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部分 法律基礎知識及執法依據

第1章 憲 法

1.1 考點精講

一、憲法概述

1.憲法的概念、特點和作用

(1)憲法的概念

憲法是規定民主制國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務,集中表現各種政治力量對比關系,保障公民基本權利,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國家根本法。

(2)憲法的特點

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

a.在內容上,憲法規定國家最根本、最主要的問題。

b.在法律效力上,憲法的法律效力最高,是立法依據和最高行為準則。

c.在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憲法比其他法律更加嚴格。

憲法是公民權利的保障書

a.憲法最主要、最核心的價值在于,它是公民權利的保障書。

b.從歷史上看,憲法或者憲法性文件最早是資產階級在反對封建專制制度的斗爭中,為了確認取得的權利,鞏固勝利的成果而制定出來的。

c.從內容上看,憲法的基本內容分為國家機關權力的正確行使和公民權利的有效保障,后者居于支配地位。

憲法是民主事實法律化的基本形式

憲法與民主緊密相連,民主事實的普遍化是憲法得以產生的前提。同時憲法的根本地位決定了憲法是民主事實法律化的基本形式。

(3)憲法的作用

確認和鞏固作用

憲法是規定國家最根本、最重要問題的國家根本法,它將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活等各方面的基本制度確認下來,將統治階級在各方面的意志集中表現為國家意志,從而鞏固統治階級的地位。

限制和規范作用

憲法對國家權力的限制作用,是由憲法是公民權利的保障書決定的。當國家權力不受限制、無限擴張的時候,其直接侵害的對象就是公民權利。憲法通過規定國家機構如何組成、這些機構有哪些職權、這些職權如何行使等內容,把國家機構的活動限制在一定的范圍和程度。

指引和協調作用

a.憲法作為法律規范具有指引作用,但有自身的特點:

第一,就指引的主體而言,憲法包括國家機關、社會組織,也包括公民個人;

第二,就指引范圍而言,憲法涉及到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活各個方面;

第三,就指引的效力而言,憲法作為國家的根本法,具有至高無上的法律效力;

第四,就指引的思想基礎來講,憲法對機關、組織和個人行為的指引,實際上貫穿著民主的基本精神,或者說通過對人們行為的正確指引,促進民主的真正實現。

b.協調作用是憲法對于整體社會的作用,憲法通過調整各種社會行為,不僅使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有章可循,而且也使各個方面相互之間形成良性和諧的互動關系。

評價和宣傳作用

憲法作為國家的根本大法,具有評價作用。憲法的評價具有廣泛性,國家和社會生活的各個主要方面,都能在憲法中找到評價的依據和標準,而其他法律則不可能。

宣傳作用

憲法對于提高公民的思想意識,特別是公民意識和法律意識具有極為重要的影響。

2.憲法的歷史發展

(1)清末立憲

《欽定憲法大綱》

為挽救搖搖欲墜的統治,清政府于1908年8月頒發《欽定憲法大綱》。

《欽定憲法大綱》并非憲法,僅是憲法綱要。它以根本法的形式使君權合憲化,以便鞏固封建專制統治,其濃厚的封建色彩顯而易見。但該《大綱》以列舉的方式確定了君主的權力范圍,擬議設定議院以牽制王權,賦予臣民以基本的權利和自由,使其略具近代意義憲法的色彩。

《十九信條》

1911年10月《重大信條十九條》,這是清王朝最后一部憲法性文件。

《十九信條》模擬英國的君主立憲,意欲設置類似英國責任內閣制的政權組織形式,對皇帝的權力作了較大限制,同時擴大了國會的權力。但該文件只字未提人民的權利自由,暴露了其不變的反動本質。

(2)中國民族資產階級憲法——《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以孫中山為首的資產階級革命派為了制約袁世凱的政治野心,于1912年3月11日頒布了《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評價

a.《臨時約法》是我國僅有的一部反映資產階級意志和利益的憲法性文件,是資產階級共和國方案的具體體現。

b.這部約法明顯地具有對封建勢力的妥協色彩,沒有明確提出反帝反封建的綱領和任務,沒有使廣大人民群眾享有真正的民主自由權利。

(3)北洋軍閥時期的憲法

《天壇憲草》

1913年制定,是北洋軍閥統治時期的第一部憲法性法律草案,具體內容反映了制憲過程中國會與袁世凱的權力爭奪,后“胎死腹中”。

《中華民國約法》

該約法徹底否定了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制度,確認了封建軍閥專制,從而為袁世凱復辟帝制作了輿論準備。

1923年賄選憲法

曹錕在把黎元洪趕下臺后,武裝包圍國會,以每票5000元賄賂議員選舉他當任總統。為了替賄選的總統披上合法的外衣,迫使國會趕制出一部憲法,即《中華民國憲法》?!百V選憲法”以“袁記約法”為范本,用根本法的形式確認軍閥的專制獨裁,不到一年就被拋進了歷史的垃圾堆,該法是舊中國反動派正式公布的第一部憲法。

《中華民國憲法草案》

段祺瑞上臺就下令撤銷曹錕的“賄選憲法”,并宣告《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失效。1925年12月通過了《中華民國憲法草案》,這部憲法草案也隨段祺瑞的垮臺而湮沒無聞。

(4)南京國民政府時期的憲法

1931年《中華民國訓政時期約法》

它是國民黨政府的第一部憲法性文件,其主要內容是確認國民黨一黨專政與個人獨裁的政治制度。

1936年《五五憲草》

主要是賦予總統無上權力,在經濟制度上規定土地、礦物屬于國有與公營,規定了人民的權利,作出了法律上的限制?!拔逦鍛棽荨贝_立的總統獨裁制不符合民主與憲政的理念。

1946年《中華民國憲法》

該憲法基本上是把《五五憲草》移植過來,加以改頭換面。在中央政權組織形式上,名為實行國會制與責任內閣制,實則為總統獨裁制。

(5)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人民革命根據地的憲法性文件

1931年《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憲法大綱》

《憲法大綱》是中國歷史上由人民代表機關正式通過并公布施行的第一部人民的憲法性文件。

1941年《陜甘寧邊區施政綱領》

該綱領規定人民抗日的權利,實行民主建政,規定對地主、資本家的經濟政策,以促進經濟發展,規定民族平等和自治的政策。對革命根據地的政權建設和法制建設有重大意義。

1946年《陜甘寧邊區憲法原則》

反映了當時中國面臨兩種前途和命運的形式,體現了中國共產黨提出的建立一個自由、民主、獨立的新民主主義國家的原則?!稇椃ㄔ瓌t》的制定和實施,不但對鞏固新民主主義政權、推動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起了積極作用,也為新中國成立后的法制建設積累了有益的經驗。

(6)《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

《共同綱領》并沒有明確提出社會主義的目標和任務,具有明顯的過渡性和臨時性。

《共同綱領》的貫徹實施,對新中國成立初期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活起了很好的作用。它不但鞏固和發展了人民民主專政,完成了民主革命的歷史遺留任務,恢復和發展了長期被破壞的國民經濟,為國家的社會主義改造和建設事業創造了良好的前提條件,并且推動和加強了新中國的民主法制建設。

(7)1954年《憲法》

1954年9月20日,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全體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由主席團公布后實施。

(8)1975年《憲法》

存在著嚴重的“左”傾錯誤和缺陷,主要表現在:

把“以階級斗爭為綱”的基本路線作為指導思想;

在國家機構的性質和制度設置上也存在許多極“左”規定;

在對公民權利義務的規定方面,1975年憲法將公民的權利和義務合井,并將義務寫在權利之前,縮減了權利,加重了義務;

從憲法典的篇幅上看,1975年憲法的總條文僅有30條,比1954年憲法減少了76條,把必須規定的內容大量地刪減,如此簡短疏漏,使憲法成了大綱性的文件。

(9)1978年《憲法》

1978年憲法繼承了1954年憲法的一些基本原則,在一定程度上糾正了1975年憲法中存在的缺陷。

(10)1982年《憲法》

1982年憲法的產生,充分體現了社會主義的民主精神,具有廣泛真實的群眾基礎和極其深厚的社會基礎,在我國制憲史上尚屬首次。

3.憲法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1)憲法的指導思想

憲法是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思想。

(2)憲法的基本原則

人民主權原則

我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

在政府與人民的關系中,人民是主人,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只是受托者。主權在民,政府的權力來自人民且政府的權力應受人民的監督。

基本人權原則

基本人權是指作為一個人所應該享有的權利,是一個人為滿足其生存和發展需要而應當享有的權利。它在本質上屬于應有權利、道德權利。在我國憲法中雖然未直接使用“人權”一詞,但憲法中有關“公民基本權利”的規定,實質上就是對基本人權的確認。

法治原則

法治原則是指統治階級按照民主原則把國家事務法律化、制度化,并嚴格依法進行管理的一種治國理論、制度體系和運行狀態。其核心內容是依法治理國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反對任何組織和個人享有法律之外的特權。

權力制約原則

權力制約原則是指國家權力的各部分之間相互監督、彼此牽制,以保障公民權利的原則。它既包括公民權利對國家權力的制約,也包括國家權力對國家權力的制約。

4.憲法實施的保障

(1)憲法實施的保障內容

憲法實施保障在一定意義上即憲法監督,是立憲國家為了促進憲法的貫徹落實而建立的制度和開展的活動的總稱。其內容主要有兩個方面:

保障法律、法規和法律性文件的合憲性。

保障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各政黨、武裝力量、社會團體、企事業組織和全體公民的行為的合憲性。

(2)憲法保障的目的

憲法實施保障的目的就在于撤消或改變違憲的規范性文件,和追究違憲行為者的責任。具體有兩個方面:

保障憲法秩序

對于與憲法相抵觸的規范性文件予以撤銷、改變、不適用,對于違憲的行為予以制裁,保證憲法的最高權威和最高法律效力的實現。

保障公民的基本權利和自由

違憲的規范性文件和違憲的行為必然損害憲法賦予公民的基本權利和自由,憲法實施保障制度保證了公民的基本權利和自由免受侵害或為受侵害者提供法律救濟。

二、基本制度

1.人民民主專政制度

(1)國體含義

國體即國家性質,是國家的階級本質,是指社會各階級在國家中的地位,即在一個國家里,哪個階級處于統治地位,它又聯合哪些階級,對哪些階級實行專政。

(2)《憲法》規定我國的國體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社會主義制度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根本制度。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破壞社會主義制度”。以上表明我國的國家性質是社會主義,國體為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

(3)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基本特征

人民民主專政實質上是無產階級專政;

人民民主專政是新型民主與新型專政的有機結合;

工人階級是人民民主專政的領導力量;

工農聯盟是人民民主專政的階級基礎;

愛國統一戰線是人民民主專政的重要保證。

2.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1)政體含義

政體即根本政治制度,又稱國家的政權組織形式,是統治階級為了反對敵人、保護自己和治理社會而組織起來的政權機關。

(2)《憲法》規定我國的政體

我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薄叭嗣裥惺箛覚嗔Φ臋C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币陨媳砻魑覈恼w為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由人民以民主集中制為原則,通過民主選舉代表組成全國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并以人民代表大會為基礎,建立全部國家機構,行使管理國家權力的制度。

(3)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優越性

適合中國的國情,因而具有很強的生命力;

便于人民行使自己的權力,參與國家管理;

便于實現國家權力的統一行使,便于實行“議行合一”;

便于保證中央的統一領導和發揮地方的首創精神。

(4)政體和國體的關系

兩者是形式和內容的關系。政體反映國家的本質,服務于國家的本質;國體決定政體,任何類型的國家統治階級都要通過一定的形式來組織國家政權機關,以實現對社會的領導和管理。

3.選舉制度

(1)含義

選舉制度是指一國統治階級通過法律規定的關于選舉國家代議機關代表與國家公職人員的原則、程序與方法等各項制度的總稱。

選舉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選舉制度是規定公民與國家政權之間的關系、由公民通過選擇國家公職人員的方式,而賦予國家政權合法性的一系列制度和規范。

(2)具體內容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選舉制度是指各級人民代表的選舉、選擇制度。

各級人民代表的選舉、選擇制度,包括普通地方選舉和軍隊人民代表、特別行政區全國人大代表、臺灣省全國人大代表的選舉、選擇制度。

普通地方選舉適用于一般行政地方人民代表的選舉、民族自治地方人民代表的選舉。

(3)選舉制度的作用

選舉制度為選民選出自己信賴的代表組成國家機構,從而為實現國家權力的轉移提供了制度保障。在近現代,選舉制度是市民社會與政治國家相聯系的基本途徑。

選舉制度為選民監督權力行使者,并在一定條件下為更換權力行使者提供了重要途徑。

選舉制度是促進民意的形成、表達,并使選民民主意識得以提高的重要手段。

選舉制度還是緩和社會矛盾、解除社會危機、維持社會安定的重要措施。

4.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1)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含義

是指在國家的統一領導下,以少數民族聚居區為基礎,建立相應的自治地方,設立自治機關,行使憲法和法律授予的自治權的政治制度。

(2)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內容

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離的部分,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都是中央統一領導下的地方政權機關;

民族區域自治必須以少數民族聚居區為基礎,是民族自治和區域自治的結合;

在民族自治地方設立自治機關,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是該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和人民政府;

民族自治機關除行使憲法規定的地方國家政權機關的職權外,還依照憲法和有關法律的規定行使自治權。

(3)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特點

人大常委會主任或副主任由實行區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擔任;

自治區主席、自治州州長、自治縣縣長由實行區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擔任;

政府的其他組成人員和部門干部中盡量配備實行區域自治的民族和其他少數民族的人員。

5.特別行政區制度

(1)特別行政區的含義

特別行政區是指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域范圍內,根據我國憲法和法律的規定設立的具有特殊法律地位、實行特別的政治、經濟制度的行政區域。

(2)特別行政區的特征

特別行政區是我國不可分離的一部分;

特別行政區享有高度自治權;

特別行政區可以在相當長的期限內保留原有的社會經濟制度和生活方式。

(3)我國《憲法》規定的特別行政區制度

《憲法》第三十一條規定:“國家在必要時得設立特別行政區。在特別行政區內實行的制度按照具體情況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以法律規定。”

(4)中央對特區主要行使權力

負責管理與特區有關的外交事務;

負責管理特區的防務;

任命行政長官和主要官員;

決定特區進入緊急狀態;

解釋特別行政區基本法;

修改特別行政區基本法。

(5)特別行政區享有高度自治權

行政管理權;

立法權;

獨立的司法權和終審權;

自行處理有關對外事務的權力;

高度自治的其他方面。如在官員、制度、土地、財政、貨幣、文字、區旗、區徽等方面。

6.經濟制度

(1)國家經濟制度含義

經濟制度是指國家的統治階級為了反映在社會中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的發展要求,建立、維護和發展有利于其政治統治的經濟秩序,而確認或創設的各種有關經濟問題的規則和措施的總稱。

(2)我國的經濟制度

中國經濟制度,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社會主義經濟制度,其基礎是生產資料的社會主義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

(3)我國基本經濟制度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是生產資料的社會主義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我國基本經濟制度是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其中公有制包括國有經濟、集體經濟、混合所有制經濟中的國有成分和集體成分。

三、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

1.我國公民基本權利和義務的概念和特點

(1)我國公民基本權利和義務的概念

公民的基本權利是指由憲法規定的,公民為實現自己必不可少的利益、主張或自由,從而為或不為某種行為的資格或可能性。

公民的基本義務是指由憲法規定的,為實現公共利益,公民必須為或不為某種行為的必要性。

(2)我國公民基本權利和義務的特點

公民基本權利的法律特性有:

a.基本權利決定著公民在國家中的法律地位。

b.基本權利是公民在社會生活中必需的權利。

c.基本權利具有母體性,能派生出公民的一般權利。

d.基本權利具在穩定性和排他性,它與人的公民資格不可分,與人的法律平等地位不可分?;緳嗬拇_認和保障是整個憲法價值體系的重要核心,其反映了個人與國家之間的關系。

公民的基本義務的特點

公民的基本義務的特點包括:

a.基本義務表明公民的憲法地位;

b.基本義務具有制度保障或法律保留的性質;

c.基本義務和基本權利的一體性。

2.公民的基本權利

公民的基本權利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即公民的政治權利、人身權利和財產權利。

(1)公民的政治權內容

平等權;

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政治自由;

我國現行《憲法》第三十五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言論、出版、集會、結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批評、建議、申訴、控告或者檢舉的權利。

(2)公民的人身權內容

人身自由;

人格尊嚴不受侵犯;

住宅不受侵犯;

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護;

宗教信仰自由。

(3)公民的財產權的內容

公民的私有財產權;

勞動的權利和義務;

勞動者休息的權利;

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

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

進行科學研究、文學藝術創作和其他文化生活的自由。

3.公民權利與人權

(1)聯系

在通常意義上,人權和公民權是對公民基本權利的不同稱謂,因此二者在本質上是一致的,即“人權的本質是公民權”。

(2)區別:

人權是指人之為人應當享有的權利,它既包括法律化的權利,也包括非法律化的權利,如道德權利等;公民權僅指由憲法和法律所規定的權利,其范圍比人權要小。

人權是針對神權提出來的;公民權是針對“自然權利”提出來的。因此,公民權在時序上比人權要晚,它是人權發展的產物。

人權的內涵隨著時代的發展呈現出不斷擴大的趨勢和不斷被公民權利化的趨勢;公民權的內容也隨著人權內容的不斷法律化而呈擴大的趨勢。

在國內法上,人權與公民權通常交疊使用;但在國際法上,常用人權的概念,而很少用公民權概念。

4.公民的基本義務

《憲法》規定我國公民的基本義務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維護國家的統一和全國各民族的團結;

(2)遵守憲法和法律,保守國家秘密,愛護公共財產,遵守勞動紀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會公德;

(3)維護國家的安全、榮譽和利益;

(4)保衛祖國,抵抗侵略,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參加民兵組織;

(5)依照法律納稅;

(6)計劃生育。

四、國家機構

1.國家機構的概念

國家機構是指國家借助國家權力為實現政治統治和政治管理職能,依照憲法和法律規定建立起來的國家機關的總和。它包括立法機關、行政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和軍事機關等。

2.國家權力機關

(1)我國現行《憲法》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它是行使國家立法權的機關。”這一規定表明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性質和它在整個國家機構中的地位。

(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由全國人民在普選基礎上產生的代表組成。所以只有它能集中代表全國各族人民的意志和利益,行使國家立法權和決定國家的一切重大問題。

(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在我國國家機構體系中居于最高地位,其他中央國家機關都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產生并對它負責,受它監督。

(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和通過的決議,其他國家機關都必須遵守和執行。

3.國家行政機關

(1)國家行政機關是行使國家行政權的國家機關,其基本特征在于執行和管理。

(2)資本主義國家行政機關的組織形式

內閣制

a.政府由在國會中占有多數席位的政黨或政黨聯盟的領袖組成,該領袖出任政府總理(在君主立憲制國家稱為首相)。

b.總理提名的內閣組成人員的人選,形式上要經過國家元首的任命,但這只是一種形式,國家元首不可以否決。

c.政府的繼續執政以議會的信任為前提,政府對議會負責。

d.國家元首是虛位元首,不掌管實際行政權力。

總統制

a.總統和議會分別由選舉產生,政府由總統組織產生??偨y既是國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腦,所以總統是實位元首。

b.政府不向議會負責。政府成員向總統負政治上的責任,總統向國民負政治上的責任,國會不能通過對政府的不信任案,總統也不能解散國會。

c.政府與國會完全分離,政府成員不能來自于國會。

d.政府實行個人負責制,內閣成員是總統的下屬,如不同意總統的意見就必須辭職。實行總統制的國家以美國最為典型。

注意:法國的總統制不同于美國。法國總統的權力凌駕于立法和司法之上;在與國會的關系上,總統不向國會負責,而且可在同總理和兩院議長磋商后,宣布解散國民議會;總統不負直接行政責任,而是任命總理領導政府,對國會負責。

委員會制

a.實行委員會制的典型國家是瑞士。

b.瑞士最高國家行政機關是由7名委員組成的合議制組織,稱之為聯邦委員會。

c.聯邦委員會委員由參加政府的政黨提名,由聯邦議會從有資格被選為國民院議員的瑞士公民中選舉產生。

d.主席作為聯邦委員會的代表對外代表國家,履行一些禮儀上的國事行為,沒有其他特殊權力,職權和地位與其他委員平等。

e.聯邦委員會從屬于聯邦議會,因而無權解散議會,但議會在任期內也不罷免聯邦委員會或其中的某一成員,國家的大政方針由聯邦議會決定,聯邦委員會負責執行。

(3)我國憲法規定,國務院是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的執行機關。這一規定表明了國務院的性質和它在國家機關系統中的地位。

國務院作為我國的中央人民政府,對外以中央政府的名義活動,地方各級入民政府是它的下級單位,受其領導。

4.國家軍事機關

(1)我國現行《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領導全國武裝力量。”這表明中央軍事委員會作為全國武裝力量的領導機關,是中央國家機關體系中的一個獨立機構。它從屬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負責。

(2)在國家的中央軍委成立之后,中國共產黨對軍隊的領導并沒有改變。憲法明確肯定了黨在國家生活中的領導地位,自然包括對軍隊的領導。

(3)黨的中央軍委主席、副主席和委員,可以通過憲法途徑,成為國家中央軍委的組成人員。這既加強了黨對軍隊的領導,也體現了武裝力量屬于人民的原則。

5.國家審判機關

(1)人民法院的性質:根據我國憲法和法院組織法的規定,人民法院是國家的審判機關。

(2)人民法院通過審判活動行使國家權力。審判權是指法院依法審理和裁決刑事、民事案件和其他案件的權力。

(3)人民法院獨立行使審判權,任何公民有權拒絕人民法院以外的機關、團體或個人的非法審判。這是為了維護國家法律的統一和尊嚴,保證正確適用法律,以維護國家和人民的利益。

6.國家檢察機關

(1)人民檢察院是國家的法律監督機關。

(2)在我國,人民檢察院通過行使檢察權,對各級國家機關以及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公民是否遵守憲法和法律實行監督,以保障憲法和法律的統一實施。

推薦閱讀
  1. 2020年青海省社區工作者公開招聘考試《綜合基礎知識》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2. 2020年遼寧省社區工作者公開招聘考試《綜合基礎知識》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3. 2020年山西事業單位招聘考試《公共基礎知識》題庫【歷年真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4. 全國教師公開招聘考試全真預測試卷
  5. 2019年湖南省農村信用社公開招聘工作人員考試題庫【歷年真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6. 2020年湖北省事業單位招聘考試《綜合應用能力》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7. 2020年福建省事業單位招聘考試《綜合基礎知識》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8. 2020年湖南省社區工作者公開招聘考試《綜合基礎知識》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9. 2020年內蒙古自治區事業單位招聘考試《綜合應用能力》題庫【真題精選+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10. 2019年河南省教師招聘考試《小學教育理論綜合知識》復習全書(核心講義+歷年真題詳解)
  11. 2020年陜西省事業單位招聘考試《綜合應用能力》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12. 2019年下半年全國統考教師資格考試《體育與健康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高級中學)題庫【歷年真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13. 2020年遼寧省公安招警考試《公安基礎知識》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14. 2019年安徽省農村信用社公開招聘工作人員考試公共基礎知識考點歸納與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15. 2019年全國公安機關面向公安院校畢業生招警統一考試《法律基礎》題庫【真題精選+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邹城市| 唐河县| 苗栗市| 谷城县| 德兴市| 翁牛特旗| 涿鹿县| 大兴区| 泌阳县| 山东| 马关县| 梁河县| 嘉荫县| 安乡县| 紫金县| 当雄县| 六盘水市| 张北县| 永康市| 常德市| 秦安县| 上饶县| 新昌县| 汉阴县| 丰镇市| 天门市| 广南县| 东兴市| 双峰县| 荆州市| 大庆市| 安达市| 府谷县| 曲周县| 泾源县| 潮安县| 五华县| 漳浦县| 宜城市| 开鲁县| 江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