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節 離婚時,雙方對于平分股權還是補償一方折價款有爭議,法院怎么判

典型案例

高先生經營一家高新科技公司,生產環保檢測設備,利潤可觀。2015年,太太提出和他離婚,并且要平分高先生在公司的68%股權。經過曲折的離婚訴訟,高太太獲得法院支持,分得一半股權。但是,讓高太太煩惱的是,自從她和先生離婚后,公司報表一直虧損,所有的高管全部跳槽,合作商也不再和公司簽約,公司再沒有開過股東會,也沒有分過紅。高太太懷疑前夫把企業做成空殼,轉移走了核心團隊和所有業務到一家離婚后新設立的公司,卻又苦于沒有良策。高太太拿到手的股權,由于公司虧損不分紅,仿佛空頭支票,不能變現。

高太太當初通過離婚訴訟分得股權,須滿足以下條件:

第一,涉訟股權屬于夫妻共同財產。

判斷涉訟股權是否屬于夫妻共同財產,要看高先生的股權是否于婚姻存續期間取得且無相反證據證明屬于個人財產。如果有證據證明,股權是高先生婚前取得,或者雖于婚后取得,但是屬于個人財產情形的,股權本身不能作為共有財產分割。

第二,夫妻之間沒有書面夫妻財產約定。

即使股權是婚后取得,如果雙方在婚前或婚后的夫妻財產約定、夫妻財產分割協議、離婚協議書等文件中明確約定了股權歸屬于一方個人,法院尊重雙方意愿,離婚時應按照雙方的約定確定歸屬。

第三,其他股東沒有行使優先購買權。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以下簡稱《婚姻法司法解釋(二)》)第十六條規定:

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涉及分割夫妻共同財產中以一方名義在有限責任公司的出資額,另一方不是該公司股東的,按以下情形分別處理:

(一)夫妻雙方協商一致將出資額部分或全部轉讓給該股東的配偶,過半數股東同意、其他股東明確表示放棄優先購買權的,該股東的配偶可以成為該公司股東;

(二)夫妻雙方就出資額轉讓份額和轉讓價格等事項達成一致后,過半數股東不同意轉讓,但愿意以同等價格購買該出資額的,人民法院可以對轉讓出資所得財產進行分割。過半數股東不同意轉讓,也不愿意以同等價格購買該出資額的,視為其同意轉讓,該股東的配偶可以成為該公司股東。

兩個人因為離婚分割股權,實際產生了股權變更的效力,如果公司有其他股東,需要考慮公司的人合性質,征得其他股東同意,且其他股東對涉案股權有同等價格的優先購買權(筆者認為,這里所說的同等價格,應當是經法院認定的股權價值)。所以,現實中股權能否分割,還要看其他股東的態度,如果其他股東沒有以實際行動購買涉訟股權,則視為同意分割股權。

所以,法院在滿足以上三個條件的情況下裁判分割公司股權。但是,股權屬于一種特殊形態的財產,不像房屋、存款等資產僅具經濟價值,股權不僅包括分紅權等財產性權利,還包括決策權等人格權,簡單分割股權未必是上策。

作為不參與公司經營的一方,獲得股權后,也許會遭遇案例中高太太的情況——股權價值空殼化。而高先生作為公司的大股東、實際控制人,如果被太太分得股權,可能就會遭遇離婚后還要和前妻共事,公司陷入僵局的麻煩。

所以,無論是哪一方,都有可能提出經營一方拿股權、非經營一方拿股權折價款的方案。如果雙方對這樣的分割方案有異議,法院會如何裁判呢?

實務判例

(一)法院可以根據自由裁量權,決定怎樣分割夫妻共有的股權

實務判例-1:根據(2013)浙民提字第121號判決書,柳某與王某甲系夫妻,賽達公司系柳某在夫妻關系存續期間以夫妻共同財產與案外人共同出資設立,柳某持有公司33%的股權。一審法院認定賽達公司33%的股權作為夫妻共同財產依法予以分割,因柳某未征得王某甲同意,擅自將該股份以明顯低價轉讓給女兒王某乙,根據《婚姻法》第四十七條的規定柳某應少分財產,一審法院據此判決賽達公司33%股權中18.15%歸王某甲所有,柳某分得14.85%股權。不過,王某甲提出,應當通過競價方式確定整體股權歸屬一方(另一方獲得折價款,而不是分割股權比例)。對于王某甲的要求,二審法院認為,分割股權的方案屬法院自由裁量范圍,直接分割股權并無不當。

可見,直接分割股權還是評估股權價值給予一方股權折價,抑或允許雙方競價,價高者得股權,屬于法院說了算。如果雙方不能協商一致,法院有權決定具體選擇什么方式處理雙方股權分割爭議。

(二)考慮公司人合性,經營方獲得股權、非經營方獲得補償

實務判例-2:根據(2015)蘇民再提字第00064號判決,章某與陳某甲離婚后財產糾紛一案中,章某在一審中明確要求分割陳某甲名下夫妻共同財產銀鼎公司100%的股權,而陳某甲則要求直接按股權價值分割現金,雙方當事人未能就股權分割達成一致。

《婚姻法司法解釋(二)》第十六條關于分割有限責任公司出資額的規定,適用前提是夫妻雙方協商一致。由于本案雙方未能協商一致如何分割股權,法院根據財產的具體情況,拒絕了原告要求分割股權的請求,而是按照雙方在一審達成一致的股權價值,給予原告股權折價款補償。

所以,大家看明白了吧,同樣是夫妻財產分割訴訟,實務判例-1判決直接分割股權,實務判例-2則判決給予原告股權折價款補償。所以,這類案件的處理結果具有不確定性,不確定性來源于法院對案件實際情況的自由裁量權,即法院覺得什么方式分割更合理就裁判什么方式。

(三)法院判決直接分割股權,其他股東有異議怎么辦

值得注意的是,《婚姻法司法解釋(二)》第十六條討論的情形是夫妻雙方協商一致分割股權,進而觸發其他股東的同意權和優先購買權。那么,如果雙方有爭議,法院又直接分割股權的,其他股東能否提出異議——主張損害其優先購買權呢?

實務判例-3:根據(2017)最高法民終336號判決,魏某與李某為夫妻,兩人婚后成立多家公司。終審法院認定涉訟股權歸夫妻共同所有,且一審時魏某已經發出告知函通知公司其他股東,就其是否同意股權轉讓給魏某及是否行使優先購買權征詢意見,部分股東回函同意轉讓且不購買,其余股東在判決前未予答復,法院認為應視為同意轉讓并放棄優先購買權。所以判決二人平均分割股權,并未損害案涉公司其他股東的優先購買權。

所以筆者認為,無論夫妻雙方是否協商一致,只要涉及雙方分割股權,均須通知其他股東;確定其他股東不購買股權的,可以協商或法院直接判決分割股權。

律師建議

(一)非經營一方,盡量爭取獲得股權補償價款

開篇案例中,高太太的遭遇是根據筆者代理的真實案例改編而來。由于高太太不是公司實際控制人,所以即使分得大比例的股權,也阻止不了實際控制人對公司利益的轉移和空殼化。所以,根據筆者代理的多個案子的實際效果來看,執意爭股權并非明智之舉。對于非經營一方,即使爭得股權,變現也要通過轉讓股權、分紅、公司清算等方式才能實現;同時在公司中沒有控制權,小股東的地位也是堪憂。與其將來再通過訴訟去維權,不如爭取法院的支持,要求分割股權價值,取得折價款。當然折價款是否合理,就要看如何確定股權價值了。這部分內容詳見本章第三節。

(二)經營一方在訴訟中盡量證明分割股權會破壞公司人合性

正如本節所述,如果一方提出不分割股權而是進行補償,另一方不同意時,法院有權根據實際情況自由裁量。如果經營一方不愿意分割股權,應當盡量舉證證明分割股權、對方成為股東后對公司治理的不利影響。

如在實務判例-3中,李某與魏某共同創立案涉公司多家,且魏某參與經營公司多年,李某對此亦予以認可。魏某明確表示她一直以公司利益為主,公司運營并未因離婚受到影響,李某對此未提出異議。可以看出,李某不想將股權分割給魏某,但未能對于“魏某分割股權會影響公司治理”提供有力證明。具體而言,李某未能證明:(1)公司主要由他實際經營,魏某沒有參與經營;(2)分割股權會直接造成公司僵局。因此,他提出的股權保持現狀,給予對方折價補償的主張未能獲得法院支持。

(三)經營一方可以事先通過公司章程進行防范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以下簡稱《公司法》)第七十一條規定了股東向外轉讓股權的程序,同時規定公司章程對股權轉讓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這條規定表明,《公司法》允許有限責任公司對于股權轉讓的程序和條件規定內部自治規則,公司章程沒有規定的再適用《公司法》的規定。

根據《公司法》尊重公司自治的精神,公司可以在章程中約定,當公司股東發生離婚、需要分割股權時,夫妻二人中只能一人擔任公司股東,且這個人選應當通過至少二分之一以上股東(除當事人以外)同意。如果股東面臨離婚,可以用公司章程對股東資格的獲得有明確限制為由,拒絕分割股權,爭取法院支持給予對方折價款的主張。

當然,這個方案主要適用公司屬有限責任公司且一方不是股東的情形,雙方都是股東的,股東內部的股權轉讓不需要其他股東同意。此外,章程的這種限制股東資格條款,應當在離婚訴訟發生前制定或修正,否則可能被法院認定存在惡意規避股權分割,而面臨章程效力不被認可的風險。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博罗县| 全椒县| 合川市| 鄂尔多斯市| 仙居县| 南和县| 绩溪县| 城固县| 齐齐哈尔市| 上林县| 西盟| 巴林左旗| 南充市| 思南县| 屯门区| 镇原县| 洛浦县| 策勒县| 华坪县| 临武县| 肥西县| 卢氏县| 汶上县| 铜山县| 景宁| 麟游县| 文成县| 安平县| 德昌县| 镇江市| 沙洋县| 阿克苏市| 即墨市| 申扎县| 闵行区| 洛宁县| 容城县| 宁远县| 正宁县| 紫云| 淮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