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9篇 長期中的真實經濟

第25章 生產與增長

一、概念題

1生產率(productivity)

答:生產率指一個工人單位工作時間內所生產的物品與勞務的數量。生產率是用來衡量每單位投入要素的產出量的指標。生產率的決定因素有物質資本、自然資源和技術知識。引起生產率增長的主要因素有知識存量的增長,勞動力質量的提高,資本積累,技術進步,制度創新等等因素。從經濟增長的角度來說,生產率與資本、勞動等要素投入都貢獻于經濟的增長。從效率角度考察,生產率等同于一定時間內國民經濟中產出與各種資源要素總投入的比值。從本質上講,它反映的則是一個國家(地區)為了擺脫貧困、落后和發展經濟而在一定時期里表現出來的能力和努力程度,是技術進步對經濟發展作用的綜合反映。

2物質資本(physical capital)

答:物質資本指用于生產物品與勞務的設備與建筑物存量。例如,當木工制造家具時,他們用的鋸、車床和電鉆都是物質資本。

物質資本和人力資本的有機結合會使企業獲得成長,企業成長的一個深層次問題便是物質資本和人力資本的激勵問題。社會資本在二者的配置和效能發揮中起著基礎性的激勵作用。物質資本和人力資本總是喜愛并追逐著社會資本,并在社會資本的滋養中創造企業經營績效。企業社會資本是指企業對其各類社會資本進行的培育、提升、協調和控制等一系列管理活動。現代企業的發展不僅是人、財、物、技術、信息的選擇和組合的結果,更是三項資本的運動過程。在三項資本的運動過程中,物質資本固然重要,但人力資本最為關鍵,而社會資本則起著基礎平臺和粘合劑的作用。

3人力資本(human capital)

答:人力資本指通過對人的教育、培訓、實踐經驗、遷移、保健等方面的投資而獲得的知識和技能的積累。人力資本包括在早期兒童計劃、小學、中學、大學和成人勞動力在職培訓中所積累的技能。生產人力資本要求以教師、圖書館和學習時間為形式的投入。物質資本是指對機器設備、建筑物、存貨等物質的投資的積累。人力資本與物質資本的相同之處在于:(1)它們都需要有前期投入,都是前期投資的結果;(2)都能夠使生產率提高;(3)都能帶來預期收益。二者的不同之處在于:(1)物質資本是對物的投資;(2)人力資本是對人的投資,其所獲得的知識和技能是存在于人的身體之內的。

美國經濟學家舒爾茨在20世紀50年代通過長期從事農業經濟研究,發現傳統的資本概念并不正確,忽視了“人”的因素及其生產能力的差別,進而提出了“人力資本”的概念和理論來解釋經濟增長的源泉問題。這一概念的提出,對于從新的角度解釋經濟增長的原因起了關鍵性的作用,它已成為現代經濟學的一個重要概念。至20世紀80年代,對人力資本在經濟增長中的作用機制的研究,已與新增長理論密不可分。

4自然資源(natural resources)

答:自然資源指由自然界提供的用于生產物品和勞務的生產投入,如土地、河流和礦藏。自然資源有兩種形式:可再生的與不可再生的。森林是可再生資源的一個例子。當伐倒一棵樹后,可以在這個地方播下種子,以便未來再長成樹。石油是不可再生資源的一個例子。由于石油是自然界在幾千萬年中形成的,其供給極其有限。一旦石油供給枯竭,是不可能造出來的。

自然資源的差別引起了世界各國生活水平的一些差別。美國歷史上的成功部分是由于有大量適于農耕的土地供給。現在中東的某些國家,例如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它們之所以富有,只是因為它們正好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儲油區。

雖然自然資源很重要,但它們并不是一個經濟高生產率的必要條件。例如,日本盡管自然資源不多,但仍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國家之一。國際貿易使日本的成功成為可能。日本進口大量的自然資源,再向自然資源豐富的經濟體出口其制成品。

5技術知識(technological knowledge)

答:技術知識指社會對生產物品與勞務的最好方法的了解。技術知識有多種形式。一些技術知識是普通技術——在某個人使用這種技術后,每個人都了解這種技術。另一種技術知識是由私人擁有的——只有發明它的公司知道。所有這些技術知識形式對經濟中物品與勞務的生產都是重要的。

區分技術知識和人力資本是有用的。雖然它們密切相關,但也有其重要差別。技術知識是指社會對世界如何運行的理解。人力資本指把這種理解傳遞給勞動力的資源消耗。用一個相關的比喻來說,知識是高質量的社會教科書,而人力資本是人們用于閱讀這本教科書的時間量。工人的生產率既取決于人們可以得到的高質量教科書,又取決于他們用來閱讀教科書的時間量。

6收益遞減(diminishing returns)

答:收益遞減指隨著投入量的增加,從每單位額外投入得到的收益減少的特性。比如,在工人已經用大量資本存量生產物品與勞務時,給他們增加的一單位資本所提高的生產率是微小的。由于收益遞減,儲蓄率的增加所引起的高增長只是暫時的。在長期中,高儲蓄率引起高水平的生產率和收入,但在這些變量中并沒有高增長。收益遞減還有一層重要的含義: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如果一國開始時較窮,它就更易實現迅速增長。

7追趕效應(catch-up effect)

答:追趕效應指開始時貧窮的國家傾向于比開始時富裕的國家增長更快的特征。在貧窮國家中,工人甚至缺乏最原始的工具,因此生產率極低。少量的資本投入會大大提高這些工人的生產率。與此相比,富國的工人用大量資本工作,而且,這部分解釋了他們的高生產率。但由于每個工人的資本量已經如此之高,所以,增加的資本投資對生產率只有較少的影響。對經濟增長國際數據的研究證明了這種追趕效應;在控制住其他變量,例如用于投資的GDP百分比時,窮國往往增長得比富國快。

二、復習題

1一國的GDP水平衡量什么?GDP的增長率衡量什么?你愿意生活在一個高GDP水平而增長率低的國家,還是愿意生活在一個低GDP水平而增長率高的國家?

答:(1)GDP即國內生產總值,指在某一既定時期一個國家內生產的所有最終物品與勞務的市場價值總和。GDP是一個市場價值的概念,一國的GDP既衡量本國經濟中賺到的總收入,也衡量經濟中對物品與勞務產量的總支出。真實GDP水平是經濟繁榮的一個良好判斷標準。

(2)GDP的增長率作為衡量經濟增長速度的一個重要指標,可以衡量一個國家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或下降。但是GDP的增長率這一個指標并不能反映整個社會的發展程度。

(3)我愿意生活在一個高GDP水平而低增長率的國家,而不是一個低水平而高增長率的國家。除非這一低GDP水平的國家經濟增長特別快,而且其GDP水平將很快超過其他國家。

2列出并說明生產率的四個決定因素。

答:一國的生活水平直接取決于其國民的生產率,因為一種經濟的收入等于該經濟的產量。生產率是一個工人單位工作時間所生產的物品與勞務數量。生產率有四個決定因素——物質資本、人力資本、自然資源和技術知識。

(1)物質資本是用于生產物品與勞務的設備與建筑物存量。物質資本越多,生產率越高。

(2)人力資本是工人通過教育、培訓和經驗而獲得的知識與技能。人力資本同樣是人造的或人生產的生產要素,人力資本的積累有利于提高一國生產物品與勞務的能力。

(3)自然資源是由自然界提供的用于生產物品與勞務的投入,如土地、河流和礦藏。自然資源的差別引起了世界各國生活水平的一些差異,但它們并不是一個經濟生產物品與勞務中生產率高的必要條件。

(4)技術知識是社會對生產物品與勞務的最好方法的了解。技術知識可以提高一個經濟生產物品與勞務的能力。技術進步的例子是在農業中發現并采用雜交種子和殺蟲劑,以及制造業中的裝配線。

3大學學位是哪一種形式的資本?

答:大學學位是人力資本。具體分析如下:

(1)人力資本是對人的投資的積累。最重要的人力資本類型是教育。與所有資本形式一樣,教育代表為了提高未來生產率而在某一時點的資源支出。但是,與對其他資本形式的投資不同,一種教育投資是與一個特定的人相聯系的,這種聯系使教育成為人力資本。人力資本較多的工人平均收入高于人力資本少的工人。例如,美國大學畢業生的收入比高中畢業的工人高65%。這種巨大差額在世界上許多國家都得到證明。在發展中國家這種差距往往更大,在那些國家受過教育的工人供給稀缺。

(2)正規教育增加工人的工資是因為教育使這些人更有生產率,而大學學位是受過高等正規教育的一種表現,在獲取大學學位的過程中所學的技能將有助于提高生產率,所以大學學位是一種人力資本。

4解釋高儲蓄如何帶來高生活水平。什么因素會阻礙決策者努力提高儲蓄率?

答:(1)較高的儲蓄率意味著用于消費的支出減少了,而更多的支出用于生產資本品。結果,資本存量的增加引起生產率提高和GDP的更快增長。從長期來看,高儲蓄率可以提高生活水平。

(2)資本收益遞減會阻礙決策者努力提高儲蓄率。因為隨著資本存量增加,從增加的一單位資本中生產的額外產量減少,因而儲蓄率增加所引起的高增長只是暫時的。隨著高儲蓄率使積累的資本更多,從增加的資本中得到的收益一直在減少。因此,資本的收益遞減規律會阻礙決策者努力提高儲蓄率。在長期中,高儲蓄率引起高水平的生產率和收入,但在這些變量中并沒有高增長。

5高儲蓄率引起了暫時的高增長還是永遠的高增長?

答:高儲蓄率引起了暫時的高增長,而非永遠的高增長。原因如下:

(1)短期來看,高儲蓄率引起了高增長。隨著一國儲蓄的增加,用于生產消費品的資源少了,而更多的資源用于生產資本品。結果,資本存量增加了,這就引起生產率的提高和GDP更快的增長。

(2)長期來看,儲蓄率引起了暫時的高增長,而不是永遠的高增長。在長期中存在資本收益遞減規律。收益遞減指隨著資本存量的增加,從增加的一單位資本中生產的額外產量減少。換句話說,在工人已經用大量資本存量生產物品與勞務時,給他們增加的一單位資本所提高的生產率是微小的。由于收益遞減,儲蓄率的增加所引起的高增長只是暫時的。隨著高儲蓄率使積累的資本更多,從增加的資本中得到的收益一直在減少,因此增長放慢。在長期中,高儲蓄率引起高水平的生產率和收入,但在這些變量中并沒有高增長。然而,達到這種長期可能需要相當一段時期。

6為什么取消關稅這類貿易限制會引起更快的經濟增長?

答:取消關稅這類貿易限制會引起更快的經濟增長,是因為取消貿易限制的作用如同技術進步的作用。

在某些方面,貿易是一種技術。當一國取消關稅后,該國可以更多地進口國外有比較優勢的產品而出口本國具有比較優勢的產品,該國就以一種似乎投資于把本國優勢產品變為別國優勢產品的技術而獲益。因此,取消了關稅這類貿易限制的國家將在重大技術進步以后出現同類經濟增長。

7人口增長率如何影響人均GDP的水平?

答:人口增長率越高,人均GDP越低。因為人口增長率高將使人均資本減少并降低生產率。

一國的人均GDP水平部分地由其人口增長率決定。一般而言,人口多的國家(如美國和日本)生產的GDP往往也大于人口少的國家(如盧森堡和荷蘭)。但高人口增長率減少了人均GDP的水平。因為當勞動力數量迅速增長時,其他生產要素分攤的就少了。特別是當人口增長迅速時,用大量資本裝備每個勞動力就更困難了。每個工人較少的資本量就降低了生產率和每個工人的GDP。

8說明美國政府努力鼓勵技術知識進步的兩種方法。

答:美國政府努力鼓勵技術知識進步的兩種方法是:

(1)來自國家科學基金和國家保健研究的研究資金鼓勵知識進步,并用減稅來鼓勵企業從事研究與開發。例如,十九世紀中后期,美國聯邦采取措施鼓勵州政府發展農業教育和研究事業,主要措施一是贈予土地,二是提供經費補貼。其次是直接組織農業技術研究,美國聯邦政府力圖通過引進新品種、改進老品種并把科學方法應用到農業各部門來刺激生產。

(2)建立保護發明者權益的法律制度,鼓勵技術的發明和創新。首先是憲法職責的確立,在制定美國憲法的過程中,美國的開國先賢們預見技術創新對于國家命運的極端重要性,因此把建立專利制度促進技術進步作為聯邦政府的職責寫入了美國憲法。其次,是專利制度的確立。專利制度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專利法的制定,二是專利執法機構的建立。根據美國憲法的規定,美國國會于1790年4月10日制定了保護專利權的第一部法律,并在1802年10月2日建立了隸屬于美國國務院的聯邦專利局來執行專利法。

三、問題與應用

1包括美國在內的大多數國家都從其他國家進口大量物品與勞務。但本章認為,只有一國本身能生產大量物品與勞務時,它才能享有高生活水平。你能使這兩個事實一致嗎?

答:通過討論國際貿易的好處,可以分析這兩個事實的一致性。

(1)因為通過國際貿易,各個國家可以使本國的居民享用更多數量和品種的物品和勞務,改善本國公民的經濟福利。所以,包括美國在內的大多數國家都從其他國家進口大量物品與勞務。

(2)根據比較優勢理論,要想取得國際貿易的好處,一國必須大量生產具有比較優勢的物品和勞務,再把這些物品和勞務出口。因此一國本身要能生產大量物品與勞務,才能使本國居民享有在國際貿易環境下的高生活水平。所以,本章的觀點“只有一國本身能生產大量物品與勞務時,它才能享有高生活水平”是和“包括美國在內的大多數國家都從其他國家進口大量物品與勞務”一致的。

2假定社會決定減少消費并增加投資。

a.這種變化會如何影響經濟增長?

b.哪些社會群體會從這種變化中獲益?哪些群體會受到損害?

答:a.短期內,投資增加將促進經濟增長。當社會決定減少消費并增加投資時,會使社會的儲蓄增加,更多的資源用于生產資本品,結果,資本存量增加,引起生產率提高和GDP增長得更為迅速。

b.擁有資本品的人會從這種變化中獲益,如擁有較多的物質資本和人力資本的人。而那些依靠政府援助的人將從這種變化中受損,因為社會減少了現期物品與勞務的消費。

這種變化會使那些因經濟增長而擁有較高收入的人獲益。這中間可能有一個過渡期,在這期間消費品行業的工人和資本家收入減少,投資品行業的工人和資本家獲得較高收入。此外,有些人將減少支出來增加投資。

3社會選擇把多少資源用于消費和把多少資源用于投資。這些決策中的一部分涉及私人支出;另一些涉及政府支出。

a.說明代表消費的一些私人支出形式以及代表投資的一些私人支出形式。國民收入賬戶把學費作為消費支出的一部分。按你的看法,把資源用于教育是一種消費的形式,還是一種投資的形式?

b.說明代表消費的一些政府支出形式以及代表投資的一些政府支出形式。按你的看法,我們應該把政府用于醫療計劃的支出作為一種消費的形式,還是一種投資的形式?你能區分青年人的醫療計劃和老年人的醫療計劃嗎?

答:a.如家庭購買食物和服裝是消費的私人支出形式,而個人購買新住房、企業對廠房和設備的投資是代表投資的私人支出形式。資源用于教育既可以看作是一種消費的形式,也可以看作是一種投資的形式。

b.社會保險、國防和退伍軍人津貼等是代表消費的一些政府支出形式,政府修筑鐵路、核電站是代表投資的一些政府支出形式。政府用于醫療計劃的支出是一種對人力資本的投資。與老年人的醫療計劃相比,青年人的醫療計劃更接近對人力資本的投資。

4投資于資本的機會成本是什么?你認為一國有可能對資本“過度投資”嗎?人力資本投資的機會成本是什么?你認為一國可能對人力資本“過度投資”嗎?解釋之。

答:(1)投資于資本的機會成本是犧牲現期的物品和勞務的消費。

(2)如果一國國民傾向于高消費和將來的較慢增長,一國有可能對資本“過度投資”。

(3)人力資本投資的機會成本是需要用于投資而減少的消費。當一個國家的國民相對于其工作而言,接受的教育程度過高就會導致人力資本過度投資。譬如擁有博士學位的人獲得的最好工作只能是經營一家餐廳,這是就是人力資本投資過度。

5假設一家完全由德國公民擁有的汽車公司在南卡羅來納開辦了一家新工廠。

a.這代表了哪一種外國投資?

b.這種投資對美國的GDP有什么影響?對美國GNP的影響是更大還是更小?

答:a.這代表了外國直接投資。外國直接投資是由外國企業擁有并經營的資本投資。

b.這種投資賺到的收入屬于并不生活在美國的德國公民,因此,這種投資增加了美國的GDP。這種投資對美國GNP的影響小。

6在20世紀90年代和21世紀前十年,來自日本和中國這些亞洲經濟的投資者在美國進行了大量直接投資和有價證券投資。那時許多美國人對這種投資的出現表示不滿。

a.在哪個方面美國接受這種外國投資比不接受好?

b.在哪個方面美國人進行這種投資會更好?

答:a.日本人提供了美國發展經濟所需要的貨幣資本和實物資本,也就是說,利用日本人的儲蓄來增加美國的資本存量,這樣做可以促進美國經濟增長、提高美國的生產率,因此美國接受這種日本投資比不接受好。

b.當日本人在美國進行大量直接投資和有價證券投資時,他們有權得到美國公司賺到的一部分利潤,并以股息、紅利、利息的形式把一些額外收入帶回日本。所以,會引起一些收入從美國流出到日本,在這方面,美國人進行這種投資更好。

7在許多發展中國家,年青女性的中學入學率低于男性。說明年青女性有更多教育機會會加快這些國家經濟增長的幾種方法。

答:年青女性有更多教育機會會加快這些國家經濟增長的方法主要有:

(1)年青女性有更多教育機會意味著人力資本投資的增加,增加人力資本投資能提高生產率,而且更多的知識將產生較大的外部效應。

(2)受過教育的年青女性會成為具有更高生產能力的勞動者,她們不僅能更有效地利用資本、更適應新技術的發展,而且更善于從錯誤中汲取教訓。

(3)有機會獲得良好教育和合意就業的女性傾向于要孩子的數量少于那些在家庭外工作機會少的女性。因此,促進平等對待女性的政策是發展中國家降低人口增長率,也許還是提高其生活水平的一種方法。

8國際數據表明,人均收入與人口健康之間存在正相關關系。

a.解釋收入更高如何引起更好的健康狀況。

b.解釋更好的健康狀況如何引起更高的收入。

c.如何使你這兩個假說的重要性適用于公共政策?

答:a.收入較高的人群有更多的機會享用衛生的飲用水、醫療服務和良好的營養等,這些都有利于其健康狀況的提高。

b.在其他條件相同時,更健康的工人生產率更高,其收入相應也會更高。

c.這兩個互為因果關系的假說有助于激勵決策者采取恰當的公共政策同時實現人均收入的提高和更好的人口健康。

9國際數據表明,政治穩定與經濟增長存在正相關關系。

a.政治穩定通過什么機制引起強勁的經濟增長?

b.強勁的經濟增長通過什么機制引起政治穩定?

答:a.一國的政治穩定通過保護產權、維持有效的法律體系和廉潔公正的政府機構來鼓勵和吸引國內外居民在本國投資進而促進經濟增長。

b.強勁的經濟增長能改善一國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國民對政治體制的滿意度,減少政權更迭,有利于維持國內政治穩定。

10從1950年到2000年,美國經濟中制造業中的就業人數占總就業人數的百分比從28%下降到13%。同時,制造業的產量增長略快于整個經濟。

a.這些事實在制造業的勞動生產率(定義是每個工人的產量)增長方面說明了什么?

b.按你的看法,決策者應該關注制造業就業比例的下降嗎?解釋之。

答:a.制造業的產量增加,就業工人數量下降,制造業的勞動生產率提高,即每個工人的產量增加。

b.只要制造業的產量沒有出現下降,決策者就不應該關注制造業就業比例的下降。制造業中減少的就業崗位可以促使工人向其他行業流動,增加經濟中的總產出。勞動生產率的提高(每個工人的產量增加)會對社會經濟產生有利的影響。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民市| 隆昌县| 六盘水市| 石渠县| 辽宁省| 滦南县| 朝阳区| 甘谷县| 扬州市| 肥西县| 延津县| 明光市| 南昌县| 阿巴嘎旗| 奈曼旗| 东辽县| 城步| 丰都县| 德阳市| 天津市| 闽侯县| 延川县| 垣曲县| 苏尼特左旗| 宕昌县| 柘荣县| 康马县| 桐庐县| 双流县| 宜君县| 广灵县| 沭阳县| 淮北市| 中方县| 稷山县| 封开县| 嘉义县| 龙江县| 呼伦贝尔市| 丰原市| 临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