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3.2 實物白銀的鑒定

如果投資者想購買實物白銀,就要學會一定的鑒定方法,因為購買白銀的渠道較多,如果投資者不了解鑒定方法,就可能會遭受損失。

3.2.1 白銀的鑒定方式

投資者在購買實物白銀的時候,如果不方便到專門的鑒定機構進行鑒定,自己就要掌握一些基本的鑒定方法,投資者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鑒定實物白銀。

1.看顏色

實物白銀的顏色越白,表示純度越高,表面越細膩均勻,面色越溫潤,如果顏色帶青灰色,則含有一定量的鉛;如果表面看起來粗糙且有干燥感,則含有一定量的銅。白銀長期與空氣接觸會有一定的氧化現象,表面出現黑色,但是仍有光亮,而不是純黑。

2.掂重量

白銀的密度大于一般常見的金屬,俗語總結“鋁質輕、銀質重、銅質不輕又不重”,因此掂重量可以對白銀做出初步判斷。

3.測硬度

白銀的硬度低于銅、大于鉛和錫,因此可以在白銀上用指甲或者大頭針進行測試,如果沒有留下痕跡或者難以留下痕跡,則銅的含量較大;如果痕跡過于明顯突出,則鉛和錫的含量較大;如果留有痕跡又不太明顯,便可初步判定為白銀。如果是純銀的首飾,用手彎折可以使之變形。

4.聽聲韻

白銀的純度較高,擲地有聲無韻,也無彈力,成色越低,聲音越低。如果聲音較尖銳且韻聲短促,則銅的含量較高;如果擲地聲音沉悶短促,則鉛和錫的含量較高。

5.看切口

將白銀切開,看切口顏色。如果切口白而綿,氧化后表面色澤發黑呈光亮,則純度較高;如果切口粗糙發黃,則純度較低。白銀的顏色越深,純度越低。

3.2.2 偽造白銀的特點

不法商家偽造白銀時一般會利用紅銅、黃銅、白銅、鉛、錫和鋁等物質,因此投資者在購買時,可以通過以下方法來判斷偽造白銀。

紅銅偽制品:外表紫紅色,切口黑紅色,生綠繡。

黃銅偽制品:外表黃色,切口豆綠色,生綠繡。

白銅偽制品:外表灰白色,切口磚灰色,生綠繡。

鉛偽制品:外表灰藍色,質軟,用指甲可劃出道痕。

錫偽制品:外表銀白色,質軟,用指甲可劃出道痕。

鋁偽制品:外表白灰色,質軟而輕。

3.2.3 古代銀器的鑒定

古代銀器同樣由白銀鑄造,本身就具有極高的收藏和保存價值,因為銀器的制造對工藝和技術要求較高,因此,古代銀器的作偽現象要少得多,但是市場上也會有一些古代銀器的仿制品,而且仿制品均按出土實物進行制作,外形、紋飾與原器酷似,因此,投資者很容易被迷惑,如果不是對原器相當熟悉并進行過反復揣摩,很難識別其真面目。但是仿制品在制作過程中一般會對形制和裝飾花紋進行改形或改繪,因此投資者在購買的時候要掌握各地出土和歷代銀器的資料、各時代銀器的外形特點、裝飾特點及制作工藝,然后對器物逐項進行觀察分析、仔細揣摩,就會發現其破綻和漏洞,最終判明其真偽。

1.銘文

銘文是指在器物上特意留下的記錄該器物制作的時間、地點、工匠姓名和作坊名稱等的文字,因此通過銘文可以判斷銀器的時代或者時期。從我國銀器的發展來看,唐代中期以前銀器上的銘文較少見,唐中期之后,銘文出現的頻率增加。如果銀器上沒有銘文,則投資者可以通過與之外形相近的銀器上的銘文間接進行判斷。

2.造型

我國古代銀器的造型多種多樣,并且每個朝代都有其流行的或喜好的款式,例如,唐代以前的銀器主要是飾物,到了唐代,市面上開始大量出現以杯、碗、盤、壺為主的器皿,而杯在唐、宋、元時期都比較常見,但是桃形和雙桃形的盤僅見于唐代,蕉葉形碗和雞冠壺則分別是宋、遼特有的器物。同樣的銀器在不同的時代也會表現出不同的風格,例如,宋代的銀器多輕薄小巧,唐代的銀器多追求厚重有氣勢。

另外,每個朝代的銀器也可以反映那個朝代的時代風貌,例如,兩漢的銀器粗放工整,而唐代的銀器富麗堂皇。只要掌握不同朝代的銀器的特點,投資者就會比較容易分辨各時代的銀器及其真假。

3.紋飾

紋飾是指在器物上的花紋裝飾,它是各個歷史時期思想文化的寫照,展現出那個時期的時代特點,投資者可以根據紋飾的形態分辨朝代。有些紋飾只出現在某個朝代,例如,摩羯紋只出現在唐代的器物上,其他朝代的器物上并沒有,而以動物紋為主要紋飾的器物只有戰國至兩漢時期的北匈奴民族使用。對于這些比較特別的紋飾,投資者應該重點掌握其形態。

同樣的紋飾出現在不同的時代也會有不同的形態,例如,出現頻率較高的龍或鳳的紋飾,在唐代,龍紋一般單個出現,三爪形態,整體比較樸實;而明代的龍紋多成雙成對地出現,并且整體造型比較靈動,表現為二龍戲珠或行龍趕珠,龍均為五爪形態,這些小地方可以幫助投資者辨別銀器的真假。

4.工藝

各個朝代的制作工藝都是沿襲前代的工藝并在其基礎上不斷推陳出新,例如,兩漢時期受青銅工藝的影響較大,主要采用范鑄工藝,并從西方傳入了金絲抽拔與炸珠焊接等技術;到魏晉以后,青銅工藝的影響已基本消除;宋、元時期流行夾層技法,花絲、鑲嵌主要流行于明清時期,而點燒透明琺瑯工藝只有清代才有。

3.2.4 保存方式

投資者購買了實物白銀之后,遇到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如何保存,因為白銀自身存在氧化變黑的風險,如果氧化情況嚴重就會影響到最終賣價,那么白銀應該如何保存呢?

有一些銀店在出售投資性實物白銀的時候會用保鮮膜封裝,因此投資者在購買后最好不要弄破外面的保鮮膜,如果依舊擔心白銀發生氧化,可以試著把銀條放入玻璃紙口袋并壓出空氣,套好后用雙面膠封口,再把套上玻璃紙的銀條放入一個干燥的透明塑料袋中,壓出空氣并封好開口。投資者在進行這些操作的時候,最好帶上白手套,以免汗漬或者其他物質附著在白銀上。

在做好以上的步驟之后,要將塑料袋放在干燥的地方,如防潮防盜的保險柜,保險柜在一般銀行都有出售。如果是白銀飾品,投資者會經常佩戴,如果弄臟了,可以放在溫皂水中進行略微清洗,然后用清水沖洗,之后用軟布輕輕擦干它,最后放置在干燥通風處。盡量不要用堿性的水沖洗,也不要用刷子刷,否則銀幣表面容易被腐蝕。

3.2.5 區別白銀和鉑金

市場上的白銀和鉑金較多,并且兩者在外形上都比較相似,均為白色,因此沒有經驗的人很難辨別兩者。辨別二者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看印鑒

印鑒是指刻在首飾上的標記,幫助購買者辨別產品的類別。如果首飾上刻有PT或者PLATNUM或PLAT字樣,則是鉑金;如果首飾上有S或者SILVER字樣,則是白銀,如圖3-4所示。

圖3-4 看印鑒

2.外觀和硬度比較

用肉眼仔細觀察,鉑金略呈帶灰色的明亮白色,并且質地堅硬,用大頭針都很難劃出傷痕;而白銀的色澤潔白,質地光滑細膩,氧化后會變成灰白色或烏黑色,比鉑金柔軟得多。

3.火燒法

鉑金能抗高溫氧化,用一般高溫無法融化,但是融化冷卻后,顏色不變或帶有淬火的痕跡;而白銀經高溫火燒后,視含銀量的多少,其顏色呈紅色、黑紅或烏黑色。

4.掂重量

鉑金比重為21.4,白銀的比重是10.49,也就是同一體積的鉑金比白銀要重一倍,因此可用手掂重量的方式輕松鑒別體積差不多的器物。

5.化學法

鉑金的化學性質極為穩定,并且耐腐蝕,遇任何酸、堿物質均不起反應,而白銀則不耐強酸和強堿。

3.2.6 白銀的成色辨別

銀飾品的計量成色一般有百分比和千分比兩種,雖然理論上100%的銀含量才是純銀,但實際上白銀很難達到百分之百的純度,因此“999”代表純銀,而且“999銀”的顏色純白,柔軟度很好,用它做的飾品容易變形,不能鑲嵌寶石;“990”被稱為足銀首飾,銀含量不低于99%,印記表示為“S990”或者“990”;“800”被稱為潮銀,銀含量不低于80%,印記顯示為“S800”或者“800”。

目前市面上的銀飾品的含銀量多為92.5%,其中銅含量為7.5%,經過拋光后呈現出漂亮的金屬光澤,同時它具有一定的硬度,能夠鑲嵌寶石,因此925銀是市場上常見的銀飾主流產品,在銀飾上會有“925”的標記,如圖3-5所示。

圖3-5 市面上的925銀飾

主站蜘蛛池模板: 陇川县| 铁力市| 武冈市| 玉田县| 富顺县| 都昌县| 高邮市| 县级市| 陆良县| 东光县| 肥乡县| 策勒县| 喀喇| 方城县| 龙泉市| 锡林浩特市| 普洱| 明溪县| 泰兴市| 山丹县| 翁牛特旗| 车险| 团风县| 青田县| 澄迈县| 巴林右旗| 蒙自县| 望都县| 宜昌市| 大连市| 永嘉县| 阿拉尔市| 巴彦县| 宁强县| 卢湾区| 昌都县| 高淳县| 凤台县| 遂川县| 无为县| 神农架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