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東原戴先生之言曰:“經之至者,道也;所以明道者,其詞也;所以成詞者,字也。由字以通其詞,由詞以通其道,必以漸求。”(《與是仲明論學書》。)又曰:“經之至者,道也;所以明道者,其詞也;所以成詞者,未有能外乎小學文字者也。由文字以通乎語言,由語言以通乎古圣作者之心志,譬之適堂壇之必循其階而不可以躐等。”(《古經解鉤沉》序文。)則欲通義理之學者,必先通訓詁之學矣。昔宋儒之言義理者,以心字、理字為絕對之...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昔東原戴先生之言曰:“經之至者,道也;所以明道者,其詞也;所以成詞者,字也。由字以通其詞,由詞以通其道,必以漸求。”(《與是仲明論學書》。)又曰:“經之至者,道也;所以明道者,其詞也;所以成詞者,未有能外乎小學文字者也。由文字以通乎語言,由語言以通乎古圣作者之心志,譬之適堂壇之必循其階而不可以躐等。”(《古經解鉤沉》序文。)則欲通義理之學者,必先通訓詁之學矣。昔宋儒之言義理者,以心字、理字為絕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