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二)中國文化常識

1.古代藝術

(1)書法

漢字的演變

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隸書—楷書—草書—行書。

書法體式

從書法體式來看,中國書法藝術有篆書、隸書、楷書、行書和草書五大書體。

【例】秦始皇滅六國后,統一了全國文字。這種文字被稱為( ?。?/p>

A.隸書

B.楷書

C.小篆

D.行書

【答案】C

【解析】小篆是在秦始皇統一中國后,推行“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的政策,由宰相李斯負責,在秦國原來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礎上進行簡化,取消其他六國的異體字,創制的統一的漢字書寫形式。

書法家

a.“書圣”:東晉王羲之,其代表作《蘭亭集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

b.中國古代“楷書四大家”:唐代的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和元代的趙孟頫。

c.草書:唐代張旭以狂草出名,被稱為“草圣”。懷素是繼張旭之后的又一唐代草書家。

d.宋四家: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

(2)繪畫

中國古典繪畫稱為“中國畫”,簡稱“國畫”。它與京劇、中醫中藥和中國武術并稱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四大國粹。

東晉顧愷之現存其摹本《女史箴圖卷》、《洛神賦圖卷》等。

唐代的閻立本現存畫有《歷代帝王圖卷》、《步輦圖》等。

吳道子被尊為“畫圣”,現存摹本《天王送子圖卷》。

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是一幅反映當時社會生活的風俗畫,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史料價值。

元四家:黃公望、王蒙、倪瓚、吳鎮。

明四家:沈周、唐寅、文征明、仇英。

清中葉揚州八怪:較為公認的說法為金農、鄭燮、黃慎、李鱔(一作鱓)、李方膺、汪士慎、羅聘、高翔等,其中鄭燮(板橋)的代表作有《蘭石圖》、《竹石圖》。

(3)音樂

古典名曲

中國十大古典名曲有古琴曲《高山流水》、《廣陵散》、《平沙落雁》、《漁樵問答》、《梅花三弄》、《胡笳十八拍》;琵琶曲《十面埋伏》、《漢宮秋月》、《陽春白雪》、《春江花月夜》(還有《夕陽簫鼓》一說)。

聲樂

春秋戰國時期已經形成宮、商、角、徵、羽“五音”,或稱“五聲”,相當于現代音樂的1、2、3、5、6。

(4)戲劇

京劇,是中國戲曲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劇種,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三大國粹之一。京劇有“生、旦、凈、丑”四大角色,藝術表演有“唱、念、做、打”四功。

2.古代科技

(1)農學

表1-8 農學著作

(2)醫學

扁鵲是戰國時期的名醫,首創“望、聞、問、切”四診法,成為中醫診斷的基本方法。

西漢時期的《黃帝內經》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醫書?!饵S帝內經》奠定了中醫學的理論基礎。

東漢時期的《神農本草經》是中國現存最早的藥物學專著。

張仲景是東漢時期的名醫,他的《傷寒雜病論》奠定了中國中醫治療學的基礎,張仲景被后人尊為“醫圣”。

華佗是東漢時期的名醫,他首創中醫外科,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做剖腹手術的外科醫生。他發明的“麻沸散”是世界上最早的麻醉劑;被后人稱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與董奉、張仲景并稱為“建安三神醫”。

西晉王叔和的《脈經》是中國現存最早的脈學專著,奠定了脈學的理論基礎。

孫思邈是唐朝時期的名醫。他的《千金方》被譽為“東方醫學圣典”。孫思邈被尊為“藥王”。

(3)天文歷法

天文觀測

a.殷墟甲骨文中保留了世界上關于日食的最早記錄?!对娊洝穼?76年9月6日的日食記錄,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有確切日期的日食記錄。

b.《春秋》中留下了世界公認的關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記錄。

天文著作

戰國時期甘德和石申的《甘石星經》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學著作。

天文儀器

東漢張衡發明了世界上第一臺利用水力轉動的渾天儀和世界上最早測定地震方位的地動儀。

天文測量

唐代僧一行在世界上第一次測量出地球子午線的長度。

歷法

a.夏代已經有了比較完善的歷法,《夏小正》(又稱《夏歷》)是中國最早的歷法。

b.二十四節氣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古代訂立的一種用來指導農事的補充歷法,在春秋戰國時期形成,是中國古代漢族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智慧的結晶。

表1-9 二十四節氣與月份對應表

c.漢武帝時的《太初歷》是中國第一部完整的歷法。

d.唐代僧一行主持編定的《大衍歷》是當時最精密的歷法。

e.元代郭守敬創立的《授時歷》與現行公歷周期相同,比現行公歷的確立早300年,是中國古代推算最精確和使用最久的歷法。

(4)數學

《周髀算經》,成書于西漢,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數學著作。其中提出的勾股定理是世界上關于勾股定理的最早記錄,比西方早500年。

《九章算術》,成書于東漢,是當時世界上最簡練有效的應用數學,它的出現標志著中國古代數學體系的初步形成。

南朝數學家祖沖之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圓周率的數值精確到小數點后第7位,比歐洲早1000多年。

算盤的最早記錄是公元190年,元代,珠算東傳到日本和朝鮮半島。

(5)地理學

表1-10 地理學成就

(6)發明創造

“四大發明”,即造紙術、指南針、火藥和印刷術。

3.傳統文化

(1)年、月、日、時辰及其紀錄方法

紀年

a.天干地支

天干地支,簡稱干支,是中國古代用來記錄年、月、日的符號。10天干與12地支依次從頭到尾循環排列組合起來,配成60組,稱為“甲子”或“六十花甲子”,周而復始,記錄時間。

表1-11 天干地支組合表

b.十二生肖

十二生肖排列的順序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

紀月

a.古代計算月亮繞地球與太陽一個“合朔”(合朔,是指月亮連續兩次呈現同樣的月相所經歷的時間)周期的時間為29.53059日,稱為一個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一年一般12個月,閏年13個月,一年為354天或355天,這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陰歷(農歷)。

b.一個月分上旬、中旬、下旬3部分,10天為一旬。

c.“朔”,是每月初一;“望”,是每月十五;“晦”,是每月的最后一天。

日,是古代人類最早認識時間的單位。古代以一晝夜為1日,中國在商代就用干支紀日。

時辰

從西漢開始分一晝夜為12辰,也叫時辰,用12地支來記錄辰。

表1-12 時辰與現行時間對應表

(2)稱謂

年齡的稱謂:古人的年齡有時不用數字表示,不直接說出某人多少歲或自己多少歲,而是用一種與年齡有關的稱謂來代替。

表1-13 中國古代年齡稱謂

【例】古人有時不直接說出某人多少歲或自己多少歲,而是用一種與年齡有關的稱謂來代替。下列各稱謂,按年齡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

A.期頤——耄耋——耳順——天命

B.志學——及笄——碧玉年華——金釵之年

C.幼學——黃口——弱冠——而立

D.髫年——齠年——幼學——豆蔻年華

【答案】D

【解析】A項錯誤,天命是指五十歲;耳順是指六十歲;耄耋是指八十、九十歲;期頤是指百歲之人。B項錯誤,志學是指十五歲;及笄是指女子十五歲;碧玉年華是指女子十六歲;金釵之年是指女子十二歲。C項錯誤,幼學是指十歲;黃口是指十歲以下;弱冠是指男子二十歲;而立是指三十歲。D項正確,髫年是指女孩七歲;齠年是指男孩八歲;幼學是指十歲;豆蔻年華是指女子十三歲。

尊稱:令尊(稱對方父親的敬辭),令堂(稱對方母親的敬辭),令郎、令嗣(稱對方兒子的敬辭),令愛(稱對方女兒的敬辭),令正(稱對方嫡妻的敬辭),令坦(稱對方女婿的敬辭)。

(3)傳統節日

表1-14 中國傳統節日

4.古代教育與科舉制度

(1)私學

春秋時期產生了私學,最早的私學創立者是孔子。

(2)官學

漢代的官學中有中央政府主辦的太學和鴻都門學,也有地方政府主辦的郡國學和校、庠、序等。

中國歷史上正式設立的第一所大學是始于漢武帝時的太學,以五經博士為教官。

(3)古代科舉考試

科舉制度起于隋代,盛于明清,清光緒三十一年廢止,對中國歷史文化發展產生過重大的影響。

隋朝設進士科,為科舉起源。

唐代的考試主要分為常科和制科兩種。??频目荚噲罂既藬底疃嗟膬煽剖敲鹘浐瓦M士。唐武則天設武舉。

宋太祖建立了殿試制度。至宋太宗時又將殿試錄取的進士按三等發榜,稱為三甲。

明朱元璋開始八股取士,清光緒廢除科舉。明清的科舉考試有四級,分別為院試、鄉試、會試、殿試。

5.文史典籍

(1)四書五經

《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和《孟子》4部儒家經典的合稱。

《五經》:《詩》、《書》、《禮》、《易》、《春秋》5部儒家經典的合稱。

(2)古代史書

表1-15 史書體例

6.宗教信仰

(1)道教

張角等奉《太平經》為經典,創立太平道,以老子為教主。

南朝時的陶宏景撰有《真靈位業圖》,構想出一個等級森嚴而又宏大細密的神仙譜系,使道教形成一個龐大的信仰系統。

道教以青龍、白虎、朱雀、玄武為四方守護神。

玄武又稱真武,即民間所供真武大帝。

(2)佛教

東漢明帝時經絲綢之路正式傳入我國。

佛教有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之分。

禪宗六祖是達摩、慧可、僧璨、道信、弘忍、慧能?;勰苤鲝垺邦D悟”,為南禪;神秀主張“漸悟”,為北禪。

山西五臺山、四川峨嵋山、安徽九華山、浙江普陀山,分別是四大菩薩文殊、普賢、地藏、觀音的道場。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乌珠穆沁旗| 托克逊县| 阿拉善盟| 新和县| 瑞丽市| 昆山市| 乐昌市| 加查县| 微博| 甘南县| 陆河县| 榕江县| 永川市| 凤城市| 浙江省| 曲阜市| 遵义市| 华宁县| 勐海县| 盐津县| 淳化县| 望谟县| 双流县| 融水| 象州县| 衡阳市| 大宁县| 眉山市| 黄石市| 永济市| 日土县| 泰州市| 黔西县| 西乌珠穆沁旗| 太湖县| 游戏| 湘潭县| 麦盖提县| 泸水县| 巴里| 仪陇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