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的秘密
- 《指尖上的探索》編委會
- 494字
- 2019-12-13 19:46:22
A20.為什么燒開的水里會有白色的沉淀物?
水煮開之后,壺底往往會有些白色的沉淀物,我們通常稱之為水垢,又叫水銹或者水堿。那么,水垢是怎么形成的呢?水垢的形成和水質有關。前面我們提到,含有鈣、鎂鹽類等礦物質的水叫作“硬水”。海水、深井水和泉水都是硬水。剛下的雨雪,水里不含礦物質,是“軟水”。自來水是河水、湖水或者深井水經過沉降,除去泥沙,消毒殺菌后得到的,也是硬水。水燒開后,一部分水蒸發了,一些原本難溶于水的物質就沉淀下來,它們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鈣。還有一些原本溶于水的物質受熱分解,釋放出二氧化碳,變成難溶于水的物質也沉淀下來,這些沉淀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和氫氧化鎂等。這樣就形成了水垢。
水垢根據其形成原因和成形狀態的不同大致可分為硬垢和軟垢兩種。硬垢往往和容器、管道表面粘附在一起,不易去除。軟垢則潔白而松散,容易去除。

1、下列哪項不是煮開水時產生的白色沉淀物的名稱?
A.水垢
B.水銹
C.沙粒
2、水垢中的硬垢和軟垢有什么區別?
A.硬垢不易去除
B.軟垢不易去除
C.沒有區別
3、下列哪種水是軟水?
A.礦泉水
B.剛煮開的水
C.井水
4、下列哪些種類的水是硬水?
A.雨水和湖水
B.雪水和江水
C.泉水和深井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