向這些資料信息的原創者們表示由衷的感謝!
囿于我們水平,及成書之匆促,書中疏漏之處在所難免,還請廣大讀者朋友及業內專家多多指正。
編 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