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可思議的海豚
- 《指尖上的探索》編委會
- 559字
- 2019-12-20 15:06:28
A2.“海豚”一詞來源于什么?
海豚是生活在大海中聰明友善又可愛至極的動物,十分惹人憐愛。既然這么招人喜歡,那你們一定想知道“海豚”一詞的由來吧!漢語中的“海豚”和英語中的“dolphin”都是怎么來的呢?有沒有什么有趣的故事呢?在漢語中,“豚”和“豕”都有“豬”的意思,“海豚”其實就是“海豬”的意思,即為“海里的豬”。海豚胖乎乎的,又生活在大海里,看來“海里的豬”這一比喻再恰當不過了。在閩南語中,可愛的海豚也被叫作“海豬”或者“海豬仔”。“海豚”一詞在中國最早的記錄見于明代醫學家李時珍歷時數十年所編撰的《本草綱目》一書中,書中說海豚就像數百斤的豬那樣大,形狀、顏色極像鯰魚。看來從16世紀起,人們對海豚就有了最基本的認識,“海里的豬”也體現出人們對海豚的喜愛,海豚就像小豬一樣憨態可掬。在英語中,海豚“dolphin”一詞來源于古希臘文,意思為“有子宮的魚”,從這點可以明顯看出,海豚是胎生的鯨類哺乳動物。
把海豚比喻成小豬,看來,從古到今人們都認為它們是一種可愛友善的動物!

1、“豚”和“豕”都有“豬”的意思嗎?
A.都有
B.都沒有
2、閩南語中海豚被稱為什么?
A.海豚
B.海豬
C.海豕
3、“海豚”一詞在中國最早的記錄出現在哪部著作中?
A.《史記》
B.《天工開物》
C.《本草綱目》
4、《本草綱目》中記載,海豚的形狀和顏色像什么?
A.鯰魚
B.豬
C.鯉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