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鴻業《西方經濟學(宏觀部分)》(第6版)章節習題精編詳解
- 圣才電子書
- 564字
- 2020-10-20 18:44:28
第十五章 國民收入的決定:總需求—總供給模型
一、名詞解釋
1.總供給曲線
答:總供給是指經濟社會在每一價格水平上提供的物品和勞務的總量,總供給函數表示總產出與一般價格水平之間的依存關系,描述這種關系的曲線稱為總供給曲線??偣┙o曲線是根據生產函數和勞動力市場的均衡推導得到的,當資本存量一定時,總產出水平隨就業量的增加而增加,但邊際產出遞減。就業量取決于勞動力市場的均衡,當勞動力需求等于勞動力供給時,就決定了勞動力市場的均衡就業量??偣┙o曲線的斜率取決于勞動力市場對貨幣工資變動能作何反應的假定。在短期,就業量的變化是引起總供給變化的最重要的因素;在長期,資本積累的變化、技術進步等都會影響總供給水平。
2.古典總供給曲線
答:古典總供給曲線又稱為長期總供給曲線。按照古典學派的說法,在長期當中,價格和貨幣工資具有伸縮性,因此,經濟的就業水平就會處在充分就業的狀態上。當經濟處于充分就業時,經濟的產量水平也將位于潛在產量或充分就業的水平上,不受價格變動的影響。因此,古典學派認為,總供給曲線是一條位于經濟的潛在產量或充分就業產量水平上的垂直線,如圖15-1所示。
圖15-1 古典總供給曲線
古典總供給曲線為一條垂直線,其原因在于工資的充分彈性或勞動市場的充分競爭性。勞動市場的充分競爭性保證了勞動市場經常處于均衡位置即充分就業,從而使實際產量或國民收入也總是處于充分就業的水平,不受價格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