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起來是以抒情為主的一篇內容,其實不然。
就像人們發自內心的那句‘我喜歡你’總是支支吾吾并伴隨著面紅耳赤,這類具有強烈主觀成分的隨筆也將成為別扭與非別扭的角逐場。
表達愛有多種途徑,如題目中所言的‘不同方式’,可以是用嘴說、用筆寫、用行動證明,甚至還能透過眼睛。
曾經看到一句話這樣說:
喜歡一個人是藏不住的,即使捂住嘴巴,也還是會從眼睛里跑出來。
初初看到僅覺有趣,然隨即想法便轉為了恐怕不少人都會擁有的那樣——這事兒忒玄乎。
眼睛,或者說眼神那種東西,哪是那么容易就分辨得清呢?
實話講來,屆時最為感興趣的書籍類型還要屬行為、表情、微表情等相關,可即便如此,仍覺眼神之說未免晦澀。
換句話說,一是不戴鏡子的近視眼對于日常看人并起不到什么作用,二是所知尚淺導致新舊知識難以融會,三則那時還太年輕、總覺得肚子里那點墨水已然差不多,眼界不夠所致。
話說,總是有些個叼著煙卷鼻孔看人并著高談闊論者,而那些腹有真才實學的往往保持低調,也不知是個甚么道理,難不成也算是一種平衡?
扯遠了。
從不以為意到逐漸認可,歸根結底兩件事。
……
若說有個愿望從幼年時期貫穿至今,不是什么偉大理想也不是什么必須怎么怎么樣,而是希望能擁有屬于自己的一只貓。
可直到現在,愿望依舊處于擱淺狀態,且恐怕以后皆如此。
好了,有貓的朋友們,到這里可以仰天大笑三分鐘了。
每每想念那些毛絨絨四腳獸的時候,或會選擇跑去各類貓咖,或會到母上那邊,雖未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可畢竟使得希冀的小幼苗保持在了一個適當的生長。
貓咖里的四腳獸溫順慵懶者居多,常常是在那兒一窩便是一下午,不論身前客人更換何如,依然能夠自顧自地做著清夢。
它們的眼神往往相差無幾,給人感覺靈動者并不多,或許是由于前來探監者總是對它們傾注了過多關注導致它們對異類的兩腳獸沒什么新鮮感從而過快的產生無所謂或是不屑一顧那樣的念頭。
當然,有必要提及的一點,所述內容不過為個人所見,并不能代表所有。
然而家中的四腳獸們呢,尤其出現在母上身邊的,不是太過淘氣便是一般淘氣,也就是說,幾乎沒有個能閑住的。
這些家伙對每一個初來乍到的人類都抱有極其強烈的好奇心,水汪汪的眼常常隨著人類身上的包包、首飾、鞋帶等等等等而滴溜溜轉動。
有時身體不舒服了,這些家伙又跟個毛絨玩具似的,往一處一趴便是許久,會在偶然間抬首沖你輕輕喵一聲,如見你回望,則可能站起身來繞著你走上那么一兩圈,而后便以一個舒坦的姿勢窩在你身邊。
它們眼中的情緒很豐富,有好奇,有委屈,有頑皮,有疑問,有期盼,有嫌棄。
貓尚如此,何況乎人?
……
至于另一件事,
那是個秘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