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民事訴訟法律制度

6.1 考點精講

一、民事訴訟法的概述

1.民事訴訟法的概念

民事訴訟法是規定人民法院和其他訴訟參與人在審理民事案件中所進行的各種訴訟活動以及由此而產生的各種訴訟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

民事訴訟與民事訴訟法的關系:二者之間的關系是調整對象與法律本身的關系;民事訴訟是民事訴訟法的調整對象,民事訴訟法是調整民事訴訟的法律規范。

2.民事訴訟法的性質

(1)民事訴訟法是部門法。

(2)民事訴訟法是基本法。

(3)民事訴訟法是程序法。

3.民事訴訟法的效力

民事訴訟法的效力,是指民事訴訟法對事、對人在什么時間和空間適用和發生作用。

(1)對事的效力

平等主體之間因民事法律關系發生的爭議,如民法、婚姻法、勞動法、合同法等調整的財產關系、人身關系發生的爭議;

法律規定適用民事訴訟法審理的其他案件,如非訟案件。

(2)對人的效力

凡在我國領域內進行民事訴訟的當事人,都應當按照我國民事訴訟法的規定進行訴訟活動。具體說,這些人包括:

中國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居住在我國境內的外國人、無國籍人以及外國企業和組織;

不在我國境內居住但要求在我國進行民事訴訟的外國人、無國籍人以及外國企業和組織;

享有外交特權和豁免權,但根據國際慣例和我國有關規定,其民事案件應受我國法院管轄的外國人。

(3)空間效力

我國民事訴訟法生效的空間范圍是整個中國領域,包括中國的領土、領海和領空,以及領土的自然延伸部分。

(4)時間效力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生效時間為1991年4月9日。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決定在2012年8月31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通過,本決定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即最新《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生效時間為2013年1月1日。

二、民事訴訟法律關系

1.概述

(1)概念

民事訴訟法律關系,是指民事訴訟法律、法規所調整的人民法院、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之間存在的以訴訟權利和訴訟義務為內容的具體的社會關系。

(2)特征

民事訴訟法律關系是由審判法律關系和爭訟法律關系構成的特殊的社會關系

審判法律關系,是指在法院與當事人和其他一切訴訟參與人之間形成的,由民事訴訟法律規范所調整的具體的社會關系。

爭訟法律關系,是指在當事人之間以及當事人與其他訴訟參與人之間形成的由民事訴訟法律規范所調整的社會關系。

民事訴訟法律關系體現了法院審判權同當事人訴訟權利的有機結合

(3)民事訴訟法律關系學說的發展

國外民事訴訟法律關系學說的發展

我國民事訴訟法律關系學說的發展

我國民事訴訟法學中的通說將民事訴訟法律關系定義為:民事訴訟法律關系是受民事訴訟法調整的人民法院和一切訴訟參與人之間存在的以訴訟權利、訴訟義務為內容的具體的社會關系。民事訴訟法律關系的兩個特點:

a.法院總是民事訴訟法律關系的一方主體,而且始終處于主導地位;

b.其間具有既獨立又相互聯系的性質。

2.民事訴訟法律關系的要素

民事訴訟法律關系和其他法律關系一樣,也是由主體、內容和客體三個要素組成。

(1)民事訴訟法律關系的主體

民事訴訟法律關系的主體,是指在民事訴訟中享有訴訟權利和承擔訴訟義務的國家機關、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其范圍包括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訴訟參加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

人民法院。人民法院是行使國家審判權的機關,通過行使審判權,與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形成審判法律關系。

人民檢察院。人民檢察院作為國家的法律監督機關,有權對人民法院的民事審判活動進行監督,由此形成的監督法律關系構成民事訴訟法律關系的組成部分。

訴訟參加人。訴訟參加人包括當事人和訴訟代理人。

其他訴訟參與人。訴訟參加人以外的證人、鑒定人和翻譯人員。

(2)民事訴訟法律關系的內容

民事訴訟法律關系的內容,是指民事訴訟法律關系主體依訴訟法律規范所享有的訴訟權利和承擔的訴訟義務。

民事訴訟法律關系的主體不同,所表現的具體的訴訟權利義務也不盡相同。

人民法院的訴訟權利和訴訟義務,是同行使國家審判權的職責結合在一起的。

人民檢察院的訴訟權利和訴訟義務的基礎是法律監督權。

當事人的訴訟權利和訴訟義務范圍比較廣泛,并將進一步擴大。

訴訟代理人的訴訟權利和訴訟義務是基于訴訟代理權而產生的。

其他訴訟參與人在訴訟中必須為查明案件事實,配合法院對訴訟程序的指揮;必須對當事人負責,如實地反映案件事實,或者協助當事人實現他們的權利。其他訴訟參與人因其參加訴訟的身份不同,各自享有的訴訟權利和承擔的訴訟義務也不盡相同。

(3)民事訴訟法律關系的客體

民事訴訟法律關系的客體,是指民事訴訟法律關系主體的訴訟權利和訴訟義務所指向的對象。

人民法院和當事人之間的訴訟權利義務所指向的對象:案件的客觀事實和實體權利請求。

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之間的訴訟權利義務所指向的對象:人民法院生效裁判認定的事實和適用的法律。

當事人之間的訴訟權利義務所指向的對象:訴訟理由和訴訟請求。

當事人與其他訴訟參加人之間的訴權權利義務所指向的對象:案件的客觀事實。

三、民事訴訟法的基本制度

1.合議制度

(1)合議制度的概念

合議制度,又稱合議制,是指由三名以上的審判人員組成審判集體,代表人民法院行使審判權,對案件進行審理并作出裁判的制度。

合議制度是相對于獨任制度(獨任制)而言的。獨任制度,是指由一名審判員對案件進行審理并作出裁判的制度。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的規定,人民法院對于下列案件,適用獨任制進行審理:

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民事案件。

適用特別程序審理的民事案件,但是選民資格案件和重大、疑難的非訟案件除外。

適用督促程序審理的案件(《適用意見》第二百一十六條)。

適用公示催告程序審理的案件,可以由審判員一人獨任審理;但判決宣告票據無效的,應當組成合議庭審理(《適用意見》第二百三十四條)。

人民法院審判民事案件,除法律另有規定外,實行合議制。

(2)合議庭的組成

合議制的具體組織形式是合議庭。合議庭的組成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由審判員和人民陪審員組成合議庭,另一種是由審判員組成合議庭。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合議庭職責的若干規定》第二條的規定,合議庭由審判員、助理審判員或者人民陪審員隨機組成。合議庭成員相對固定的,應當定期交流。人民陪審員參加合議庭的,應當從人民陪審員名單中隨機抽取確定。

由于不同審級在審判中的任務不同,所以合議庭的組成因審級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第一審案件合議庭的組成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三十九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第一審民事案件,由審判員、陪審員共同組成合議庭或者由審判員組成合議庭。合議庭的成員人數,必須是單數。

第二審案件合議庭的組成

人民法院審判第二審民事案件,必須由審判員組成合議庭。(《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四十條)。

重審、再審案件合議庭的組成

第二審人民法院發回重審的案件,原審人民法院應當按照第一審程序另行組成合議庭(《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四十條)。

2.回避制度

(1)回避制度的概念和意義

概念

回避制度,是指審判人員和其他有關人員,遇有法律規定的情形時,退出對某一案件的審理活動的制度。

意義

回避制度是為了保證案件公正處理所設立的一項制度。

a.它是實體裁判公正性的重要保障,可以避免與案件有某種利害關系的審判人員和其他有關人員因其偏私性而造成裁判不公。

b.它是程序公正性的重要體現。回避制度可以消除當事人的疑慮,提高當事人對法院公正性的信任度。

(2)回避的法定原因

回避的法定原因是指法律規定的應當回避的情形,又稱為回避的法定事由。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四十四條的規定,回避的原因有以下三種:

是本案的當事人或者當事人、訴訟代理人的近親屬。近親屬,是指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

與本案有利害關系。與本案有利害關系,是指審判人員等有關人員與案件的處理結果有直接或者間接的經濟利益或人身利益。

與本案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對案件公正審理的。這里的其他關系,是指除上述關系以外的其他親密關系或者恩怨關系,例如同學、師生、同事、戰友、鄰居關系等。當存在這類關系并且可能影響本案的公正審理時,有關人員應當予以回避。

(3)回避的適用對象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四十四條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判人員在訴訟活動中執行回避制度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九條的規定,回避制度適用于審判人員、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員、勘驗人員和執行人員。

另外,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2000年7月17日公布的《檢察人員任職回避和公務回避暫行辦法》的規定,檢察人員從事檢察活動,遇有法律規定的情形時,也應當依法予以回避。

(4)回避的方式

自行回避。即審判人員或其他有關人員認為自己具有法律規定的應當回避的情形時,主動要求不參與本案的審理活動。

申請回避。即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認為審判人員或其他有關人員具有法律規定的應當回避的情形,而以口頭或者書面形式申請他們回避。

指令回避。即審判人員或其他有關人員具有法律規定的應當回避的情形,其本人沒有自行回避,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沒有申請其回避時,法院依職權決定其回避。《檢察人員任職回避和公務回避暫行辦法》第十一條第三款對指令回避有所規定,即應當回避的檢察人員,本人沒有自行回避,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沒有要求其回避的,檢察長或者檢察委員會應當決定其回避。

3.公開審判制度

(1)公開審判制度的概念和意義

公開審判制度,是指人民法院對民事案件的審理和宣判應當依法公開進行的制度。

公開審判制度反映了訴訟公正的一般要求,體現了訴訟民主的價值,其重要意義在于:

有利于促進和保障司法公正。

有利于增強司法裁判的公信力。

有利于促使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正確行使訴訟權利,履行訴訟義務。

有利于進行法制宣傳教育。

(2)公開審判制度的內容

公開審判制度的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審判主體應當公開,即審理案件的審判人員和參與決定案件結果的人員及其記錄人員應當向當事人和社會公開。

公開的對象包括向當事人公開和向社會公開兩個方面。

從公開的程序階段來說,公開審判不僅是指法庭審判的公開,也包括其他程序階段的公開,即公開審判是指除合議庭評議案件階段之外的審判全過程的公開。

公開審判不僅是指形式上的公開,更重要的是要貫徹實質上的公開。

(3)公開審理的例外

公開審判制度是民事審判的一項基本制度,但是公開審判不是絕對的,某些民事案件,由于其性質的特殊性,法律規定不公開審理。這類案件包括:

涉及國家秘密的案件。

涉及個人隱私的案件。

離婚案件和涉及商業秘密的案件,當事人申請不公開審理的,可以不公開審理。

在法院調解程序中,當事人申請不公開進行調解的,人民法院應當準許(《調解規定》第七條)。

法律另有規定的其他不公開審理的案件。

需注意的是,不論是公開審理的案件,還是不公開審理的案件,對于判決,一律應當公開宣告。

4.兩審終審制度

(1)兩審終審制度的含義

兩審終審制度,是指一個民事案件經過兩級法院的審判就宣告終結的制度。根據這一制度,一個民事案件經過第一審人民法院審判后,當事人如果不服,其有權依法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由其進行第二審。該第二審法院所作出的判決、裁定是終審判決、裁定,當事人不得再行上訴。

(2)我國實行兩審終審制的理由

我國的經濟、文化發展水平較低,兩審終審制被認為利于當事人進行訴訟,減少訴累。

兩審終審制可以使高級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擺脫審理上訴案件的工作負擔,從而集中精力搞好審判業務的指導、監督。

兩審終審制能夠保證案件的公正審判。

我國的審判監督程序可以彌補審級較少的不足。

5.陪審制度

(1)陪審制度的概念

陪審制度,是指審判機關吸收法官以外的公民參與案件審判活動的制度。

(2)陪審制度的類型

陪審制度可以分為兩種基本類型:

英美法系的陪審團制,或稱為典型形態的陪審制。

其主要特點是,在有陪審團參與的案件審理過程中,陪審團與法官有著明確的職責分工。陪審團的責任在于案件事實的審理和認定;法官的職責則是在陪審團認定的案件事實的基礎上,對案件如何適用法律作出決定。

大陸法系的參審制,或稱為非典型形態的陪審制、混合陪審制。

其主要特點是,由陪審員與法官共同組成合議庭,陪審員既參與案件事實的審理和認定的過程,也參與案件的法律適用過程,與法官享有同等的權利義務。我國所實行的陪審制度即屬于這一類型。

雖然兩大法系陪審制度的具體形態有許多不同,但其吸收社會普通的公民參與司法審判的理念卻是共同的。

(3)陪審制度的意義

在我國的民事訴訟中,一般認為,陪審制度具有以下重要意義:

更好地實現司法民主和訴訟民主。

更好地實現普通民眾對司法的監督,維護司法權的健康運行。

能夠彌補職業法官在知識、經驗和能力上的不足。

有利于普法教育。

四、管轄

1.管轄的概念

民事訴訟中的管轄,是指各級人民法院之間和同級人民法院之間受理第一審民事案件的分工和權限。它是在人民法院內部具體落實民事審判權的一項制度。

2.確定管轄的原則

確定管轄的原則,是指民事訴訟立法在規定訴訟管轄時所應遵循的準則。根據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規定,確定管轄的原則有如下幾項:

(1)便于當事人進行訴訟。

(2)便于案件的審理和執行。

(3)保證案件的公正審判。

(4)均衡各級人民法院的工作負擔。

(5)確定性與靈活性相結合。

3.管轄恒定

管轄恒定,是指原告起訴時,若受訴法院依民訴法規定享有對本案的管轄權,則此后不論確定管轄的事實在訴訟中發生何種變化,均不影響受訴法院對本案所享有的管轄權。管轄恒定反映了訴訟經濟的要求,它既可以避免管轄變動造成的司法資源的浪費,又可以減少當事人訴累,使訴訟盡快了結。

管轄恒定包括級別管轄恒定和地域管轄恒定。

(1)級別管轄恒定

級別管轄恒定主要是指級別管轄按起訴時的訴訟標的額確定后,不因為訴訟過程中標的額增加或減少而變動。

(2)地域管轄恒定

地域管轄恒定是指地域管轄按起訴時的標準確定后,不因訴訟過程中確定管轄的因素的變動而改變。

4.管轄的分類

(1)管轄在法律上的分類

級別管轄、地域管轄、移送管轄和指定管轄。其中地域管轄又包括一般地域管轄、特殊地域管轄、協議管轄和專屬管轄等內容。

(2)管轄在理論上的分類

法定管轄和裁定管轄。

專屬管轄和協議管轄。

共同管轄和合并管轄。

五、民事審判程序

我國實行兩審終審制,通常的民事訴訟程序包括第一審程序和第二審程序。第一審程序又分為普通程序和簡易程序兩類,除簡單的民事案件外,其他案件的第一審都應當適用普通程序。

1.普通程序的概述

(1)概念

普通程序是人民法院審理第一審民事案件通常適用的程序。

(2)普通程序的特點

普通程序具有程序的完整性

a.從體系上看,普通程序包括了從當事人起訴和法院受理開始,經過審理前的準備,開庭審理直到評議宣判等各個法定訴訟階段,每個訴訟階段按順序相互銜接,體系完整,集中展示了民事訴訟程序的全貌。

b.從內容上看,普通程序對各個訴訟階段的具體內容、步驟均作出了明確具體的規定。

普通程序具有廣泛的適用性

a.普通程序適用于各級各類人民法院審理第一審民事案件;

b.普通程序是其他訴訟程序的基礎。

2.簡易程序

(1)簡易程序的含義

關于簡易程序的不同定義

簡易程序包括爭訟簡易程序和非訟簡易程序(非訟程序多為簡易程序)。

簡易程序,是指爭訟簡易程序,包括通常簡易程序和小額訴訟程序。有時,簡易程序僅指通常的簡易程序,與“小額訴訟程序”并列,二者多為初審程序。

與通常的簡易程序相比,小額訴訟程序是指對更簡易的案件或訴訟標的額更小的案件所適用的、更加簡易的程序。

許多國家(如日本等)民事訴訟法同時規定“簡易程序”和“小額訴訟程序”。

(2)適用簡易程序的案件

適用簡易程序的案件限于一審簡單民事案件(包括海事案件)。簡單民事案件,是指基層法院和其派出法庭審理的事實清楚、權利義務關系明確、爭議不大的案件。

“事實清楚”,是指雙方當事人對案件事實陳述基本一致,并能提供可靠的證據予以證明。

“權利義務關系明確”,是指對于權利的享有者是誰、享有什么權利,義務的承擔者是誰、承擔什么義務,比較明確。

“爭議不大”,是指當事人對訴訟請求、事實和證據沒有大的爭議。

(3)簡易程序的適用

法院依法適用

基層法院及派出法庭對于簡單民事案件,按照法律規定和司法解釋,決定適用簡易程序審判。

當事人合意適用并經法院同意適用

對于基層法院適用一審普通程序審理的民事案件,當事人各方自愿選擇適用簡易程序,經法院同意的,可以適用簡易程序。

異議與處理

對適用簡易程序,當事人提出異議的,法院應當進行審查,并按下列情形分別處理:

a.異議成立的,應將案件轉為普通程序審理,并將合議庭組成人員及相關事項書面通知雙方當事人。

b.異議不成立的,法院應當告知雙方當事人,并將上述內容記入筆錄。

3.上訴審程序(二審程序)

(1)上訴審程序的概念

上訴審程序,是指當事人不服地方各級法院尚未確定的裁判,在法定期間內向上一級法院聲明不服,要求撤銷或變更原裁判,上一級法院據此對案件進行審判所適用的程序。

我國民事訴訟采取的是兩審終審制,所以我國的上訴審程序是指第二審程序。

(2)上訴審程序的目的

保護當事人的權利

保障法律的統一解釋和適用

4.再審程序

(1)再審程序的概念

再審程序是為了糾正已經發生法律效力裁判中的錯誤而對案件再次進行審理的程序。是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并且符合再審條件的判決、裁定、調解協議才能適用的一種特殊審判程序。

(2)再審程序的模式

政策形成型的實體監督模式,我國采取此種模式。

私權保障型的實體監督模式,大陸法系國家采取此種模式;

程序救濟型的再審模式,英美法系國家采取該種模式。

前兩者可合稱為實體監督型的再審模式,與后者程序救濟型的再審模式相對而言。

上述再審程序模式可以進一步簡化為兩類:監督型再審和救濟型再審。

(3)我國的再審模式

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以“審判監督程序”為稱謂規定了再審制度;

民事訴訟法學理論上:以審判監督程序為再審程序。我國的再審程序模式屬于典型的監督型再審,而大陸法系的再審程序屬于救濟型再審。

(4)再審程序的對象

再審程序的對象主要是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文書,啟動再審程序的目的是要使已經終結的案件重新進入訴訟程序。

5.特殊程序

(1)非訟程序

民(商)事非訟案件,是指對某項民事實體法律關系或民事權益不存在爭議的案件。

非訟案件中不存在對立的雙方當事人或者不存在明確的雙方當事人的對立狀態。民事非訟程序即處理民事非訟案件的程序。

民事非訟程序處理的是非爭議事項,其目的并非解決民事糾紛,而主要是從法律上確認申請人是否享有某項民事權益或確認某項民事法律事實是否存在。

法院適用的民事非訟程序,主要有:

a.《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規定的非訟程序:第十五章規定的非訟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

b.《海事訴訟法》規定的海商事非訟程序:海商事督促程序和公示催告程序;設立海事賠償責任限制基金程序;債權登記與受償程序;船舶優先權催告程序。

c.其他法律規定的非訟案件、非訟程序。比如,《破產法》規定的破產清算、破產和解、破產重整;請求法院拍賣、變賣擔保財產或權利。

有關民事非訟程序的立法體例,主要有:

a.民事訴訟法典規定的非訟程序,比如德國、奧地利、日本、中國等;

b.除民事訴訟法規定非訟程序外,還單獨立法,比如《德國非訟案件管轄法》、《日本非訟案件程序法》、我國臺灣地區“非訟事件法”等;

c.其他法律規定相應的非訟程序。

(2)特殊爭訟程序

特殊爭訟程序,是指解決特殊爭訟案件所適用的程序,主要解決選民資格案件、海事爭訟案件和人事爭訟案件等。在我國,雖有人事爭訟案件,但立法上沒有系統規定其特別的訴訟程序制度。

海(商)事爭訟程序

海(商)事訴訟程序包括海(商)事爭訟程序和海(商)事非訟程序。海(商)事爭訟程序解決海(商)事爭議案件,通常包括海事侵權糾紛案件、海商合同糾紛案件和其他海事海商糾紛案件。海事訴訟是一種具有海事性質的特殊民事訴訟,具有如下主要特性:對物訴訟性、專業性、國際性。

人事爭訟程序

人事訴訟案件,是指關于自然人婚姻關系、親權關系等基本法律身份關系的案件。由法院處理的人事訴訟案件,包括人事爭訟案件和人事非訟案件。人事爭訟案件屬于民事爭訟案件的范疇,不同于我國《人事爭議處理規定》所指的人事爭議。人事爭訟案件,主要有:

a.婚姻糾紛案件,如婚姻無效之訴、撤銷婚姻之訴、離婚之訴、夫妻同居之訴等;

b.親權或親子糾紛案件,如收養無效之訴、終止收養關系之訴、否認子女之訴、撤銷親權之訴等。

c.在有些國家和地區,人事訴訟程序是一種強制采用的程序。

d.人事糾紛由于包含了公益內容,采取實體真實主義。

e.采取職權干預主義,即對于人事糾紛案件,法院不受當事人處分權的制約,可以超出或替換當事人的訴訟請求作出判決,比如原告請求與被告離婚,審理后法院發現原、被告婚姻關系是非法的,則不受原告離婚請求的制約,而判決原、被告婚姻關系無效。

f.人事訴訟具有人身性,不具有可移轉性。

g.人事訴訟案件多涉及當事人之間及其親屬之間的家庭關系,為維護家庭關系的融洽和穩定,許多國家和地區規定,對于人事糾紛在法院判決前必須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才進行審判。

h.在訴的類型方面,人事訴訟有形成之訴(如離婚之訴、解除收養之訴等)和確認之訴(如婚姻無效之訴、收養無效之訴等),對這些訴的形成判決和確認判決具有對世效力。

i.人事訴訟的判決效力采行“絕對效力原則”,即此類判決的既判力或形成力具有對世性。

(3)我國民事非訟程序的共同規則主要有:

法院審理上述特別案件或非訟案件,優先適用特別程序或非訟程序的特殊規定。沒有特別規定的,在遵循特別案件或非訟案件法律性質的前提下,適用民事訴訟法和其他法律的相關規定。

實行一審終審。一審判決一經送達,即發生法律效力,申請人對于一審判決不得提起上訴。

選民資格案件或者重大、疑難案件,由審判員組成合議庭審理;其他案件由審判員一人獨任審理。

法院審理非訟案件的過程中,發現本案存在實體爭議的,應當裁定終結非訟程序,告知申請人或利害關系人可以另行起訴,適用爭訟程序。比如,債務人合法提出支付令異議的,則終結督促程序,當事人可以起訴。

法院適用特別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30日內或者公告期滿后30日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準。但審理選民資格案件除外。

《交費辦法》第八條中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十五章規定的選民資格案件和非訟案件,起訴人和申請人免交訴訟費用。

非訟判決一般不具有既判力(除權判決、支付令等除外)。

推薦閱讀
  1. 2020年廣東省事業單位招聘考試《公共基礎知識》題庫【歷年真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2. 2020年寧夏回族自治區社區工作者公開招聘考試《社區基礎知識》專項題庫【真題精選+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3. 2015年西藏自治區教師資格考試《學前教育學》復習全書【核心講義+模擬試題詳解】
  4. 2019年四川省農村信用社公開招聘工作人員考試(客戶經理)專業知識復習全書【核心講義+歷年真題詳解】
  5. 2020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事業單位招聘考試《綜合應用能力》題庫【真題精選+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6. 2020年甘肅省社區工作者公開招聘考試《社區基礎知識》專項題庫【真題精選+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7. 2020年重慶市社區工作者公開招聘考試《綜合基礎知識》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8. 2019年湖南省農村信用社公開招聘工作人員考試題庫【歷年真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9. 2020年江蘇省事業單位招聘考試《職業能力測試》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10. 經濟師《工商管理專業知識與實務(初級)》教材精編(2016)
  11. 2020年河北省事業單位招聘考試《公共基礎知識》題庫【歷年真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12. 2020年黑龍江省事業單位招聘考試《綜合知識》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13. 2020年安徽省事業單位招聘考試《綜合應用能力》題庫【真題精選+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14. 2020年山西省事業單位招聘考試《職業能力測驗》題庫【真題精選+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15. 2020年海南省事業單位招聘考試《職業能力測驗》題庫【真題精選+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华亭县| 吉木萨尔县| 佛学| 林口县| 舟曲县| 商城县| 连城县| 定日县| 遂川县| 乐山市| 闵行区| 文山县| 兴和县| 东源县| 宕昌县| 石家庄市| 丘北县| 千阳县| 庄河市| 徐汇区| 永丰县| 珠海市| 福贡县| 安国市| 方山县| 榆树市| 四子王旗| 乌审旗| 元氏县| 嘉义市| 科技| 合肥市| 法库县| 清水河县| 沙雅县| 吴旗县| 内乡县| 海城市| 志丹县| 茌平县| 桦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