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4.2 課后習題詳解

1.試分析國外現代農產品期貨市場是如何產生的?發展現狀如何?

答:(1)國外現代農產品期貨市場產生過程

遠期交易時期——解決季節性供求矛盾問題

19世紀30-40年代,芝加哥發展成為重要的谷物集散地。為了緩解農產品季節性供求矛盾和價格劇烈波動,連接供求的中間商迅速增加。中間商設立倉庫,緩解了農產品季節性供求矛盾,但承擔很大價格風險和囤積資金不濟的風險。中間商探索出了遠期交易模式,在購入農產品后,立即到芝加哥并與芝加哥的加工商或銷售商簽訂第二年春季的供貨合同,以事先確定銷售價格并確保利潤,合同還能以抵押形式幫助中間商獲得銀行貸款,以確保農產品購買和庫存費用的及時供給。

遠期合約交易時期——解決供求信息不對稱問題

隨著農產品購銷范圍從芝加哥擴展到全美甚至歐洲,供求信息不對稱問題急需解決。中間商都想尋找一個集中信息的場所,以便及時了解供求行情和價格信息。為此,1848年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成立。CBOT發展初期主要是為買賣雙方提供相互見面、交流信息、洽談業務和達成交易的場所。CBOT于1851年正式引入農產品遠期合約交易。遠期合約交易不僅在一定程度上排除了即期交易的偶然性和不確定性,有助于保持農產品生產經營活動的穩定性和連續性;而且使農產品買賣雙方相互之間在一定程度上轉移了價格波動的風險。

標準化期貨合約時期——解決農產品遠期合約非標準化問題

由于農產品遠期合約從簽訂到實物交割的很長一段時間市場價格不斷波動,買賣雙方都希望能自由轉讓以規避價格風險或者把握獲利機會,一些資金雄厚的商人也因農產品遠期合約買賣存在獲利機會開始參與遠期合約交易。為了克服農產品遠期合約非標準化給這些交易帶來的很多困難,CBOT1865年推出標準化期貨合約取代遠期合約,之后又實施了保證金制度,真正意義上的現代農產品期貨市場由此誕生。

(2)國外農產品期貨市場的發展現狀

CBOT誕生及l865年推出標準化期貨合約后,不斷有新的農產品期貨品種上市;

19世紀后期到20世紀初,美國其他交易所建立,農產品期貨品種增多;

20世紀中后期至21世紀初,農產品期貨市場在世界各地都得到較快發展;

21世紀初,期貨交易進入其他領域。

2.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農產品期貨市場經歷了怎樣的發展歷程?

答:(1)初創階段(1990——1993年)

1990年中國鄭州糧食批發市場成立,以及1991年3月在該批發市場簽訂了第一份小麥遠期交易合同等,在一定程度上顯示了中國農產品期貨市場發育的可能性。這一階段農產品期貨市場出現了盲目發展。

(2)清理整頓階段(1994——1996年)

中國農產品期貨交易快速增長,但是,由于中國農產品期貨市場盲目發展和不規范而引發的一系列問題,1993年11月國務院開始對期貨市場進行清理整頓工作,具體包括:初步建立統一的監管機構;清理整頓期貨交易所和期貨經紀公司;初步清理整頓交易品種;規范期貨市場運作等。

(3)調整階段(1997——2000年)

經過前一階段的整頓,中國農產品期貨市場開始進入相對平穩的試點發展時期。國家相關部門加強對期貨市場的監督和管理,中國期貨市場的法規體系和制度框架基本構建起來。在整個調整時期,中國期貨市場交易量持續下降,農產品期貨交易也在不斷萎縮,但農產品期貨仍占中國期貨市場成交額的絕大多數。

(4)規范發展階段(2001年以后)

國家重大會議持續關注期貨市場問題。從2001年開始,期貨市場逐步趨予活躍,出現恢復性增長。2007年3月起,國務院和證監會陸續頒布了相關法律法規,為中國期貨市場的進一步穩健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宏觀環境。

3.中國目前上市交易的期貨農產品有哪些?分別在哪些國內期貨交易所上市?

答:中國目前上市交易的期貨農產品以及上市地點如表4-5所示。

表4-5  中國期貨交易所交易農產品期貨品種情況

HWOCRTEMP_ROC30

4.什么是狹義的農產品期貨市場?什么是廣義的農產品期貨市場?

答:(1)狹義的農產品期貨市場是指進行農產品期貨交易的場所,通常特指農產品期貨交易所。

(2)廣義的農產品期貨市場是指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圍繞農產品期貨合約交易而形成的一種特殊的經濟關系,是一種特殊的交易活動,或者說廣義的農產品期貨市場是指農產品期貨合約交易關系的總和。

5.廣義的農產品期貨市場包括哪些組成部分,各組成部分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答:農產品期貨市場的構成包括:

(1)期貨交易所是專門進行標準化期貨合約買賣的場所,是一個實行會員制或公司制,按照其章程規定實行自律管理,以其全部財產承擔民事責任的非營利或者營利性機構,為期貨交易提供設施和服務,遵守公司法以外的專門金融類法律。

(2)期貨結算所為期貨交易提供結算服務,遵守專門金融類法律。

(3)期貨經紀公司,是指依法設立的,接受客戶委托,按照客戶的指令,以自己的名義為客戶進行期貨交易并收取交易手續費的中介機構。提供期貨交易中介服務,遵守公司法及相關金融法。

(4)期貨交易者,是指承認并且遵守期貨交易法規和規則,按照相關規定從事合法交易的人員的統稱。分為套期保值者和期貨投機者。

農產品期貨市場中的套期保值者是指那些把農產品期貨市場作為回避與轉移現貨價格波動風險的場所,利用農產品期貨合約作為將來在藏貨市場上買賣特定農產品的臨時替代物,對現在已經買入(或已經擁有,或將來擁有)準備以后售出或者對將來需要買入的特定農產品的價格進行保值的生產者、經營者或消費者。

農產品期貨市場中的期貨投機者,是指那些試圖正確預測市場價格的未來走勢,甘愿利用自己的資金去冒險,不斷買人賣出農產品期貨合約,以期從價格波動中賺取價差而獲利的個人或企業。

套期保值者和期貨投機者的共同存在,不僅為期貨市場提供了風險轉移者和風險承擔者,而且擴大了市場的交易量,使得套期保值者和期貨投機者相互都能很容易地找到交易對手,從而增加了期貨市場的流動性,促進期貨市場發現價格和回避風險功能的有效發揮。

6.農產品期貨市場相對于現貨市場的主要特性有哪些?為什么?

答:(1)交易對象的特殊性

農產品期貨市場交易對象是農產品期貨合約。農產品期貨合約是一種由期貨交易所統一制定、在交易所內集中交易、受法律約束并規定在未來的某一特定時間和某一特定地點交割一定數量和一定質量的某種特定農產品的標準化合約。

(2)交易商品的特殊性

農產品現貨市場中交易的商品包括所有進入流通領域的農產品。

進入農產品期貨市場交易的農產品本身應具備兩個基本條件或特征:

品質等級易于標準化;

能夠長期貯藏而且適于運輸。

需要進入農產品期貨市場交易的農產品現貨市場應具備兩個基本條件或特征,如表4-6所示。

表4-6  進入農產品期貨市場交易的農產品現貨市場應具備的基本條件

(3)交易目的的特殊性

農產品現貨市場及期貨市場交易的目的如表4-7所示。

表4-7  農產品現貨、期貨交易市場的目的

(4)交易場所與交易方式的特殊性

農產品交易場所與交易方式的特殊性表現在以下幾方面,如表4-8所示。

表4-8交易場所特殊性的表現

交易方式特殊性的表現:

農產品期貨市場上,競價方式主要有公開喊價和電子化交易,在場外的交易者必須委托期貨經紀公司代理交易,一對一的談判交易視為違法。

在農產品現貨市場上,交易一般是一對一談判簽訂契約,具體內容由交易雙方商定。

(5)交易保障制度的特殊性

農產品期貨市場中的交易保障制度是由會員制度、保證金制度、每日無負債結算制度等構成的規則制度來保障期貨交易的正常運行。

農產品現貨市場中的交易主要以《合同法》等法律為保障。

(6)交易機制的特殊性

農產品期貨市場交易機制的特殊性主要表現為雙向交易和對沖機制。

在農產品期貨市場中,無論買入還是賣出期貨合約,交易者均不需對合約具體條款進行協商。

在農產品現貨市場中,交易者只能先買后賣,而且較難通過反向交易來解除實物交割的責任。

7.試分析農產品期貨市場發現價格功能與基本原理。

答:農產品期貨市場的發現價格功能是指期貨交易所將同一期貨農產品的眾多買賣者集中在一起,通過公開、公正、公平、競爭的期貨交易運行機制而形成的具有真實性、連續性、權威性、未來性價格的過程。

期貨市場從供給和需求兩個角度發現價格:

a.市場供給

;

本期產量取決于本期預期價格,本期預期價格等于本期期貨價格,而期貨價格是建立在大量供求信息基礎上的,從而能夠比較正確地反映未來供求。

b.市場需求

市場需求也將受期貨市場價格的影響,=f(),即本期需求取決于本期期貨價格并隨之不斷調整。

市場供求在期貨價格引導下,不斷得到事先調節,從而提前向新的均衡點收斂,即市場供求在期貨價格調節下不斷收斂于新的均衡點。

存在農產品期貨市場情況下形成的價格比只有農產品現貨市場情況下形成的價格更接近理論上的均衡價格,農產品期貨價格對于現貨價格的長期均衡具有重要作用。

8.試分析農產品期貨市場回避風險功能與基本原理。

答:風險回避指市場中風險厭惡者采取一定措施來轉移或分散因交易而面臨的經濟風險,盡可能減少因風險存在所帶來的不利影響。

農產品期貨市場回避風險的基本原理:期貨市場回避風險功能的發揮是以套期保值交易作為手段的。某一特定商品的期貨價格與現貨價格在同一時空內會受到相同經濟因素的影響和制約,因而一般情況下兩個市場的價格變動趨勢相同。當期貨合約臨近交割期時,現貨價格與期貨價格趨于一致,二者的基差趨于零。兩個市場在最終價格上的趨同性也使套期保值交易行之有效。

9.試分析農產品期貨市場功能發揮對現貨市場的宏觀作用與基本原理。

答:農產品期貨市場功能發揮對現貨市場的宏觀作用有:

(1)減緩價格波動

農產品期貨市場發現價格功能的較好發揮,不僅會使近期期貨價格與現貨價格波動趨勢趨于一致,而且有助于減緩現貨價格的波動幅度。

如果農產品期貨市場有效運行,當現貨市場某種農產品供不應求時,這種農產品的現貨價格將上升,相應地引起期貨價格上升,而價格上升會反過來促使供給增加;當期貨投機者認為價格已經上升到較高水平時,會大量高價賣出該種農產品期貨合約(賣空投機交易),這就客觀上增加了市場供給,減少了供求缺口,使期貨價格不至于上升過高,從而扼制現貨價格的暴漲。

(2)有助于政府宏觀調控

政府不僅可利用期貨市場的未來供求及價格信息來進一步明確穩定重要農產品市場供求和價格的各項具體政策措施,也可以通過向農產品期貨市場提供權威性的未來供求及價格信息來引導期貨市場的交易活動,促使期貨市場更好發揮發現價格功能。

(3)促進農業國際化發展

農產品期貨市場和期貨交易所具有公開、公平、公正和競爭的機制或特點,使得某一農產品期貨市場功能得到較好發揮之后,能在世界范圍產生重要影響,并且其所形成的期貨價格可能成為國際貿易中的基準價格。農產品期貨市場的發展與功能發揮情況以及在全球范圍的地位,將影響本國企業在國際農產品現貨市場中的交易地位和議價能力。

10.試分析農產品期貨市場功能發揮對現貨市場的微觀作用與基本原理。

答:農產品期貨市場功能發揮對現貨市場的微觀作用有:

(1)鎖定生產經營成本或利潤

在期貨市場兩大基本功能較好發揮情況下,生產經營者可以利用期貨市場的遠期權威價格,通過套期保值操作、遠期合約交易或者訂單生產等來鎖定農產品的生產經營成本或者特定農產品的原材料成本,降低農產品現貨價格波動的風險程度,從而穩定地從事農產品的生產和經營活動,獲得穩定的經濟效益甚至提高經濟效益,并且能夠在價格波動中保持生產和經營活動的平穩運行,獲取正常的經營利潤。

(2)引導農產品生產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

農產品期貨價格是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的重要依據之一。農產品期貨市場功能的有效發揮,農產品期貨市場供求信息最集中,匯聚各方面投資和預測的專家,使農產品期貨價格成為未來市場最具代表性的價格,客觀反映未來市場供求走向。農產品生產經營者可以依據未來權威的農產品期貨價格的預期和變動趨勢,來制定未來的農業生產方案。既實現了資源的合理配置,避免了生產的盲目性。

(3)拓展農產品的銷售與采購渠道

在農產品期貨市場發現價格功能得到有效發揮的情況下,特定農產品期貨市場能形成接近未來供求均衡的價格,為現貨市場交易雙方確定現貨成交價格提供權威的依據,從而拓展農產品現貨的銷售與采購渠道。

(4)促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的發展。

訂單農業是中國農業實現產業化經營的重要形式之一。訂單農業在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進程、克服農產品賣難、增強農業抵御自然風險和市場風險的能力、增加農民收入、調整農業結構、推廣農業科技、提高農產品競爭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仲巴县| 碌曲县| 潜山县| 南召县| 波密县| 宕昌县| 松溪县| 永川市| 泗洪县| 花莲县| 绥化市| 遵义县| 襄汾县| 龙岩市| 英德市| 澄迈县| 句容市| 宁河县| 寻甸| 鹿泉市| 芮城县| 南昌县| 丹江口市| 奎屯市| 容城县| 库车县| 都匀市| 揭阳市| 自治县| 枞阳县| 读书| 固镇县| 丰台区| 宜章县| 法库县| 阿拉尔市| 无棣县| 潼南县| 太和县| 宣汉县| 清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