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切之學,中國傳之已久。反切者,上一字定位,故同位之字為雙聲;下一字定音,故同音之字為疊韻。此不易之理也。中國之初,雖未明字母之用,然近儒知字母之義者,有劉繼莊、(以三十二音為韻父,以三十二音為韻母,音有喉音、鼻音諸音。)江慎修、(《四聲清切韻》。)洪初堂(《示兒切語》。)三家,而以戴東原之說為最當。案:戴東原作《轉語》二十章,其書雖不傳,然其序有云:“凡同位則同聲,同聲則可以通乎其義。位同則聲變...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反切之學,中國傳之已久。反切者,上一字定位,故同位之字為雙聲;下一字定音,故同音之字為疊韻。此不易之理也。中國之初,雖未明字母之用,然近儒知字母之義者,有劉繼莊、(以三十二音為韻父,以三十二音為韻母,音有喉音、鼻音諸音。)江慎修、(《四聲清切韻》。)洪初堂(《示兒切語》。)三家,而以戴東原之說為最當。案:戴東原作《轉語》二十章,其書雖不傳,然其序有云:“凡同位則同聲,同聲則可以通乎其義。位同則聲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