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4.3 墻體工具

墻體創建后,可以雙擊進行本墻段的對象編輯修改。對于多個墻段的編輯,可以使用TArch軟件提供了專用編輯命令的墻體工具來進行修改,以便完成對墻體厚度、墻體高度以及墻體的封口處理等操作。

4.3.1 改墻厚

單段修改墻厚使用【對象編輯】工具即可。使用【改墻厚】工具可按照墻基線居中的規則,批量修改多段墻體的厚度,但不適合修改偏心墻。

選擇【墻體工具】|【改墻厚】選項,或在命令行中輸入GQH,在繪圖區中選擇需要修改厚度的墻體,按回車鍵,結束選取,如圖4-22所示。

圖4-22 選取待修改的墻體

在命令行或提示欄中輸入需要改變的墻體厚度,將按照修改值更新所選墻體的厚度,并對墻段和其他構件的連接處進行處理,效果如圖4-23所示。

圖4-23 改墻體厚度

4.3.2 改外墻厚

有時候,建筑物的外墻和內墻尺寸是不一致的。在使用相同的尺寸繪制完墻體后,需要對外墻或者內墻的尺寸進行修改,以符合實際的情況。

選擇【墻體工具】|【改外墻厚】選項,或在命令行中輸入GWQH,然后在繪圖區中選擇需要改變厚度的外墻,如圖4-24所示。

圖4-24 選取外墻

接著,在命令行輸入外墻內側邊線到基線的距離,以及外墻外側邊線到基線的距離,即可更新外墻厚度,并對外墻與其他構件的連接進行處理。效果如圖4-25所示。

圖4-25 改外墻厚

4.3.3 改高度

使用此工具可以對選中的柱、墻體的高度和底標高進行成批的修改。它是調整上述這些構件豎向位置的主要手段。修改底標高時,門窗底的標高可以和柱、墻聯動修改。

按住Shift鍵并拖動鼠標滾輪,則原墻體平面將以立體方式顯示。此時,選擇【墻體工具】|【改高度】選項,或在命令行中輸入GGD,并按命令行提示選取需要修改的建筑對象。如圖4-26所示,在繪圖區中選擇兩段墻體。

圖4-26 選擇墻體

然后,分別在命令行中輸入墻體的高度值和標高值。此時,命令行將顯示“是否維持窗墻底部間距不變?(Y/N) [N]:”提示信息,可根據需要輸入Y或N,以確定門窗底標高是否同時修改。如圖4-27所示,輸入墻體新的高度值500和標高值2 500,命令行將提示“是否維持窗墻底部間距不變?”。由于這里沒有窗洞造型,所以直接按回車鍵即可。

圖4-27 修改效果

被選中的柱、墻體及造型的高度和底標高將按給定值修改。如果墻底標高不變,窗墻底部間距不論輸入Y還是N都沒有關系。但如果墻底標高改變,就會影響窗臺的高度。比如,底標高原來是0,新的底標高是-500。以Y響應時,各窗的窗臺相對墻底標高而言高度維持不變,但從立面圖看就是窗臺隨墻下降了500;如以N響應,則窗臺高度相對于底標高間距就做了改變,而從立面圖看窗臺卻沒有下降。

4.3.4 改外墻高

該工具與【改墻高】工具類似,只是它只對外墻有效。該工具通常可以對選中墻體的高度和底標高進行成批的修改。

選擇【墻體工具】|【改外墻高】選項,或在命令行中輸入GWQG,按命令行提示選取待編輯的外墻,如圖4-28所示。

圖4-28 選取待編輯的外墻

選取外墻后,按命令行提示分別定義外墻高度和標高值,此時命令行將顯示“是否維持窗墻底部間距不變?(Y/N) [N]:”提示信息。根據需要輸入Y或N,即可獲得該外墻效果,如圖4-29所示。

圖4-29 改外墻厚度

4.3.5 平行生線

【平行生線】命令類似于AutoCAD的【偏移】命令,用于生成一條與墻線(分側)平行的曲線。也可以用于柱子,生成與柱子周邊平行的一圈粉刷線。

選擇【墻體工具】|【平行生線】選項,或在命令行中輸入PXSX,按命令行提示選取墻體的內皮或外皮,并輸入墻皮到線的凈距,即可獲得平行生線效果,如圖4-30所示。

圖4-30 平行生線

4.3.6 墻端封口

使用該工具可以改變墻體對象自由端的二維顯示形式,可以在封閉和開口兩種形式之間互相轉換,并且不影響墻體的三維效果,對已經與其他墻相接的墻端不起作用。

選擇【墻體工具】|【墻端封口】選項,或在命令行中輸入QDFK,按命令行提示選擇要改變端頭形狀的墻段,并按回車鍵確認操作,即可獲得墻端封口效果,如圖4-31所示。

圖4-31 墻端封口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札达县| 霸州市| 枞阳县| 靖安县| 平安县| 交口县| 石门县| 株洲县| 晋宁县| 肥西县| 沙坪坝区| 独山县| 渝中区| 周宁县| 大姚县| 乳源| 台中县| 东海县| 嵊州市| 武平县| 松原市| 南靖县| 长乐市| 登封市| 清丰县| 佛山市| 确山县| 榕江县| 浦城县| 米林县| 商丘市| 抚远县| 布尔津县| 揭西县| 柘荣县| 子洲县| 农安县| 金塔县| 揭阳市| 仁布县| 怀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