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PAcc復試高分指南
- 甄誠
- 4255字
- 2020-11-28 22:48:57
第四篇 審計
第二十七章 審計總論及核心概念
備考建議
熟練掌握審計的定義、職能以及目標。
掌握理解重要性和審計風險
了解審計職業道德要素與審計基本程序
第一節 審計主體與審計目標
【考點27-1】審計的定義★★★★★
財務報表審計是指注冊會計師對財務報表是否存在重大錯報提供合理保證,以積極方式提出意見,增強除管理層之外的預期使用者對財務報表信賴的程度。
【注意】區分合理保證與有限保證。
合理保證提供高水平的保證,審計屬于合理保證的鑒證業務;有限保證提供有意義水平的保證,審閱屬于有限保證的鑒證業務。
【考點27-2】審計目標★★★★
(一) 審計的總體目標
(1) 對財務報表整體是否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錯誤導致的重大錯報獲取合理保證,使得注冊會計師能夠對財務報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適用的財務報告編制基礎編制發表審計意見。
(2) 按照審計準則的規定,根據審計結果對財務報表出具審計報告,并與管理層和治理層溝通。
(二) 具體審計目標
1.與所審計期間各類交易和事項相關的認定與具體審計目標

2.與期末賬戶余額相關的認定與具體審計目標

第二節 注冊會計師審計目標的實現
【考點27-3】重要性★★★★★
(一) 重要性概念
重要性是指被審計單位財務報表中錯報或漏報的嚴重程度,這一程度在特定環境下可能影響會計報表使用者的判斷或決策。
重要性概念可從下列三個方面理解:
(1) 如果合理預期錯報(包括漏報)單獨或匯總起來可能影響財務報表使用者依據財務報表做出的經濟決策,則通常認為錯報是重大的;
(2) 對重要性的判斷是根據具體環境作出的,并受錯報的金額或性質的影響,或受兩者共同作用的影響;
(3) 判斷某事項對財務報表使用者是否重大,是在考慮財務報表使用者整體共同的財務信息需求的基礎上作出的。
(二) 重要性水平的確定
(1) 財務報表整體的重要性
注冊會計師在制定總體審計策略時,應當確定財務報表整體的重要性以便能夠評價財務報表整體是否公允反映。確定重要性需要運用職業判斷。通常先選定一個基準,再乘以某一經驗百分比作為財務報表整體的重要性。
(2) 特定類別交易、賬戶余額或披露的重要性水平
(3) 實際執行的重要性
實際執行的重要性,是指注冊會計師確定的低于財務報表整體重要性的一個或多個金額,旨在將未更正和未發現錯報的匯總數超過財務報表整體重要性的可能性降至適當的低水平。實際執行的重要性低于財務報表整體重要性,通常為財務報表整體重要性的50%~75%。
【考點27-4】審計風險★★★★★
(一) 重大錯報風險
重大錯報風險是指財務報表在審計前存在重大錯報的可能性。重大錯報風險與被審計單位的風險相關,且獨立于財務報表審計而存在。重大錯報風險分為兩個層次:財務報表層次重大錯報風險與認定層次重大錯報風險。
認定層次的重大錯報風險又可以進一步細分為固有風險和控制風險。
固有風險是指在考慮相關的內部控制之前,某類交易、賬戶余額或披露的某一認定易于發生錯報(該錯報單獨或連同其他錯報可能是重大的)的可能性。
控制風險是指某類交易、賬戶余額或披露的某一認定發生錯報,該錯報單獨或連同其他錯報是重大的,但沒有被內部控制及時防止或發現并糾正的可能性。
(二) 檢查風險
檢查風險是指如果存在某一錯報,該錯報單獨或連同其他錯報可能是重大的,注冊會計師為將審計風險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而實施程序后沒有發現這種錯報的風險。
【提示】檢查風險與重大錯報風險的反向關系
所要求的審計風險水平=檢查風險×重大錯報風險
【考點27-5】審計職業道德★★
注冊會計師為實現執業目標,必須遵守一系列基本原則。這些基本原則包括獨立、客觀、公正,專業勝任能力和應有的關注,保密,職業行為,技術準則。
【考點27-6】審計基本程序★★★
(1) 接受業務委托
(2) 計劃審計工作
(3) 識別和評估重大錯報風險
(4) 應對重大錯報風險
(5) 編制審計報告
真題演練
【2014年廈門大學審計碩士復試真題】審計與公司治理在風險管控中的作用?
【2014南京審計學院】總體審計策略的目的及內容。
【2015財政部財科所】簡述審計程序。
【吉林財經大學2015年審計碩士】敘述一下注冊會計師的職業道德規范。
【2013年暨南大學審計復試真題】審計證據充分性。
【西南財經大學2013年審計碩士復試真題】你是如何理解風險導向審計的?
【中國人民大學面試題】談談對注冊會計師審計的理解。
【西南財經大學2013年審計碩士,復試真題】重要性與審計風險的關系,重要性水平和審計風險的關系。
【西南財經大學2013年審計碩士,復試真題】什么是審計重要性?審計重要性在判斷審計過失的過程中有什么作用?
第二十八章 財務報表審計程序
備考建議
熟練掌握內部控制的概念及其五要素風險導向審計的基本思路和步驟
掌握理解內部控制的目標風險評估、控制測試和實質性程序的內涵
了解幾項主要業務的循環審計
【考點28-1】風險導向審計的基本思路★★★
風險導向審計是以對審計風險的評價作為一切審計工作的出發點并貫穿于審計全過程的現代審計模式,其根本目標是將審計風險降低至可接受水平。
風險導向審計的核心是對財務報表重大錯報風險的“識別、評估和應對”。路徑是依據審計風險模型進行分析:
(1) 根據審計風險模型,審計風險=重大錯報風險×檢查風險,注冊會計師通過了解被審計單位及其環境識別和評估重大錯報風險。
(2) 注冊會計師為了控制檢查風險,需要合理設計和有效實施進一步審計程序以確保最終將審計風險控制在可接受的低水平。
(3) 注冊會計師在對財務報表重大錯報風險的“識別、評估和應對”過程中必須考慮舞弊等特別風險。
【考點28-2】控制測試★★★★
(一) 控制測試的含義
控制測試是指用于評價內部控制在防止或發現并糾正認定層次重大錯報方面的運行有效性的審計程序。這一概念需要與“了解內部控制”進行區分。“了解內部控制”包含兩層含義:一是評價控制的設計;二是確定控制是否得到執行。
(二) 控制測試的要求
作為進一步審計程序的類型之一,控制測試并非在任何情況下都需要實施。當存在下列情形之一時,注冊會計師應當實施控制測試:
(1) 在評估認定層次重大錯報風險時,預期控制的運行是有效的;
(2) 僅通過實施實質性程序并不能夠提供認定層次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
(三) 控制測試的性質
控制測試的性質是指控制測試所使用的審計程序的類型及其組合。控制測試采用的審計程序有詢問、觀察、檢查和重新執行。
其中,詢問本身并不足以測試控制運行的有效性。因此,注冊會計師需要將詢問與其他審計程序結合使用。
【考點28-3】實質性程序★★★★
1.實質性程序的含義
實質性程序是指用于發現認定層次重大錯報的審計程序。實質性程序包括下列兩類程序:
(1) 對各類交易、賬戶余額和披露的細節測試;
(2) 實質性分析程序。
2.實質性程序的要求
(1) 實施實質性程序的原則要求
無論評估的重大錯報風險結果如何,注冊會計師都應當針對所有重大類別的交易、賬戶余額和披露實施實質性程序。
(2) 特別風險實施的實質性程序需要考慮的因素
① 如果認為評估的認定層次重大錯報風險是特別風險,注冊會計師應當專門針對該風險實施實質性程序。
② 如果針對特別風險僅實施實質性程序,注冊會計師應當使用細節測試,或將細節測試和實質性分析程序結合使用,以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
【考點28-4】主要業務的循環審計★★★★
(一) 銷售與收款循環

(二) 采購與付款循環


(三) 生產與存貨循環
1.存貨監盤的主要環節
在存貨盤點現場實施監盤時,注冊會計師應當實施下列審計程序:
(1) 評價管理層用以記錄和控制存貨盤點結果的指令和程序;
(2) 觀察管理層制定的盤點程序的執行情況;
(3) 檢查存貨;
(4) 執行抽盤。
2.因不可預見的情況導致無法在存貨盤點現場實施監盤時的處理
(1) 典型的情形
注冊會計師無法親臨現場,即由于不可抗力導致其無法到達存貨存放地實施存貨監盤;氣候因素,即由于惡劣的天氣導致注冊會計師無法實施存貨監盤程序,或由于惡劣的天氣無法觀察存貨,如木材被積雪覆蓋。
(2) 如果由于不可預見的情況,無法在存貨盤點現場實施監盤,注冊會計師應當另擇日期實施監盤,并對間隔期內發生的交易實施審計程序。
(四) 貨幣資金循環
監盤庫存現金的要點如下。
1.監盤范圍
各部門經管的現金,一般包括被審計單位各部門經管的現金,已收到但未存入銀行的現金、零用金、找換金等。
2.監盤方式
監盤庫存現金方式最好是實施突擊式檢查。
3.監盤過程
(1) 制定庫存現金監盤計劃,確定監盤時間
在進行現金盤點前,應由出納員將現金集中起來存放入保險柜,必要時可以封存,然后由出納員把已辦妥現金收付手續的收付款憑證登入庫存現金日記賬。如被審計單位庫存現金存放部門有兩處或兩處以上的,應同時進行盤點。
(2) 審閱庫存現金日記賬并同時與現金收付憑證相核對。
(3) 由出納員根據庫存現金日記賬加計累計數額,結出現金結余額。
(4) 盤點保險柜內的現金實存數,同時由注冊會計師編制“庫存現金監盤表”,分幣種、面值列示盤點金額。
(5) 將盤點金額與現金日記賬余額進行核對,如有差異,應要求被審計單位查明原因,必要時應提請被審計單位做出調整;如無法查明原因,應要求被審計單位按管理權限批準后做出調整。
(6) 若有沖抵庫存現金的借條、未提現支票、未作報銷的原始憑證,應在“庫存現金監盤表”中注明,必要時應提請被審計單位做出調整。
第二十九章 審計報告
備考建議
熟練掌握審計意見的類型及其確定方法
掌握審計報告的含義和分類
了解審計報告的基本要素
【考點29-1】審計報告的含義★★★
審計報告,是指注冊會計師根據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的規定,在實施審計工作的基礎上對被審計單位財務報表發表審計意見的書面文件。
審計報告是注冊會計師在完成審計工作后向委托人提交的最終產品,具有以下特征:
(1) 注冊會計師應當按照審計準則的規定執行審計工作;
(2) 注冊會計師在實施審計工作的基礎上才能出具審計報告;
(3) 注冊會計師通過對財務報表發表意見履行業務約定書約定的責任;
(4) 注冊會計師應當以書面形式出具審計報告。
【考點29-2】審計報告分類★★★★
審計報告分為標準審計報告和非標準審計報告。
標準審計報告,是指不含有說明段、強調事項段、其他事項段或其他任何修飾性用語的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
非標準審計報告,是指帶強調事項段或其他事項段的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和非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非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包括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否定意見的審計報告和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
【考點29-3】確定審計意見的類型★★★★★

【考點29-4】審計報告的要素★★
標準審計報告的9個基本要素:
1.標題;
2.收件人;
3.引言段;
4.管理層對財務報表的責任段;
5.注冊會計師的責任段;
6.審計意見段;
7.注冊會計師的簽名和蓋章;
8.會計師事務所的名稱、地址和蓋章;
9.報告日期。
真題演練
【2014南京審計學院】注冊會計師發表非無保留審計意見的情形。
【2015財政部財科所】(名詞解釋)審計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