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2016年全國法律碩士《498法碩聯考綜合(非法學)》真題及詳解[視頻講解]

一、單項選擇題:第1~45小題,每小題1分,共45分。下列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下列關于法學與法理學的表述,正確的是( ?。?。

A.凡有法律的地方,就一定會有法學

B.法理學對法律創制和法律適用沒有直接價值

C.法理學的研究應當為法治建設提供理論支持與指導

D.法學的研究對象是有效的法律規范與現行的法律制度

視頻二維碼(掃碼觀看)

【答案】C

【考點】法學與法理學

【解析】A項,法律是國家立法機關制定的調整社會關系的規范,法學是研究法律這一社會現象及其發展規律的學問,法學是法律發展到一定階段時才產生的,所以并非有法律的地方就一定有法學。BC兩項,法理學所研究的是法的一般理論,特別是我國社會主義法的基本理論,研究有關我國社會主義法的產生、本質、特征、作用、形式、發展以及法的制定和實施等基本概念、原理與知識,法理學為法治建設提供理論支持和指導,對法律的創制和適用有直接的價值。D項,法學研究法或法律這一特定社會現象。其研究對象不限于現行有效的法律規范與法律制度,還包括古代的、已經廢止的法律規范和法律制度,以及法律規范和法律制度的發展歷程。

2.馬克思在《哲學的貧困》中指出:“君主們在任何時候都不得不服從經濟條件,并且從來不能向經濟條件發號施令。無論是政治的立法或市民的立法,都只是表明和記載經濟關系的要求而已?!睂τ谶@句話的理解,正確的是( ?。?。

A.君主制定的法律不能調整經濟關系

B.除經濟因素外,立法不受其他因素的影響

C.政治的立法和市民的立法具有完全相同的目的

D.國家的立法在本質上決定于社會客觀經濟條件

視頻二維碼(掃碼觀看)

【答案】D

【考點】法的本質

【解析】AD兩項,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法律屬于上層建筑。經濟決定法律,法律服務于經濟,法律對其賴以存在的經濟基礎提供引導、促進和保障。立法決定于社會客觀經濟條件,同時能夠調整經濟關系。B項,法的制定是指法定的國家機關,依照法定的職權和程序,創制、認可、修改和廢止法律和規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動,是掌握國家政權的階級把自己的意志上升為國家意志的活動。在這一過程中要受到政治、經濟、文化等眾多因素的影響。C項,政治的立法是為了維護階級統治,市民的立法是為市民維護權益提供途徑,二者的立法目的不同。

3.下列關于法律作用的表述,正確的是(  )。

A.強制作用不屬于法律的規范作用

B.只有公法才具有維護階級統治的社會作用

C.法律的規范作用通過法律的社會作用來實現

D.法律的規范性與確定性特點使法律具有預測作用

視頻二維碼(掃碼觀看)

【答案】D

【考點】法的作用

【解析】AC兩項,法具有規范作用和社會作用,規范作用包括指引作用、評價作用、教育作用、預測作用、強制作用。法通過規范作用來實現維護經濟基礎和發展生產力的社會作用。B項,一切社會的法的作用都有規范作用和社會作用,而法的社會作用包括維護階級統治和執行社會公共事務。故不只是公法,私法也具有維護階級統治的社會作用。D項,正是因為法律具有規范性和確定性的特點,從而使得人們可以根據法律預先估計到他們相互間將如何行為,這即是法的預測作用。

4.2014年5月實施的《社會救助暫行辦法》第17條規定:“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及時了解掌握居民的生活情況,發現符合特困供養條件的人員,應當主動為其依法辦理供養?!痹摲l所包含的法律規則的邏輯結構是( ?。?。

A.假定條件和法律后果

B.假定條件和行為模式

C.行為模式和法律后果

D.假定條件、行為模式和法律后果

視頻二維碼(掃碼觀看)

【答案】B

【考點】法律規則與法律條文

【解析】法律規則的邏輯結構,是指一個完整的法律規則要由哪些必備要素構成,以及如何確立這幾個要素的功能和它們在法律規則內部的具體邏輯關系。法律規則必備的構成要素包括假定條件、行為模式和法律后果,但并非任何法律規則在表述上都包含這三個要素。假定條件是指法律規則中有關適用該規則的條件和情況的部分。行為模式是指法律規則中規定人們如何具體行為或活動之方式或范型的部分,是法律規則中的核心部分。法律后果是指法律規則中規定人們在假定條件下作出符合或者不符合行為模式要求的行為時應承擔相應的結果的部分,是法律規則對人們具有法律意義的行為的態度?!渡鐣戎鷷盒修k法》第17條包含著假定條件和行為模式,但沒有規定法律后果,即沒有規定不主動為符合特困供養條件的人員辦理供養的,應當承擔怎樣的責任。

5.下列選項中,屬于我國正式法律淵源的是( ?。?。

A.《中國共產黨章程》

B.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指導性案例

C.國務院頒布的《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

D.某市濱湖區政府發布的《外來務工人員管理暫行辦法》

視頻二維碼(掃碼觀看)

【答案】C

【考點】我國正式法的淵源

【解析】根據憲法及相關法律,當代中國的法律淵源主要包括: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特別行政區的法律、行政規章、國際條約和國際慣例等。C項,國務院頒布的《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是行政法規,屬于我國正式法律淵源。A項,屬于政黨的規則,不是我國正式的法律淵源;B項,屬于指導性案例,不具有強制力,不是正式的法律淵源;D項,區級政府無權制定行政規章,該辦法應屬無效。

6.2013年5月,某外國人在我國境內運輸毒品2千克,人民法院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判處其無期徒刑。該案所體現的我國法律效力的原則是(  )。

A.屬人主義

B.保護主義

C.屬地主義

D.折中主義

視頻二維碼(掃碼觀看)

【答案】C

【考點】法的效力范圍

【解析】法律效力也稱法律的適用范圍,是指法律對哪些人,在什么空間、時間范圍內有效。法律的空間效力,是指法律在哪些地域范圍內發生效力。本題中,某外國人在我國境內運輸毒品,犯罪行為發生在我國境內,適用我國刑法,屬于屬地主義。A項,屬人主義是刑法對中國公民在中國領域外犯罪的效力。本題中的犯罪人是外國人,對其適用我國刑法,不可能是屬人主義。B項,保護主義是刑法對外國人在中國領域外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或者公民犯罪的效力。本題中的犯罪發生在中國領域內,所以不是保護主義。D項,折中主義,是以屬地主義為主,與屬人主義、保護主義相結合的原則。折中主義是一種綜合原則。本題中的犯罪行為發生在我國境內,直接適用屬地主義,不需要與其他原則相結合。

7.下列關于法律部門的表述,正確的是(  )。

A.法律部門劃定后應保持相對穩定

B.法律部門是構成法系的基本單位

C.法律部門的劃分與人的主觀意志無關

D.法律部門劃分的首要標準是法律調整的方法

視頻二維碼(掃碼觀看)

【答案】A

【考點】法律部門的劃分

【解析】A項,法律部門的劃分原則有客觀原則、合目的性原則、適當平衡原則、辯證發展原則、相對穩定原則和主次原則等。相對穩定原則是指法律部門劃分后應保持一定的穩定性,避免法律體系結構的頻繁變動。B項,法律部門是構成法律體系的基本單位,但不是構成法系的基本單位。法律體系和法系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法系是按照世界上各個國家和地區法律的源流關系和歷史傳統以及形式上某些特點對法律所做的分類。C項,法律部門的劃分是由人為進行的,無論采取何種方法與標準,都無法摒棄人的主觀意志對法律部門劃分的影響。D項,法律部門劃分的首要標準是法律調整的對象,法律調整的方法是法律部門劃分的次要的、輔助性的標準。

8.下列關于法的歷史演進的表述,正確的是(  )。

A.法的歷史演進只受客觀物質條件的影響

B.封建制法是人類歷史上第一種私有制的法律類型

C.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是資本主義法的核心特征之一

D.從規范性調整逐漸發展為個別調整是法起源的一般規律

視頻二維碼(掃碼觀看)

【答案】C

【考點】法的演進

【解析】A項,法的歷史演進同時受客觀物質條件和人文、地理等因素的影響,只是客觀物質條件是最根本的影響因素。B項,奴隸制法是人類歷史上第一種私有制的法律類型。C項,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原則首次出現于1789年法國《人權宣言》,其是所有資產階級憲法確立的一項基本原則,也是資本主義法律制度的核心。D項,法起源的一般規律是由個別調整逐步發展為規范性調整,先出現對特定人、特定事的調整,然后才發展為對一般人、一般事的調整。

9.下列關于我國司法權的表述,正確的是(  )。

A.我國司法權包括審判權和檢察權兩種

B.司法權獨立意味著司法權不受一切機關和個人的監督

C.司法權的終局性意味著一切糾紛最終都應由司法機關作出裁決

D.司法權的專屬性要求司法權只能由國家各級審判機關統一行使

視頻二維碼(掃碼觀看)

【答案】A

【考點】司法的特點

【解析】A項,根據我國《憲法》的規定,我國的司法權包括審判權和檢察權兩種。國家的司法權只能由國家各級審判機關和檢察機關統一行使,其他任何機關、團體和個人都無權行使此項權利。B項,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依照法律獨立行使自己的職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非法干涉,但是仍然需要接受單位和個人的監督。C項,司法的終局性是指司法機關對于糾紛具有最終的裁決權,但這并不意味所有的糾紛最終只能由國家各級審判機關統一行使,根據法律規定,有些糾紛是由行政機關最終解決的。D項,司法權的專屬性是指司法職權只能由審判機關和檢察機關行使,而不限于各級審判機關。

10.下列關于法律分類的表述,正確的是( ?。?。

A.公法和私法的界限在當代呈現出日益模糊的趨勢

B.普通法是在對衡平法修改和補充的基礎上形成的

C.公法和私法的劃分最早由羅馬法學家蓋尤斯提出

D.一般而言,普通法相當于私法,衡平法相當于公法

視頻二維碼(掃碼觀看)

【答案】A

【考點】兩大法系的特殊分類

【解析】A項,在當代,公法和私法的界限日益模糊,出現了兼具公法和私法性質的法律,如經濟法、勞動法等。B項,普通法專指11世紀后由英格蘭法官通過判決形式逐漸形成的適用于英格蘭全境的一種判例法。衡平法是指英國在14世紀后對普通法進行修正和補充后而出現的一種判例法。C項,公法和私法這種分類來源于古羅馬法,最早由古羅馬法學家烏爾比安提出。D項,公法與私法、普通法與衡平法是不同法系對法的分類,不存在對應關系。公法和私法是大陸法系國家對法律的分類,普通法和衡平法是英美法系國家對法律的分類,不能等而言之。

11.下列關于守法的理解,不正確的是( ?。?。

A.行使法定權利是守法行為

B.守法通常是法律和道德的共同要求

C.由于合同不是法律,因而遵守合同并非守法

D.某企業及時、足額向國家納稅,屬于積極守法

視頻二維碼(掃碼觀看)

【答案】C

【考點】守法

【解析】A項,守法的內容包括履行法律義務和行使法律權利。行使法定權利是守法的內容之一。B項,守法既是公民的道德義務又是法律義務,道德從內在要求人們遵守社會秩序,法律以國家強制力為后盾督促人們守法。C項,合同本身并非法律,但當事人根據《合同法》的規定簽訂并履行合同就是遵守《合同法》的規定,是守法行為。D項,積極守法是指積極履行法定義務。企業納稅是我國法律規定的企業的義務,及時、足額納稅,屬于積極守法。

12.甲工作時不慎將手指切斷,同事將其送往醫院。醫院擬為其行斷指再植術,手術前發現斷指已丟失。對此,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甲與醫院之間的醫療合同法律關系的客體是人身

B.按照法律關系客體的相關理論,該斷指屬于物的范疇

C.甲的女友因其手指缺失而與其分手,這屬于法律事實中的法律行為

D.由于切斷手指是甲個人疏忽所致,其工作單位不必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視頻二維碼(掃碼觀看)

【答案】B

【考點】法律關系

【解析】A項,法律關系的客體是指主體的權利義務所指向的對象,包括物、行為、精神產品、人身利益。甲與醫院之間的醫療合同法律關系的客體是醫療行為,并非人身。B項,人身(體)部分(如血液、器官、皮膚)利益是屬于人身,還是屬于法律上的“物”,關鍵是看是否與身體分離,與身體分離的可以是物。手指在未與人體分離之前不屬于物的范疇,但與人體分離后,則屬于物的范疇。C項,法律事實是指法律規范所確定的,能夠引起法律關系發生、變更、消滅的情況。分手并不能引起法律關系的發生、變更、消滅,不屬于法律事實。D項,甲在工作中受傷,屬于工傷范疇,單位應當承擔責任。

13.下列關于法律解釋的表述,正確的是( ?。?。

A.國家機關對法律所做的解釋均為有權解釋

B.我國法律解釋體系包括立法解釋和司法解釋兩種形式

C.歷史解釋方法既可用于正式解釋,也可用于非正式解釋

D.按解釋尺度的不同可以將法律解釋分為文義解釋與體系解釋

視頻二維碼(掃碼觀看)

【答案】C

【考點】法律解釋

【解析】A項,有權解釋又稱正式解釋、法定解釋,只有按照法律規定有權對法律作出解釋的國家機關作出的法律解釋才是有權解釋,而非所有的國家機關對法律所作的解釋都是有權解釋。B項,我國法律解釋體系包括立法解釋、司法解釋、行政解釋。C項,歷史解釋是指通過研究有關立法的歷史資料或從新舊法律的對比中了解法律的含義的解釋方法,既可以用于正式解釋,也可以用于非正式解釋。D項,根據解釋尺度的不同,法律解釋可以分為限制解釋、擴充解釋與字面解釋。按法律解釋的方法不同,可以分為文義解釋、歷史解釋、體系解釋、目的解釋等。

14.下列關于法治的表述,正確的是( ?。?/p>

A.制約權力與保障權利是法治的基本內涵

B.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首先要規范公民權利的行使

C.法律至上意味著推進法治要排除道德和宗教的作用

D.法律的運行離不開人的作用,所以實現法治還要靠人治

視頻二維碼(掃碼觀看)

【答案】A

【考點】法治

【解析】A項,制約權力與保障權利是法治的基本原則,也是法治的兩個核心問題。B項,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首先要限制國家權力的行使,而不是規范公民權利的行使。C項,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充分發揮道德在依法治國進程中的作用和保障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是法治的應有之義。因此,法律至上并不意味著排斥道德和宗教的作用。D項,法律的運行離不開人的作用,但法治與人治的根本區別在于當法律和當權者個人的意志發生沖突時,法律是否高于個人意志。人治與法治是相對立的兩種治國方略。

15.下列規范性文件中,屬于憲法相關法的是( ?。?。

A.合同法

B.行政強制法

C.民事訴訟法

D.各級人大常委會監督法

視頻二維碼(掃碼觀看)

【答案】D

【考點】中國法律體系

【解析】憲法及其相關法,除了包括憲法典外,還包括國家機關組織法、選舉法、國籍法和民族區域自治法等處于附屬層次的一些法律。D項,各級人大常委會監督法屬于國家機關組織法,因此屬于憲法相關法。A項,合同法屬于民商法。B項,行政強制法屬于行政法。C項,民事訴訟法屬于程序法。

16.下列關于我國1999年《憲法修正案》內容的表述,正確的是( ?。?。

A.明確了土地使用權可依法轉讓

B.首次規定了公民合法的財產權受法律保護

C.確立了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D.增加了推動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的內容

視頻二維碼(掃碼觀看)

【答案】C

【考點】憲法修正案

【解析】A項,1988年《憲法修正案》規定,土地的使用權可以依照法律的規定轉讓。BD兩項,2004年《憲法修正案》規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財產不受侵犯,并增加了推動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的內容。C項,1999年《憲法修正案》規定,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17.下列關于憲法規范的表述,正確的是( ?。?/p>

A.憲法規范的效力高于法律、法規的效力

B.憲法規范不調整國家和無國籍人之間的關系

C.憲法規范因具有權威性而無須進行憲法解釋

D.憲法規范具有政治性,只能通過立法具體化

視頻二維碼(掃碼觀看)

【答案】A

【考點】憲法規范

【解析】A項,《立法法》第87條規定,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都不得同憲法相抵觸。B項,憲法不調整一般的社會關系,但是憲法中有關于無國籍人如何取得國籍的規定,如在“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一章中對“外國人權利和利益的保護”作出了規定。C項,憲法規范具有權威性,但是在憲法的實施過程中,需要解決憲法規范與社會現實之間沖突,由特定主體對憲法精神、憲法規范等作出理解和說明就是憲法解釋,憲法解釋已成為憲法從文本到實施之間所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環節。D項,憲法規范具有政治性,在成文憲法國家憲法通過立法具體化,但是在不成文憲法國家并非是通過立法具體化的。

18.下列關于各國憲法發展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

A.1958年法國憲法設專章規定憲法委員會制度

B.我國現行憲法是對七五憲法精神的繼承和發展

C.英國憲法在發展中形成了議會至上的體制特點

D.通過普通法院解釋憲法是美國憲法實踐的創造

視頻二維碼(掃碼觀看)

【答案】B

【考點】各國憲法的特點

【解析】A項,1958年法國憲法專章規定了憲法委員會制度。B項,我國的1954年憲法是一部好的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現行憲法是對1954年憲法的繼承和發展。C項,英國憲法以人民主權思想為指導,在發展中形成了議會至上的體制特點。D項,司法機關行使憲法解釋權源自美國,通過普通法院解釋憲法是美國憲法實踐的創造。

19.下列關于全國人大專門委員會的表述,正確的是( ?。?。

A.全國人大專門委員會根據工作需要可聘請若干顧問,出席會議,參加表決

B.全國人大專門委員會的委員人選,由主席團在代表中提名,大會通過

C.全國人大現設有法律委員會、預算工作委員會等九個專門委員會

D.全國人大專門委員會是全國人大的具體辦事機構

視頻二維碼(掃碼觀看)

【答案】B

【考點】全國人大專門委員會

【解析】A項,《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組織法》第36條規定,各專門委員會可以根據工作需要,任命專家若干人為顧問,顧問可以列席專門委員會會議,發表意見。據此,顧問可列席會議,但只能發表意見,不能參與表決。B項,第35條第3款規定,各專門委員會的主任委員、副主任委員和委員的人選,由主席團在代表中提名,大會通過。在大會閉會期間,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可以補充任命專門委員會的個別副主任委員和部分委員,由委員長會議提名,常務委員會會議通過。C項,第35條第1款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設立民族委員會、法律委員會、財政經濟委員會、教育科學文化衛生委員會、外事委員會、華僑委員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認為需要設立的其他專門委員會。可見,預算委員會不屬于全國人大專門委員會。D項,全國人大各專門委員會是從代表中選舉產生的按照專業分工的工作機構。各專門委員會不是獨立的行使職權的國家機關,對外不能發號施令,它只是幫助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研究、審議和擬訂有關議案的輔助性機構。

20.下列關于憲法修改的表述,正確的是( ?。?。

A.憲法的修改機關和憲法的制定機關相同

B.由公民提議修憲是現代法治國家的通例

C.憲法修正案一般需要由議會過半數通過

D.我國憲法修改權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行使

視頻二維碼(掃碼觀看)

【答案】D

【考點】憲法的修改程序

【解析】A項,憲法修改是指有權修改憲法的機關依據法定的程序對憲法規范予以補充、調整、刪除的行為,以保證憲法的內容與社會的發展相適應。憲法的修改不同于憲法的制定,國家通常根據需要成立制憲機關,如制憲會議、國民大會立憲會議等,但是修改憲法一般是議會或者國會,制憲機關和修憲機關并不相同。B項,提議修憲各國有嚴格的規定,不同國家提議修憲的主體不同,現代法治國家提議修憲的主體一般是修憲機關、代議機關或者議員(代表),我國是由人大代表提出,并不是由公民提出。C項,憲法修正案通常要求決議機關以高于通過其他普通議案的出席及同意人數(過半數),才能予以通過。D項,根據我國憲法的規定,憲法修改權由全國人大行使。

21.2014年9月,王村舉行村委會選舉。下列人員中,應當列入參選村民名單的是( ?。?/p>

A.王二,戶籍在李村,半年前入贅王村

B.王五,戶籍在王村,在紐約唐人街打工,久無音訊

C.王七,戶籍在王村,嫁入李村,已登記和參加李村選舉

D.王九,戶籍在王村,在北京經商,多次表示要參選村委會主任

視頻二維碼(掃碼觀看)

【答案】D

【考點】村民選舉資格

【解析】《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第13條第2、3款規定,村民委員會選舉前,應當對下列人員進行登記,列入參加選舉的村民名單:戶籍在本村并且在本村居住的村民;戶籍在本村,不在本村居住,本人表示參加選舉的村民;戶籍不在本村,在本村居住1年以上,本人申請參加選舉,并且經村民會議或者村民代表會議同意參加選舉的公民。已在戶籍所在村或者居住村登記參加選舉的村民,不得再參加其他地方村民委員會的選舉。據此,只有D項中的王九應當列入參加選舉的村民名單。

22.東風地質隊在白兔村勘探時,發現高某承包的竹園地下有豐富的鎢礦。此鎢礦的所有權屬于(  )。

A.國家

B.白兔村

C.高某

D.東風地質隊

視頻二維碼(掃碼觀看)

【答案】A

【考點】國家所有的資源

【解析】《物權法》第46條規定,礦藏、水流、海域屬于國家所有。鎢礦屬于礦藏,其所有權屬于國家。

23.根據我國《憲法》,下列關于中央軍事委員會的表述,正確的是(  )。

A.中央軍事委員會在中央國家機關體系中居于最高地位

B.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由國家主席提名,全國人大決定

C.中央軍事委員會每屆任期五年,連續任職不得超過兩屆

D.中央軍事委員會實行主席負責制,中央軍委主席對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負責

視頻二維碼(掃碼觀看)

【答案】D

【考點】中央軍事委員會

【解析】A項,在中央國家機關體系中居于最高地位的是全國人大。B項,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由全國人大選舉產生。CD兩項,根據《憲法》第93條第3、4款的規定,中央軍事委員會實行主席負責制。中央軍事委員會每屆任期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每屆任期相同(5年),但沒有屆數限制。第94條規定,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負責。

24.下列關于言論自由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

A.言論自由是公民政治權利的重要內容

B.保障言論自由為各國憲法所普遍承認

C.規制言論自由的方式主要有預防制和追懲制

D.行使言論自由時侵害他人名譽權的,構成違憲

視頻二維碼(掃碼觀看)

【答案】D

【考點】言論自由

【解析】言論自由屬于公民政治權利的范疇,保障公民言論自由為各國憲法所普遍承認。言論自由主要是指公民通過口頭等形式表達其意見或者觀點的自由。我國《民法通則》第101條規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譽權,公民的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禁止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因此,行使言論自由時侵害他人名譽權的,應當由民法規范予以規制,而不構成違憲。

25.根據《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下列選項中,屬于中央對特別行政區行使的權力是( ?。?。

A.在特別行政區征稅

B.任命特別行政區法院的法官

C.批準特別行政區立法會通過的法律

D.任命特別行政區行政機關的主要官員

視頻二維碼(掃碼觀看)

【答案】D

【考點】中央對特別行政區行使的權力

【解析】A項,《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第106條第3款規定,中央人民政府不在香港特別行政區征稅。B項,《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第88條規定,香港特別行政區法院的法官,根據當地法官和法律界及其他方面知名人士組成的獨立委員會推薦,由行政長官任命,不由中央政府任命。C項,《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第17條第2款規定,香港特別行政區的立法機關制定的法律須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備案不影響該法律的生效。據此,特別行政區立法會通過的法律不需經中央批準。D項,《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第15條規定,中央人民政府依照本法第4章的規定任命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和行政機關的主要官員。

26.下列國家中,采用專門機關模式進行違憲審查的是(  )。

A.美國

B.德國

C.英國

D.日本

視頻二維碼(掃碼觀看)

【答案】B

【考點】違憲審查制度

【解析】違憲審查的模式主要分為立法機關審查制、司法機關審查制、專門機關審查制。專門機關審查制是指由專門設立的機關如憲法法院或憲法委員會,行使違憲審查權。德國將憲法法院作為行使違憲審查權的機構,是采用專門機關模式進行違憲審查的國家。美國、日本普遍采用法院模式進行違憲審查;英國采用立法機關模式,即由議會進行違憲審查。

27.根據我國憲法和法律,下列關于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

A.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都是地方國家權力機關

B.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會議每年至少舉行一次

C.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會議由本級人大常委會召集

D.地方各級人大進行選舉和通過決議,以全體代表過半數通過

視頻二維碼(掃碼觀看)

【答案】C

【考點】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解析】A項,《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第4條規定,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都是地方國家權力機關。B項,第11條第1款規定,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會議每年至少舉行一次。經過1/5以上代表提議,可以臨時召集本級人民代表大會會議。C項,鄉鎮一級人民代表大會沒有人大常委會。《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第15條規定,鄉、民族鄉、鎮的人民代表大會舉行會議的時候,選舉主席團。由主席團主持會議,并負責召集下一次的本級人民代表大會會議。D項,第20條規定,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進行選舉和通過決議,以全體代表的過半數通過。

28.關于較大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地方性法規的備案,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

A.直接報國務院備案

B.報省、自治區政府備案

C.報省、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備案

D.經省、自治區人大常委會批準后,報全國人大常委會和國務院備案

視頻二維碼(掃碼觀看)

【答案】D

【考點】地方性法規的備案

【解析】《立法法》(2015年修訂)第72條第2款規定,設區的市的地方性法規須報省、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準后施行。第98條第2項規定,設區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地方性法規,由省、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國務院備案。而較大的市屬于設區的市的范疇。因此,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地方性法規,經省、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準后,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國務院備案。

29.根據我國憲法和法律,下列關于人民法院審判工作制度的表述,正確的是( ?。?/p>

A.人民法院實行陪審制

B.人民法院審判案件,實行兩審終審制

C.上級人民法院領導下級人民法院的審判工作

D.人民法院設立審判監督庭,專門討論重大疑難案件

視頻二維碼(掃碼觀看)

【答案】B

【考點】審判工作制度

【解析】A項,根據《人民法院組織法》第9條的規定,人民法院審判案件,實行合議制。簡單的民事案件、輕微的刑事案件和法律另有規定的案件,可以由審判員一人獨任審判。人民法院審判第一審案件,由審判員組成合議庭或者由審判員和人民陪審員組成合議庭進行,陪審員并非在每一次審判中都存在。B項,《人民法院組織法》第11條第1款規定,人民法院審判案件,實行兩審終審制。C項,我國上下級法院之間是監督關系,而不是領導關系。D項,我國人民法院設立審判委員會,專門討論重大疑難案件。

30.宋代文學家蘇軾曾感嘆“三風十愆古所戒,不必驪山可亡國。”其中,“三風十愆”指的是官吏中盛行的“巫風”、“淫風”和“亂風”三類惡劣風氣以及與之相關的十種不良行為。我國古代已有針對“三風十愆”處墨刑的懲罰性規定,作出該規定的朝代是( ?。?/p>

A.商朝

B.西周

C.秦朝

D.唐朝

視頻二維碼(掃碼觀看)

【答案】A

【考點】三風十愆

【解析】“商有亂政,而作湯刑”。為懲治職官犯罪,商朝有“三風十愆”之規定,即官吏有巫風、淫風、亂風三類惡劣風氣以及與之相關的十種行為者,將受到墨刑等處罰。

31.《法經》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比較系統的成文法典,該法典中具有訴訟法性質的篇目是(  )。

A.《網法》與《捕法》

B.《網法》與《雜法》

C.《雜法》與《具法》

D.《捕法》與《具法》

視頻二維碼(掃碼觀看)

【答案】A

【考點】《法經》

【解析】《法經》共有六篇,分為《盜法》、《賊法》、《網法》、《捕法》、《雜法》、《具法》。其中,《盜法》是關于侵犯官私財產所有權犯罪的法律規定;《賊法》是關于人身傷害、破壞社會秩序的法律規定;《網法》是關于囚禁和審判罪犯的法律;《捕法》是關于追捕罪犯的法律規定;《雜法》是關于“盜賊”以外的其他犯罪與刑罰的規定;《具法》是關于定罪量刑中從輕從重等法律原則的規定。因此,《網法》和《捕法》具有訴訟法性質。

32.下列選項中,不屬于秦朝法制指導思想的是( ?。?/p>

A.緣法而治

B.法令由一統

C.嚴刑重法

D.明刑弼教

視頻二維碼(掃碼觀看)

【答案】D

【考點】秦朝的立法指導思想

【解析】秦朝立法指導思想包括緣法而治、法令由一統和嚴刑重法。明刑弼教,是指用刑法曉喻人民,使人們都知法、畏法而守法,以達到教化所不能收到的效果。這是明代的法制指導思想。

33.秦律規定:“盜封嗇夫可(何)論?廷行事以偽寫印。”這里的“廷行事”是指( ?。?/p>

A.制定法

B.司法成例

C.立法解釋

D.司法解釋

視頻二維碼(掃碼觀看)

【答案】B

【考點】秦代法律形式

【解析】秦朝的主要法律形式有律、令、法律答問、《封診式》、廷行事。廷行事是秦代的一種法律形式,即司法成例,秦朝的時候已把司法機關的審判案例作為司法實踐中用來援引的依據。

34.漢成帝時,甲殺人,告之其養子乙,乙藏匿甲。問乙何論?( ?。?/p>

A.坐殺人共犯

B.坐窩藏

C.上請

D.不當坐

視頻二維碼(掃碼觀看)

【答案】D

【考點】親親得相首匿

【解析】漢朝法律規定“親親得相首匿”,子女隱匿父母,妻子隱匿丈夫,孫子隱匿祖父母的罪行,可以免于刑罰,謀反、大逆等罪行除外。父母隱匿子女,丈夫隱匿妻子,祖父母隱匿子孫罪名的,如所隱匿罪為死罪,則上請廷尉。

35.漢律的罪名除沿襲秦制外,又增設了一些新罪名?!白蠊佟北闶瞧渲形:χ醒爰瘷嗟姆缸镏唬唧w是指( ?。?。

A.諸侯國官吏與諸侯王結黨,知其犯罪而不舉奏

B.朝廷大臣交通諸侯,助其獲得非法利益

C.朝廷官員“舍天子而仕諸侯”

D.泄露朝廷機密事宜

視頻二維碼(掃碼觀看)

【答案】C

【考點】“左官”

【解析】漢律規定的左官罪指官吏違犯法令私自到諸侯國任官,即“舍天子而仕諸侯”。左官受到各種限制,如不得住留京師、不得宿衛宮廷、諸侯犯罪左官要負連帶責任等。A項為漢律規定的阿黨罪。B項為漢律規定的附益罪。阿黨罪和附益罪合稱“阿黨附益罪”。D項為漢律規定的漏泄省中語罪。

36.中國古代最早將法典的篇數簡化為十二篇的是( ?。?/p>

A.《魏律》

B.《晉律》

C.《大業律》

D.《北齊律》

視頻二維碼(掃碼觀看)

【答案】D

【考點】《北齊律》

【解析】《北齊律》最早確定了12篇的法典體例,分為《名例》、《禁衛》、《婚戶》、《擅興》、《違制》、《詐偽》、《斗訟》、《賊盜》、《捕斷》、《毀損》、《廄牧》、《雜律》,成為代表當時最高立法水平的一部成文法典,在中國古代立法史上占據重要地位?!段郝伞?、《大業律》均為18篇?!稌x律》為20篇。

37.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刑訊野蠻殘酷。南陳創立了一種名為“測立”的刑訊方式。下列對于該刑訊方式的描述,正確的是( ?。?。

A.用車輻粗杖夾壓受審者的腳踝

B.將鐵犁燒紅,令受審者立其上

C.對受審者斷絕飲食,三日后才許進食少量粥,循環使用

D.對受審者先鞭笞,再令其負枷械刑具站立于頂部尖圓且僅容兩足的一尺土垛上

視頻二維碼(掃碼觀看)

【答案】D

【考點】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刑訊制度

【解析】D項,“測立”是指對受審者施加鞭打、笞捶,再強迫其戴上枷械刑具,站在一個僅能容納兩腳的圓頂土垛上,以達到逼取其口供的目的的一種酷刑。AB兩項為北齊刑訊之法。C項為南梁的測罰之法。

38.下列選項中,依唐律可以適用自首減免刑罰原則的犯罪行為是( ?。?。

A.私習天文

B.偷渡關卡

C.侵害人身

D.脫漏戶籍

視頻二維碼(掃碼觀看)

【答案】D

【考點】唐代的自首減免刑罰原則

【解析】自首減免刑罰,是指自首能夠減輕甚至免除刑罰。唐代繼承歷代自首減免刑罰的原則,并使之進一步完備。但是對于“于人損傷,于物不可備償”和“越渡關及奸,并私習天文者”不在自首減免刑罰之列,即對侵害人身、毀壞貴重物品、偷渡關卡、強奸、私習天文等犯罪,不適用自首。ABC三項均不能適用自首減免刑罰這一原則。

39.中國古代對一種刑罰有如下描述:“既杖其脊,又配其人,而且刺其面,是一人之身,一事之犯,而兼受三刑也?!痹摬牧纤枋龅男塘P是( ?。?。

A.刺配

B.折杖

C.廷杖

D.發遣

視頻二維碼(掃碼觀看)

【答案】A

【考點】刺配

【解析】A項,刺配是將杖刑、刺面、配役三刑同時施加于一人,是宋朝為了彌補折杖法輕重懸殊的缺陷而使用的一種刑罰,比唐朝的加役流更為嚴酷。B項,折杖是宋朝創立的刑罰,即將笞、杖折成臀杖,杖后釋放。C項,廷杖是明朝皇帝為濫施權威,在朝堂上杖責大臣的制度。D項,發遣是清朝首創的僅次于死刑的重刑,即將罪犯發配邊疆給駐防八旗兵為奴的刑罰。

40.下列關于《元典章》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p>

A.《元典章》附載了五服圖

B.《元典章》為元朝第一部成文法典

C.《元典章》開創了以六部分篇的編纂體例

D.《元典章》是元朝地方官府自行匯編的法規大全

視頻二維碼(掃碼觀看)

【答案】B

【考點】《元典章》

【解析】A項,元典章首次附載五服圖,并為明清律典所附載,以供司法官查檢。B項,元朝第一部成文法典是《至元新格》,而非《元典章》。C項,《元典章》首創六部分篇的編纂體例,此編纂方式為明清法典所繼承。D項,《元典章》是元朝江西地方官府對世祖以來約50年間有關政治、經濟、軍事、法律等方面的圣旨條例的匯編,系統保留了元朝法律的內容,成為研究元朝社會及法律的珍貴材料。

41.明代負責全國行政監察工作、參與重大或疑難案件審理的中央機關是( ?。?。

A.御史臺

B.大理寺

C.都察院

D.錦衣衛

視頻二維碼(掃碼觀看)

【答案】C

【考點】明代中央機關的職責

【解析】明初以御史臺為中央監察機關,在洪武十五年(1382年)罷御史臺,更設都察院,都察院設左右都御史、御史、監察御史等職官,左都御史為都察院長官。都察院號稱“風憲衙門”,為天子之耳目,所有御史必須科舉出身,職權頗重。都察院設十三道監察御史,每年輪換出京至各省巡查,稱為“巡按御史”,號稱“代天子巡狩”。A項,御史臺為漢代至元代的中央最高司法和行政監察機關。B項,大理寺為北齊首創的中央最高審判機關,隋、唐、宋時期的大理寺為中央最高審判機關,明、清時期的大理寺為中央刑事案件復核機關。D項,錦衣衛為明太祖朱元璋設立的特務機關,明朝宦官把持的東廠和錦衣衛并稱“廠衛”。

42.清時屢興文字獄,但律例中并無關于懲治思想犯罪的規定。審理此類案件,一般比附的罪名是( ?。?。

A.妖書妖言

B.謀大逆

C.大不敬

D.謀叛

視頻二維碼(掃碼觀看)

【答案】B

【考點】清文字獄

【解析】清律中沒有關于文字獄的直接條款,但絕大多數文字獄都比照“謀大逆”判罪,一案構成,往往全家遭誅甚至滅族。A項,清朝沒有“妖言妖書”這一罪名。C項,大不敬是指觸犯皇帝尊嚴,蔑視皇帝權威的行為。D項,謀逆是指意圖背叛朝廷,投奔外國。

43.1906年9月,清廷發布《宣示預備立憲諭》,將立憲指導原則確立為( ?。?/p>

A.“渾道德與法律于一體”

B.“中外通行,有裨治理”

C.“大權統于朝廷,庶政公諸輿論”

D.“折中世界各國大同之良規,兼采近世最新之學說”

視頻二維碼(掃碼觀看)

【答案】C

【考點】清末立憲指導原則

【解析】1906年9月1日清廷發布的上諭,對預備立憲的基本指導思想作了明確的設定,即“大權統于朝廷,庶政公諸輿論”,意即國家大權仍由以君主為首的政府掌控,對不甚重要的政務,可由民眾參與。B項為清末修律的指導思想。AD兩項為沈家本在闡述清末修律指導思想時提出的具體觀點。

44.1932年10月頒布的《中華民國法院組織法》規定,普通法院的審級是(   )。

A.三級三審制

B.四級三審制

C.三級二審制

D.四級二審制

視頻二維碼(掃碼觀看)

【答案】A

【考點】南京國民政府司法制度

【解析】南京國民政府成立之始,仍暫行援用北洋政府后期的四級三審制。1932年10月,國民政府公布《法院組織法》,將普通法院分為地方法院、高等法院和最高法院三級,實行三級三審制,第三審僅為法律審。

45.“馬錫五審判方式”是群眾路線在司法實踐中的具體運用,其產生于( ?。?/p>

A.工農民主政權時期

B.抗日民主政權時期

C.人民民主政權時期

D.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

視頻二維碼(掃碼觀看)

【答案】B

【考點】馬錫五審判方式

【解析】抗日民主政權時期,馬錫五巡回審判的實踐開創了一種靈活實用的審判方法,被稱之為“馬錫五審判方式”。其特點為:深入基層進行實地調查;認真貫徹黨的群眾路線,采用審判與調解相結合的方法;簡化訴訟手續,方便群眾訴訟。

二、多項選擇題:第46~63小題,每小題2分,共36分。下列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至少有兩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多選、少選或錯選均不得分。

46.下列選項中,屬于我國法的效力終止方式的有( ?。?。

A.由新法明確規定廢止舊法

B.法在完成特定的歷史任務后不再適用

C.新法中與舊法相抵觸的條款自動終止效力

D.有權的國家機關發布專門的決議、決定,廢除某些法律

視頻二維碼(掃碼觀看)

【答案】ABD

【考點】法律效力的終止

【解析】法律效力的終止包括明示廢止和默示廢止。明示廢止是指在新法或其他法律文件中明文規定廢止舊法;默示廢止是指在適用法律上出現新法與舊法相沖突時,適用新法而使舊法在事實上廢止。我國法的效力終止的方式有:新法明確規定廢止舊法;法完成特定的歷史任務后不再適用;舊法中與新法相抵觸的條款自動終止效力;有權的國家機關發布專門決議、決定,廢除某些法律。C項,應是“舊法中與新法相抵觸的條款自動終止效力”。

47.下列關于法律推理的表述,正確的有( ?。?/p>

A.只有在執法和司法活動中,才存在法律推理

B.辯證推理是解決司法疑難案件重要的推理方式

C.英美法系國家司法活動中既會運用到歸納推理,也會運用到演繹推理

D.在一起案件中,主審法官在法無明文規定時依據當地習慣審理了該案,則他運用的是類比推理

視頻二維碼(掃碼觀看)

【答案】BC

【考點】法律推理

【解析】A項,法律推理應用范圍廣泛,立法、執法、司法、法律監督乃至公民的法律意識中都有法律推理活動。B項,辯證推理是解決司法疑難案件的重要推理方式,即當出現兩個相互矛盾的命題時,借助于辯證思維,從中選擇出最佳命題,以解決因法律規定的復雜性而引起的疑難問題。C項,英美法系國家的司法活動中既會運用到歸納推理,也會運用到演繹推理,但運用歸納推理的情形較多。D項,類比推理是從個別到個別的推理,它是根據兩類對象的某些屬性的相似性推出它們在另一些屬性方面也具有相似性的推理活動,是或然推理。法官在無明文規定時適用習慣,運用的是演繹推理,只是推理的大前提不是法律規則,而是習慣。

48.2013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在旅游法草案提請審議表決前,邀請了部分全國人大代表、旅游者、旅游經營者、法律專家召開座談會,對法律草案內容的合憲性、可行性、法律出臺時機以及實施后的社會效果等進行綜合評估。該立法過程體現的立法原則有(  )。

A.合法性原則

B.科學性原則

C.民主性原則

D.效率性原則

視頻二維碼(掃碼觀看)

【答案】ABC

【考點】立法原則

【解析】全國人大常委會召開座談會對草案進行合憲性評估,這體現了法律制定的合法性原則;對法律草案內容的可行性進行評估體現了法律制定的科學性原則;召開座談會,并有多方參加,體現了法律制定的民主性原則。D項,本題沒有體現出效率性原則,邀請代表對草案內容進行評估,沒有提高立法效率。

49.下列情形中,符合我國法定免責條件的有( ?。?。

A.14周歲的劉某盜竊他人財物

B.趙某犯罪后,有重大立功表現

C.王某惡意誹謗孫某,孫某念及兩人往日情誼沒有起訴王某

D.李某在火鍋店用餐時被燙傷,兩年后李某起訴火鍋店要求民事賠償

視頻二維碼(掃碼觀看)

【答案】BCD

【考點】法定免責條件

【解析】免責是指存在法律責任但由于出現法定條件被部分或全部免除,不同于不負責任或無責任。A項屬于未到法定年齡而不負刑事責任的情形。B項屬于立功免責;C項屬于不訴免責;D項屬于時效免責。

50.下列關于法律實現與法律實施的理解,正確的有( ?。?/p>

A.法律實現是法律實施的目的

B.法律實現受社會客觀物質條件的限制

C.法律實施是法從應然狀態到實然狀態的過程

D.只要法律規范得到實施,就一定能夠實現立法的理想與目的

視頻二維碼(掃碼觀看)

【答案】ABC

【考點】法律實現與法律實施

【解析】A項,法律實現是法律實施活動的直接目的。B項,法律實現受多種因素的制約,但歸根到底受社會客觀物質條件的限制。C項,法律實施就是使法律從書本上的法律變成行動中的法律,使它從抽象的行為模式變成人們的具體行為,從應然狀態進到實然狀態。D項,法律實施不一定能夠使法律實現,只有將法律實施與對法的實效的追求結合起來,才能使法真正得到實現。

51.下列關于法與政治關系的表述,正確的有(  )。

A.政治的變遷可以影響法的發展變化

B.法能夠為政治行為提供合法律性依據

C.政治可為法的實現提供必要的環境和條件

D.法治社會需要法律與政治、權力保持適當的距離

視頻二維碼(掃碼觀看)

【答案】ABCD

【考點】法與政治的關系

【解析】A項,政治的變遷即政治活動和政治關系的發展變化必然在一定程度或意義上影響法律的內容或對價值追求的發展變化。B項,法律對政治具有確認、規范和保障作用,因此,法能夠為政治行為提供合法律性依據。C項,政治可以影響法律的內容,政治也可以為法律的實現和發展提供必要的環境和條件。D項,政治的核心是權力,而法律的核心是權利。雖然權力運用得當可以為權利的實現創造有利條件,但權力往往對權利構成威脅與侵害,因此,法治社會需要法律與政治、權力保持適當的距離。

52.下列關于公民這一概念的表述,正確的有( ?。?。

A.公民概念通常在個體意義上使用

B.公民是享有基本權利的唯一主體

C.公民與人民具有相同的內涵外延

D.凡具有中國國籍的人都是中國公民

視頻二維碼(掃碼觀看)

【答案】AD

【考點】公民的內涵

【解析】A項,公民和人民的區別之一就是公民往往是作為個體概念使用的,而人民往往是作為群體概念使用的。B項,雖然我國憲法第2章規定的是“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但享有基本權利的主體不僅僅包括公民,還包括法人或其他社會組織。C項,公民和人民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其內涵和外延都不相同。D項,我國憲法規定,凡是具有中國國籍的人都是中國公民。

53.根據我國憲法,下列關于國務院的表述,正確的有(  )。

A.國務院實行集體負責制

B.國務院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的執行機關

C.國務院每屆任期同全國人大每屆任期相同

D.國務院常務會議由總理、副總理、國務委員、秘書長、審計長組成

【答案】BC

【考點】國務院

【解析】A項,國務院實行總理負責制。B項,國務院是最高行政機關,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的執行機關。C項,國務院每屆任期與全國人大每屆任期相同,為5年。D項,根據《憲法》第88條第2款規定,總理、副總理、國務委員、秘書長組成國務院常務會議。

54.根據我國憲法,下列關于非公有制經濟的表述,正確的有(  )。

A.非公有制經濟包括個體經濟、私營經濟和集體所有制經濟

B.非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C.國家對非公有制經濟依法實行監督和管理

D.國家保障非公有制經濟的鞏固和發展

視頻二維碼(掃碼觀看)

【答案】BC

【考點】非公有制經濟

【解析】A項,非公有制經濟包括個體經濟、私營經濟以及“三資經濟”,集體所有制經濟屬于公有制經濟。BC兩項,《憲法》第11條規定,在法律規定范圍內的個體經濟、私營經濟等非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保護個體經濟、私營經濟等非公有制經濟的合法的權利和利益。國家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并對非公有制經濟依法實行監督和管理。D項,根據《憲法》第11條規定,國家對非公有制經濟的政策是“鼓勵、支持和引導”,而非“鞏固和發展”。

55.下列關于平等權的表述,正確的有( ?。?。

A.平等權是我國公民的基本權利

B.國家對公民的平等權負有保障義務

C.平等權意味著公民平等地享有權利、履行義務

D.平等權反對特權和歧視,也不允許存在任何差別對待

視頻二維碼(掃碼觀看)

【答案】ABC

【考點】平等權

【解析】D項,平等權反對特權和歧視,但這并不意味著不允許存在差別對待,只要存在差別對待的合理理由,就應當允許存在這種差別。比如由于年齡、生理差異、民族差異等所采取的合理差別。

56.我國憲法規定,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下列關于該條款的表述,正確的有( ?。?/p>

A.該條款在八二憲法制定時予以明確規定

B.該條款對于理解基本權利具有指導作用

C.該條款為未列舉基本權利提供了規范基礎

D.該條款為國家設定了尊重、保障和實現人權的義務

視頻二維碼(掃碼觀看)

【答案】BCD

【考點】憲法的人權條款

【解析】A項,1982年憲法在制定時尚未規定人權保障條款,2004年《憲法修正案》在《憲法》中增加了“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確立了基本人權的原則。人權條款對于理解憲法基本權利提供了指引。

57.下列關于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表述,正確的有( ?。?。

A.政協是中國人民的愛國統一戰線組織

B.政協是國家機關,屬于國家機構體系的組成部分

C.政協是人民團體開展民主自治、民主決策的重要形式

D.政協具有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的職能

視頻二維碼(掃碼觀看)

【答案】AD

【考點】政協的性質和作用

【解析】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是中國人民的愛國統一戰線組織,不屬于國家機構體系,不是國家機關,也不是一般的人民團體,而是愛國統一戰線和多黨合作的重要形式。其職能是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

58.根據現行憲法,下列關于我國行政區域劃分的表述,正確的有( ?。?。

A.全國分為省、自治區、直轄市、經濟特區

B.省、自治區、直轄市分為自治州、縣、自治縣、市

C.民族自治地方包括自治區、自治州和自治縣

D.縣、自治縣分為鄉、民族鄉、鎮

視頻二維碼(掃碼觀看)

【答案】CD

【考點】行政區劃

【解析】《憲法》第30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行政區域劃分如下:全國分為省、自治區、直轄市;省、自治區分為自治州、縣、自治縣、市;縣、自治縣分為鄉、民族鄉、鎮。直轄市和較大的市分為區、縣。自治州分為縣、自治縣、市。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都是民族自治地方。A項,全國分為省、自治區、直轄市,不包括經濟特區。B項,省、自治區分為自治州、縣、自治縣、市,不包括直轄市。CD兩項符合憲法對我國行政區域的劃分。

59.下列關于春秋時期公布成文法歷史意義的表述,正確的有( ?。?。

A.打破了“刑不可知,則威不可測”的傳統

B.開辟了一種全新的以法治世的統治模式

C.為封建法律制度的確立奠定了基礎

D.為成文法典的出現提供了條件

視頻二維碼(掃碼觀看)

【答案】ABCD

【考點】公布成文法的歷史意義

【解析】春秋時期公布成文法是中國法律歷史上一件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法律事件,它宣告了“刑不可知,則威不可測”的中國宗族國家制度的法律形態的結束和成文法的誕生,拉開了春秋戰國成文法運動的帷幕。宣告開啟了一種新的法律形態——君主專制集權的法律,標志著中國古代法律步入了一個新的時代。

60.義絕指夫妻情義已絕,是唐代強制離婚的條件。下列選項中,構成義絕的有( ?。?。

A.夫妻不相安諧

B.夫毆妻之祖父母、父母

C.妻毆詈夫之祖父母、父母

D.夫妻祖父母、父母自相殺

視頻二維碼(掃碼觀看)

【答案】BCD

【考點】義絕

【解析】BCD三項,“義絕”是唐律中首次規定的一種強制離婚制度,指夫妻間或夫妻雙方親屬間或夫妻一方對他方親屬若有毆、罵、殺、傷、奸等行為,就視為夫妻恩義斷絕,不論雙方是否同意,均經由官府審斷,強制離異,對任何不離的一方均追究法律責任。依據《唐律疏議·戶婚律》規定,構成義絕的情形有:夫毆妻之祖父母、父母及殺妻外祖父母、伯叔父母、兄弟、姑、姊妹;妻毆詈夫之祖父母、父母,殺傷夫外祖父母、伯叔父母、兄弟、姑、姊妹及與夫之緦麻以上親,若妻通奸及欲害夫者;夫妻祖父母、父母、外祖父母、伯叔父母、兄弟、姑、姊妹自相殺者。唐朝婚姻解除的條件包括七出、三不去、義絕與和離,義絕為強制離婚,而和離為自愿離婚。A項構成和離,而非義絕。

61.宋朝為彌補律典之不足進行的立法活動有( ?。?。

A.編敕

B.編例

C.編修會典

D.編纂條法事類

視頻二維碼(掃碼觀看)

【答案】ABD

【考點】宋代法律形式

【解析】ABD三項,《宋刑統》編纂后,終世不改,因而,為了彌補律典規定的不足,宋朝進行了編敕、編例和編纂條法事類等立法活動。C項,終宋之世,并沒有一部像《唐六典》或明清《會典》那樣的集一代行政法之大全者。即宋朝沒有進行過會典的編纂活動。

62.清末禮教派與法理派圍繞新式法典的制定產生了理論爭執,所涉及的主要問題有( ?。?。

A.“干名犯義”條的存廢

B.“無夫奸”及“親屬相奸”

C.“子孫違反教令是否為罪”

D.關于“存留養親”是否應編入刑律

視頻二維碼(掃碼觀看)

【答案】ABCD

【考點】清末禮法之爭

【解析】禮法之爭,是指在清末變法修律過程中,禮教派與法理派圍繞《大清新刑律》等新式法典的修訂而產生的論爭。法理派與禮教派爭論的焦點主要集中在以下問題上:“干名犯義”條款的存廢問題;“存留養親”條款是否編入刑律;“無夫奸”及“親屬相奸”是否論罪等問題;“子孫違反教令”是否為罪問題;子孫卑幼能否對尊長行使正當防衛權問題。ABCD四項均屬于禮教派與法理派爭議的問題。

63.南京國民政府的成文法主要由六部法律及其相關單行法律構成,人們習慣將這一法律體系稱為六法體系。下列關于六法體系的表述,正確的有(  )。

A.六法體系的構建實現了中國法律形式上的近代化

B.《六法全書》的編纂標志著國民政府六法體系的建構完成

C.六法體系采取“以法典為綱,以相關法規為目”的編纂方式

D.六法體系是仿照大陸法系國家構建的以法典為核心的法律體系

視頻二維碼(掃碼觀看)

【答案】ABCD

【考點】《六法全書》

【解析】AB兩項,《六法全書》是國民黨政府六種法律的匯編,也是其成文法的總稱,它構成了國民黨政府法律制度的基本框架,分成憲法、民法、刑法、商法、訴訟法和法院組織法(有的分成憲法、民法、商法、刑法、民事訴訟法和刑事訴訟法)六類,亦稱《六法大全》。《六法全書》的編纂標志著南京國民政府六法體系的建構完成,實現了法律形式上的近代化。CD兩項,南京國民政府的法律體系屬于傳統的大陸法律法系,是仿照大陸法系國家構建中國的以法典為核心的法律體系,采取的是“以法典為綱,以相關法規為目”的編纂方式。

三、簡答題:第64~66小題,每小題8分,共24分。

64.簡述法律繼承的根據。

【分析】本題考查法律演進。法律繼承和法律移植的問題,雖不是每年必考,但卻是常考點,這就要求考生通過做歷年真題掌握出題規律。在解答本題時,首先要注意審題,將其還原為教材知識,所謂法律繼承的根據也就是法律繼承的原因。其次,法律繼承的原因包括內在性、外在性和必要性三個層面。

視頻二維碼(掃碼觀看)

答:法律繼承,是指不同歷史類型的法律制度之間的延續、相繼、繼受,一般表現為舊法律制度(原有法)對新法律制度(現行法)的影響和新法律制度對舊法律制度的承接和繼受。法律繼承的根據主要表現在:

(1)社會生活條件的歷史延續性決定了法律的繼承性。(2分)

(2)法律的相對獨立性決定了法發展過程的延續性和繼承性。(2分)

(3)法作為人類文明成果決定了法律繼承的必要性。(2分)

(4)法律演進的歷史事實驗證了法律的繼承性。(2分)

65.簡述我國憲法對公民人身自由的規定。

【分析】本題考查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該章是每年的必考點??忌诮獯鸨绢}時,只要對我國《憲法》第37、38、39、40條有基本的掌握即可,難度不大。

視頻二維碼(掃碼觀看)

答:人身自由,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限制、搜查、拘留和逮捕。我國憲法對公民人身自由的規定包括:

(1)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2分)

(2)任何公民,非經人民檢察院批準或者決定或者人民法院決定,并由公安機關執行,不受逮捕。(2分)

(3)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剝奪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2分)

(4)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體。(2分)

66.簡述北洋政府立法活動的特點。

【分析】本題考查北洋政府時期的法律制度。北洋政府時期的立法具有承前啟后的歷史特色。對本題的作答可結合平時的學習進行歸納總結。

視頻二維碼(掃碼觀看)

答:北洋政府采取“隆禮”與“重刑”并重的立法指導原則。其立法活動的特點主要包括:

(1)保留了清末法律改革的重要成果,其立法多以清末新訂的法律為藍本。(2分)

(2)引進西方法律原則,繼續在清末法制改革未及之領域進行新的立法。(2分)

(3)制定頒行眾多單行法規,其中大部分屬于特別法。(2分)

(4)判例和解釋例成為重要的法律淵源,以補充成文法的不足。(2分)

(考生從憲政立法等方面總結特點的,亦可得分)

四、分析題:第67~69小題,每小題10分,共30分。要求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材料回答問題。

67.2014年9月,某基金公司總經理李某涉嫌內幕交易罪,Y省S市人民檢察院依照《刑事訴訟法》第172條提起公訴,S市中級人民法院依照《刑事訴訟法》第23條的規定對該案進行了審理。法院認為:李某犯內幕交易罪,涉案金額112億元,非法所得1832萬元,情節嚴重;依照《刑法》第180條的規定,應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李某案發后,主動到公安機關投案,如實交代自己的罪行,有自首情節,可以從輕處罰。S市中院判處李某有期徒刑3年,緩期5年執行。S市人民檢察院認為:李某涉案金額特別巨大,犯罪情節特別嚴重,依照《刑法》第180條的規定應處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一審法院適用法律不當、量刑過輕。S市人民檢察院依照《刑事訴訟法》第217條提出抗訴。Y省高級人民法院依照《刑事訴訟法》第223條的規定啟動二審程序,最終對一審判決予以改判。

運用法理學的相關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上述材料中,哪些司法活動體現了對于程序公正的追求?

(2)上述材料中,哪些司法活動體現了對于實體公正的追求?

(3)結合材料,分析司法活動中為何要兼顧實體公正和程序公正。

【分析】本題考查司法的原則。本題雖是一則刑訴案例,但卻是從法理學的角度對刑訴案例的分析和提煉。考生在解答本題時應從案例中程序性與實體性的事實以及程序公正與實體公正的關系等層面展開分析。

視頻二維碼(掃碼觀看)

答:(1)程序公正體現在:S市人民檢察院依法對犯罪嫌疑人提起公訴;S市中級人民法院依法審理該案;S市人民檢察院依法提出抗訴;Y省高級人民法院依法啟動二審程序。(2分)

(2)實體公正體現在:S市中級人民法院根據李某的犯罪情節和法律規定作出判決;S市人民檢察院以一審法院適用法律不當、量刑過輕為由,提起抗訴;Y省高級人民法院對一審判決予以改判。(2分)

(3)程序公正是實體公正的前提和保障,沒有程序公正,實體公正就無法實現。S市人民檢察院如果沒有依法提出抗訴,高級人民法院如果沒有啟動二審程序,李某就會被一審法院適用法律不當,量刑過輕,實體公正就無法實現。(3分)有程序公正也未必就有實體公正,實體公正是程序公正的目標和追求。S市人民檢察院提起抗訴,不意味著二審必然改判。如果高級人民法院沒有改判,而是維持原判,那么實體公正就沒有實現。(3分)

68.知名民營企業家王某系海濱市城南區人大代表。2014年2月,王某參加區民營經濟工作會議,發言時辱罵同行李某,招致李某不滿,二人發生嚴重沖突。《海濱晚報》對此以“人大代表語涉侮辱”為題進行報道。王某認為,《海濱晚報》侵犯其人大代表言論免責權,向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另悉,《海濱晚報》記者在采寫報道時,發現王某的朋友、區人大代表張某在2011年參加區人大代表選舉時,曾以現金賄賂選民。

請根據我國憲法和法律,結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1)《海濱晚報》是否侵犯了王某的言論免責權?為什么?

(2)如果要罷免王某的區人大代表資格,應經過何種法律程序?

(3)如果2011年張某確有賄選行為,其當選區人大代表是否有效?為什么?

【分析】本題考查我國人大代表的選舉、人大代表的言論免責權和人大代表的罷免。2015年《選舉法》和《代表法》都進行了修改,對本題的考查就體現了考試當中的考“新”。考生要重點掌握人大代表言論免責的適用情形、人大代表選舉和罷免的程序。

視頻二維碼(掃碼觀看)

答:(1)沒有侵犯。(1分)人大代表享有言論免責權,目的是保障代表正常履職。人大代表言論免責權限于人大代表在人大各種會議上的發言與表決。王某的發言系在區民營經濟工作會議上,不屬于言論免責的范圍,故《海濱晚報》的報道沒有侵犯王某的言論免責權。(2分)

(2)由原選區選民50人以上聯名,向區人大常委會書面提出罷免要求,由區人大常委會派有關負責人員主持表決,并經原選區過半數的選民通過。(3分)

(3)如果張某確有賄選行為,其當選無效。(1分)根據《選舉法》的規定,以金錢或其他財物賄賂選民,妨害選民自由行使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的,其當選無效,并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責任。(3分)

69.《宋會要輯稿》記載:“州獄翻異,則提刑司差官推勘;提刑司復翻異,則以次至轉運、提舉、安撫司。本路所差既遍,則又差鄰路?!?/p>

請運用中國法制史的知識和理論,分析上述材料并回答下列問題:

(1)材料反映的是宋代司法中的何種制度?

(2)材料如何體現這一制度的運行?

(3)如何評價該制度在宋代司法活動中的意義?

【分析】本題考查宋朝翻異別勘制度。宋朝是我國封建社會司法制度的鼎盛時期,翻異別勘是宋朝重要的且獨具特色的司法制度,是為防止冤假錯案而建立的復審制度。對于只在某一朝代存在的制度,考生要高度注意??忌诮獯鸨绢}時要對這一制度有基本的認識,包括翻異別勘制度的具體含義及其操作和作用意義。

視頻二維碼(掃碼觀看)

答:(1)材料反映的是宋代司法中翻異別勘(推)制度。(2分)翻異別勘,即犯人推翻原口供的,交由其他機構或者司法官重新審理。(1分)

(2)材料具體反映的是州獄案件應當如何適用翻異別勘。(1分)犯人推翻口供時,先由提刑司官員重審;犯人再翻供的,交由本路轉運、提舉、安撫司等機構依次重審;本路機構均參與重審后,犯人又翻供的,改由相鄰路的司法機關重審。(2分)

(3)翻異別勘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冤假錯案的發生,有利于司法公正的實現,(2分)體現了宋代司法的慎刑精神。(2分)

五、論述題:第70小題,15分。

70.某省人大常委會在起草該省《道路交通管理辦法》時,邀請專家和市民代表召開座談會,征求意見。會上,甲指出,道路交通立法應保證機動車跑得動、開得快;乙指出,道路交通立法應預防交通事故的發生,讓行人有安全感;丙指出,道路交通立法的目的是保障交通秩序,讓全體道路使用者各有其道,各行其道,實現交通和諧。

結合材料,談談你對法的價值沖突及其解決的認識。

【分析】本題考查法的價值的沖突與整合。要求考生對法的價值沖突有基本的認識,掌握法的價值沖突的解決原則。法的價值包括自由、秩序、平等、正義等;法的價值沖突原則包括:價值位階原則、個案平衡原則、比例原則等。

視頻二維碼(掃碼觀看)

答:法的基本價值集中體現在法對秩序的維護作用、法對自由的確認和保障作用、法對效率的促進作用以及法對正義的實現作用。

(1)法的價值主要包括秩序、自由、平等、正義、效率等。(2分)甲的觀點主要反映出對效率的追求,乙的觀點主要反映出對自由與正義的追求,丙的觀點主要反映出對平等與秩序的追求。(2分)

(2)從主體角度來看,法的價值沖突常常出現于三種場合:

法律所確認的個體價值之間的沖突,如個人自由與他人利益相沖突;

共同體之間的價值沖突,如人類共同利益與一國主權利益之間的沖突;

個體與共同體之間的價值沖突,如個人自由與社會秩序之間的沖突。

材料中,甲、乙、丙的觀點主要反映出個體與個體之間的價值沖突以及個體與共同體之間的價值沖突。(3分)

(3)解決價值沖突的原則一般有:

價值位階原則,即不同位階的法律價值發生沖突時,高位階的價值優于低位階的價值;(2分)

個案平衡原則,即個案中同一位階的法律價值之間發生沖突時,綜合考慮主體之間的特定情形、需求和利益,適當兼顧雙方的利益,促進個案的解決;(2分)

比例原則,即“為保護某種較為優越的法律價值而須侵害某一法益時,不得逾越達此目的所必要的程度”;(2分)

人民根本利益原則,即以滿足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為標準,解決一些重大疑難的法律價值沖突問題,其可作為價值位階原則的補充和保障。(2分)

(上述各點,考生如能從其他角度合理作答的,酌情給分)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济源市| 南和县| 东源县| 保靖县| 南陵县| 海晏县| 普兰店市| 巴马| 云安县| 平山县| 吴江市| 安仁县| 军事| 徐州市| 玉山县| 博兴县| 大悟县| 云浮市| 延庆县| 裕民县| 盐山县| 洮南市| 龙南县| 惠东县| 名山县| 南漳县| 浦县| 明光市| 海宁市| 二手房| 华亭县| 芦山县| 凯里市| 南投县| 德昌县| 垦利县| 灌云县| 蓬溪县| 进贤县| 四川省| 苏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