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的不同階段,人們各自都有不同的想要去珍惜的東西,或是具體的某個人,或是含有某種象征意義的物,或是感情,等等等等。
最應該被珍惜的有很多,其中之一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更是我們尚處于懵懂時期用來感知世界的‘裝備’——五感。
視聽嗅味觸。
擁有的時候平平無奇,沒有的時候后悔莫及。
……
第一個,視。
看不見有很多種,如視物模糊、眼前現陰影等,再者就是直接暗黑一片。
接觸這個最初的印象大概是小時候跟著奶奶看的《還珠格格》,墜下馬車的紫薇暫時失明,等真個自己也有幸體驗一把時,方覺視覺是那么的可貴。
一閃一閃亮晶晶,滿天都是小星星。
前人誠不欺我。
密密麻麻的小星星充斥整個視野,好像是金色的,又好像不是、沒什么顏色,那些小星星個個爭先恐后地在眼前亂跳,于是,在這種‘熱情’之下,能看到的確是不比往日十分之一。
分明手掌就攤開伸在跟前,卻只能有個似模非樣的影子。
都說霧里看花既浪漫又獨具朦朧美感,然而等真到了努力睜大眼卻什么都看不清甚至看不到的時候,那所謂的花就被賦予了別樣的寓意。
……
第二個,聽。
首次接觸聽還是在課本上,文字的大意為如若出現幻覺那么往往[1]最先出現的會是幻聽。
私以為聽不見比看不見還要可怕,因為看不見的話至少還可以憑借耳朵去進行各種感知,無論是他人的關切也好疑問也罷,經過大腦加工處理總能有個大致正確的信號,然如是聽不見,總覺得與人交流少了點什么。
面上笑嘻嘻,心里指不定如何。
猜測啊,總是有趣而無趣的。
感官的消失有一瞬間也有漸次發展,說不得二者到底孰好孰壞,總歸沒有讓人舒坦的,真個來臨的時候新奇感遠遠勝于其他。
世界仿佛一下子就安靜了。
沒有喧囂,沒有吵鬧,人們或許對著你笑,或許紅鯉魚綠鯉魚與驢似的說起來話語速極快令你的眼完全跟不上從而無從感知喜怒哀樂,仿佛正在觀賞著一場與己身毫無關聯的皮影戲。
興到濃時,禁不住拍手叫好。
待得反應過來總算稍顯懵逼,誒,這是怎么肥四?
……
第三個,嗅。
知道花是香的但聞不到。
如《畫皮2》中小唯的臺詞那樣,恩,不得不承認,實在是中了《畫皮》系列電影的毒了,并且從配樂與畫面上個人尤其喜歡第一部。
……
第四個,味。
不得不說的是,味是五感之中最為奇妙的存在。
為什么說是奇妙呢?
平常吃著有點咸的食物到了嘴里什么味道也無,再加些鹽進去之后嘗一口,很無奈,仍是那種沒什么味道的體驗。
只不過,當食物本身咸度到達一定程度,哪怕味蕾仍然無所覺,喉嚨會發揮它的作用。
說話想咳、聲音嘶啞,咸了。
后槽牙疼得難以描述,酸了。
和嗅有一點相似的地方,明明知道本該是如何,到了自己這里與未覺無異。
……
第五個,觸。
說是麻又不是麻,難以表達。
……
ps:
[1]往往:即最常見的大多數情況,并不能夠代表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