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命是什么
- (奧)埃爾溫·薛定諤
- 636字
- 2020-05-19 10:31:01
10.
律
舉了這么多例子,到此為止吧。我想補充一點,同有機體內部有關的或者有機體與環境相互作用有關的物理學、化學定律,都是可以作為例子在這里解釋的。可能這些其他例子的解釋更為復雜,但是關鍵部分都是大同小異,舉再多的例子就會變得煩瑣無味了。
但是,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定量規律不得不說,即所謂的律,這是一個關于物理學定律的不準確度的期望值。先找個具體事例解釋,然后再進行普遍的概括。
假如我現在告訴你,在一定的壓力和溫度下,某氣體具有一定的密度,或者說,在此條件下,某氣體的體積內(這個體積的大小適合實驗的需要)正好有n個氣體分子。如果能夠在某一瞬間進行檢驗,你將會發現這個說法是不準確的,存在著偏差,這個偏差就是的量級。因此,如果數目n=100,你會發現偏差大約是10,相對誤差為10%。可是,如果n=100000,你會發現偏差大約是1000,相對誤差為0.1%。大體來講,這個統計規律是普遍成立的。物理學和物理化學的定律并不是千真萬確的,存在一定的相對誤差,且這個相對誤差的范圍在1/
內。這里的n是指在理論和實驗的研究中,為了在一定的時間空間范圍內使該定律生效而必須考慮的參與分子的數目。
因為我們可以看出,有機體的內在生命以及它同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都能被精確的定律所概述,但這個前提是它自身必須有一個巨大的結構。如果沒有足夠的空間結構,參與合作的分子數目太少的話,“定律”也就不準確了。尤其要注意一點,這個定律出現了平方根。比如說,雖然1000000是個巨大的數目,但是精確性就只有1‰。這樣的精確度對于一條自然定律來說還是遠遠不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