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四太太
- 嫡女姝華
- 三生九齡
- 2086字
- 2020-04-12 00:01:44
回到趙府后的墨姝直徑走到若知院,她沒有去看小楊氏,而是將桂嬤嬤請到了側房。
清蓮疏影守在屋外。
“桂嬤嬤,你可知我喚你來,所為何事?”墨姝淡淡開口道。
見墨姝臉色并不好,桂嬤嬤以為自己做錯了什么事,努力回想著這幾日著幾日她經手的事有過什么差錯。
這段時間她都親力親為的照顧太太,雖然吩咐了幾個丫鬟照看六少爺,可六少爺知太太生了病,又見不到太太,擔心得都瘦了。
桂嬤嬤猜想,三小姐定是因為六少爺的是責備她呢。
唉,也是她的錯,不該只顧著太太,連少爺都沒照顧好,她這樣想著,心中也十分自責,“老奴失職,未曾照顧好少爺,請小姐責罰!”桂嬤嬤福身恭恭敬敬的道。
墨姝頓了頓,“桂嬤嬤快快起來,我要說的,不是翼兒之事。”
桂嬤嬤有些詫異,起身猜問:“那…可是太太之事?”
墨姝點了點頭,將之前那包藥拿到桂嬤嬤前面,“你可知這包藥里有藥性極寒的天門冬?”
桂嬤嬤大驚失色,“這藥李大夫開過之后,一直是雪兒去藥堂抓的,由白玉露親自熬的,她們兩個皆是楊府家生子,不可能會害了太太。”
雖然她不懂藥理,可太太本就是風寒之癥,怎么能用寒藥呢!
她的腦袋快速的轉著,畢竟在后宅混跡幾十年,桂嬤嬤很快就想到了,“哎呀,肯定白姨娘!太太從楊府回來后她還來給太太假模假樣的請安了幾次。”
“嬤嬤別急,你且將母親是怎么染上風寒的,這之前之后都見了誰,哪個丫鬟婆子來過若知院都細細說來。”
很快,墨姝便在桂嬤嬤聲淚俱下的描述中大抵知道了來龍去脈。
小楊氏回到楊府之后同往常的生活并無區別,趙庭之偶爾也會來看看翼兒,查查他的功課,而白姨娘每每會在趙庭之來之前,到小楊氏院里露個身,裝得一副乖巧樣,不是給小楊氏送個糕點就是送個盆栽什么的。
雖然小楊氏知道她怎么做不過是為了在趙庭之面前博個好感,卻也不管不顧,她愛這樣做,就隨她去吧。
只是有一夜,下了極大的雪,小楊氏心血來潮,說要接無根雪埋起來做墨姝和翼兒愛吃的糕點。
不料夜里太冷,小楊氏著涼了,第二天一早桂嬤嬤便發現她燒了,連忙去請了李大夫。
這一病,便到現在也不見好。
墨姝陷入了沉思,她想,或許母親的病只是偶然,而那放天門冬下絕鈴子之人正是趁著母親生病下此毒手。
“嬤嬤,此事不宜聲張,你便當不知,切勿露了口舌。”墨姝正色道。
“老奴知曉的,只是那藥太太萬萬不能再喝了!”桂嬤嬤抹了抹眼淚。
墨姝將應大夫開的藥交到桂嬤嬤手中,“這藥是為到藥堂請大夫重新開的,從今天起,就熬這個藥給母親喝吧,不過那李大夫開的藥方,也讓雪兒照常去抓。”
桂嬤嬤接過藥,連連道,“老奴知道了,老奴定會打起十二分精神盯著的。”
從若知院里出來,墨姝先是到上房給老夫人請了安,不過老夫人對她臉色十分不好。許是因為她離府太久,又或是因為她回府之后沒有第一時間來給老夫人請安。
直到墨姝將一尊白玉雕的菩薩像獻了上去,“聽聞這玉菩薩世上只有三尊,一尊在宮中皇后娘娘手中,還有一尊在一品誥命王老夫人手中,恰好孫女在楊府見到了這個,便向外祖父求來了,祖母是佛心之人,玉菩薩在祖母手中更合適呢!”
老夫人見了著雕刻得活靈活現的白玉菩薩眼睛都直了,白玉上絕佳的白玉,雕刻得無一絲絲瑕疵,又聽墨姝著一番話,想到能同皇后娘娘擁有這世間僅有之物,便笑得合不攏嘴。
方才對墨姝有對厭惡,如今就有多喜愛。
墨姝看著她這幅嘴臉,心中直犯惡心。
什么世上只有三個,這雖然是上好的東西,可其實她外祖母家的庫房里還有十來尊呢。
“祖母,母親病重了,孫女要去侍奉床前,怕將病氣染給祖母您,怕是不能來請安了。”墨姝說著,又做出一副有些遺憾的模樣。
怎料老夫人揮了揮了,道:“你且全心照看你母親去吧,祖母這里,等你母親病好了再來也罷。”
說著又吩咐了丫鬟拿來了一支百年年的人參,道:“拿去給你母親補補身子吧。”
…………
出了上房的墨姝看著自己上是的百年人參還有些恍惚,原本她是想來試探老夫人一番,可見老夫人卻沒有一絲心虛的模樣,真不知是被那一尊玉菩薩給樂得忘了自己在做什么,還是她真的和母親的病沒有絲毫聯系。
將人參交到清蓮手上,墨姝正準備到父親的書房里去,卻在拐角處撞上了迎面而來的一人。
疏影眼疾手快的將墨姝扶穩,可對面那人就沒那么好了,她身后的丫鬟婆子還沒反應過來,便見她倒在了地上。
站穩后的墨姝連忙同幾個丫鬟扶起來。
定睛一看,才發現來人居然是四太太許氏。
墨姝連忙福身:“墨姝見過四嬸,不知四嬸前來,誤撞了四嬸,墨姝給四嬸賠罪。”
“無礙的,這也不能怪你。”許氏笑著將墨姝扶起。
府中的趙四爺是庶出,聽聞他的生母是趙老夫人身邊的陪嫁丫鬟,跟了老夫人許多年,后來開了臉做了通房,可是在生下趙四爺之后便撒手西去了。
趙四爺一直養在趙老夫人膝下,雖然不是親生,但勝在他自小便乖巧可愛,在趙老夫人面前總是一個娘親一個娘親得喊著,趙老夫人生病時,總是趙四爺衣不解帶的陪在她身邊,比自己親生的兒子更親近她。
如此一來,趙老夫人便將他看作是自己所出,向來是她的兒子有什么,他也有什么。
只是后來,趙四爺不知怎的看上了許家小姐,也就是現在的許氏。
趙老夫人卻不答應他們的婚事。
二兒子正是因為自作主張娶了大楊氏,對那大楊氏比對她這個娘不知好了多少倍,又疏離了許多。她怎么也不愿意向來同她親近的小兒子娶這許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