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2章 齊元渡南

李同運轉白玉屏扇,發現此處已經到了齊元山地界。

齊元山山頭不高,但是極為寬廣無邊,坐落于斫龍山和炎龍山的居中地帶,半山腰處紫氣縈繞,乃是齊元道館大大小小丹爐開啟時產生的仙家氣象,紫氣蔓延向兩條主龍脈之間,就像是一條連接東南的彩帶。

齊元山分東西兩峰,像是被一把巨斧將一座山頭一份為二,兩峰之下便是波濤洶涌的大滄江水。

大滄江水寬十余里,多礁石怪灘,尤其是位于兩封之下的水域,九曲十八彎,像是十幾條蛟龍蜷縮在一起,山水之間時不時便有風聲似龍吟。

行三十里,便已至齊元山腳下,行人漸多,皆玉冠緇衣,又有三五名青衫魚尾冠道人穿梭其間,一路走來,還能看到一兩位面容清秀的道姑。

山南腳下,是一處渡口,名曰齊元渡南,不難想象,后山腳還有一處齊元渡北。

渡口占地頗為廣袤,亭臺樓榭,坐落于半空之中,需走七七四十九階凌空的白玉臺階才能到達,渡口高度拔地十丈,與那往來的商船甲板齊平。

從此處自南向北去仙都,需從渡口處一條長石斜道直上,越過山頂之后一路向下,其余地帶皆被封禁起來,說是有厲鬼橫行。

仙鬼相鄰,不可謂不奇也。

據傳聞,齊元道觀建立伊始,便是用來鎮壓此地的鬼氣,開辟出一條過山之路,久而久之,道觀大道傳承,卻逐漸發展為以煉丹為主的道門分支,齊元山的丹藥,最受歡迎的當然是李同懷里揣的七顆靈丹,名曰“七星聚元丹”,此外還有“春露丹、木魂丹”等,據是上品,又有專門用來固本培元的“培元丹”,特別適合低境界的修士以及武夫食用。

上了渡口,便能看到一排排商鋪門面,以售賣丹藥居多,皆是穿著齊元道觀弟子衣衫,且多是道姑執掌。

還有許多世俗打扮,賣的是仙衣法袍,各種不同作用的仙家法寶,也是門庭若市,生意興隆。

這些不屬于齊元山的外來商人,每月都要交給齊元道觀大筆的神仙錢。

最后一種若仙都道人一般,只是一塊白布蓋在地面上,擺放三四件到幾十件不等的不同來路物資,或符篆或重寶或字畫,這些人并不常駐,而是仙國諸子百家之外的修士,在外界常稱為山澤野修,得了一些不太適合自己的寶物,就在游歷之時找些商貿地帶,換成神仙錢或者以物易物。

寶物的品軼和價值需要買家自己長眼,盈虧自負。

在舉國仙人的仙國,山澤野修要比外界更為不易,尤其是破鏡之時,一無師父指導,二無高人壓陣,唯獨能夠求一件壓勝之物來避免破鏡時會遇到的諸多內在外在屏障,壓勝之物與修士大道契合最為重要,在此基礎上,品軼自然是越高越好。

尤其是從天海境跨入到成橋境之時,最為兇險,壓勝之物尤為關鍵,故而很多摸到了成橋瓶頸的山澤野修,苦尋百年都未必能夠得到一件合適的壓勝之物,白白錯過了契機,大到無望。

為了避免此種情況,山澤野修從修行開始,便要一直積攢神仙錢,一旦碰上有符合自己大道的壓勝之物,砸鍋賣鐵也要先買下,有備而無患。

李同看的眼花繚亂,先是那流光滿溢的仙丹,靈光四射的法袍,以及一件件看上去就不俗的法器,一時間挑花了眼。

木端在一旁提醒道:“莫要亂花冤枉錢,光陰碎片里的東西你一樣都帶不走,當然,外界的東西你也帶不進來。”

李同正挑的起興,問此一言,心頭微動,看向自己身后的竹箱。

木端又道:“就憑那件青布包袱,哪怕是在仙國都是讓人眼饞的寶貝,很容易引來許多居心不良之人的覬覦,但是好在在這個地方,你那件包袱就如同白紙一般,不會引起任何注意。”

李同只想到了那件甲丸和金紙符篆,卻不知道包袱居然也是寶貝?

話說自己只不過是從師父的道袍中間發現了這么一件包袱,也沒多想便先用了,反正師父也用不著……

而那位滄源山的老道人在李同走后,眼眶微紅,拿了包袱也就算了,可那包袱里還藏著老子的棺材本啊!

李同頓時有些興致缺缺,能看不能用,十成心氣沒了九成,便要快步離開渡口登山而去。

恰在此時,迎面走來一老一少。

老者破衣爛衫,卻并不骯臟,反而極為整潔,身上穿的是一件縫補過不下百次的劣質法袍,針腳細密,針線流暢,居然硬生生補出了一番出淤泥而不染的奇怪感覺。

他身邊跟著一位女童,衣服略顯寬大,臉色有些泛黃,身形瘦弱,唯獨一雙眼睛清澈無垢,就好似一件晶瑩剔透的瓷器。

若是在外界,女娃娃的資質足以引來各大修仙門派的哄搶,但是在仙國,卻只有做一個山澤野修的命。

仙國兩百萬人口,每年的新生兒卻不足百一之數,不是天生闊淵境的道胚就是劍仙武神資質,或者是擁有百家一脈氣運之人。

其實,當時的仙國生育率并非如此低下,而是有一些資質不怎么出眾的,大多數會被親身父母遺棄荒野,自生自滅。

他們之中,幸運者如同南槐王府的婉兒一般,被大的仙門收為奴婢,資質在其次,關鍵是要有一副好皮囊,或者被過路的山澤野修遇到,發現大道相近,收個嫡傳,亦師亦父一般。

剩下的,就只能自生自滅,很多被妖獸精魅叼走撫養,終其一生都不知道其實他們本是人類。

極少數得到一份機緣,修成一門法術,如同老者一般,成了土生土長的野修。

老者的模樣雖然不敢恭維,口氣卻也不小,小丫頭一路走來其實對一件法寶情有獨鐘,唯唯諾諾不敢說出口,老者看出端倪,安慰她道:“為師與那齊元山的妙蛙道人曾有舊,登了山之后幫你求一副‘七星聚元丹’不在話下。”

女童眼前一亮,接著又暗淡下去,每次路過仙家府邸師父都會如此說辭,每次卻又會找個理由連府門都不敢敲。

老者驚訝一聲,看向旁邊的一處攤位,坐著一個個頭比女童還小的男童,眉心處有一塊血紅似火的印記。

男童腳下擺著一個巴掌大小的葫蘆,葫蘆旁邊放著一顆如同鮮血般的紅色丹藥,火靈旺盛,走在旁邊如同被火炙烤一般。

老者咂摸一番,問道:“道友,此丹何名,怎么個賣法?”

男童頭也不抬說道:“家族秘傳‘火硝丹’,每顆五個黃龍鱗,一爐十顆,一起買就饒你老兒一些,只需四十九顆黃龍鱗。”

老者偷笑:“莫覺得我不識貨,哪怕會齊元道觀的‘地火丹’也不過三顆黃龍鱗,你這‘火硝丹’靈氣雖盛,但是卻留不住,就這么會兒功夫便消散如此之多,真能為人所用的還不到靈丹蘊藏火靈的十分之一,哪里值這個價錢,道友還是開個公道價的好。”

男童抬了抬眼,沒好氣道:“不買就滾!”

老者也是個急脾氣,當即破口大罵:“還穿著開襠褲的黃口小兒居然敢如此放肆,你師承何人,打你老夫怕被人笑話以大欺小!”

男童也不含糊,一只手掌已經通紅,精純的紅色火苗托在手掌之上,咧嘴一笑:“試試?”

這男童火苗一出,整條大街都燥熱難耐,火靈狂暴,絕非善茬。

老者嘴上不饒,腳步卻也沒停,罵罵咧咧道:“不跟你小兒一般見識!”

男童收起火掌,吐了一口濃痰在老者腳下,“啊呸,慫蛋!”

老者連忙跳腳,偏巧踩在了李同的腳背上,轉身便要告饒,卻發現又是個孩子,看境界才三境修士,倒是根骨不錯,老者心思一轉:“這位小友看著面善,老夫法號化崇真君,水火道法無敵于世,見你大道可期,準備渡你一程,還不磕頭拜師?”

女童拽著老者的衣角躲在身后,小聲嘀咕道:“師父,多丟人啊……”

李同眉毛一挑說道:“不巧,我有師父了。”

老者也不氣餒,說道:“即便如此,老朽仍要送你一份道緣!”

說著,他從懷里掏出一個水紋煙壺,精致小巧,水靈蕩漾,看上去品軼不俗,李同剛要伸手,老者又說道:“只收十個黃龍鱗。”

李同轉身就走,老者還在身后喊道:“八個也成!”

木端跟在李同身后說,“那水紋煙壺在外界也有賣,多是長輩送給晚輩的小填頭,品軼上等的也不過一顆黃龍鱗,老頭手上拿的那個,也就值五個云靈幣。”

李同點頭,“曉得,那老頭一看就是個騙子!”

木端不置可否,但是那老頭確實擅長水火術法,而且境界在她之上,說不定已經是一個成橋境的地仙,放在外界一些中等的仙府都能混個供奉,小的世俗王朝更是會奉為座上賓,沒想到在仙國卻落魄到如此地步。

而那個賣‘火硝丹’的少年更是不俗,實力居然還在老者之上,丹丸火靈盎然,比那‘七星聚元丹’中的火丹還要咄咄逼人,若是成丹的輔材再好一些,不至于如此浪費,放在外界怕是能夠賣出一顆雪花印!

若是能夠帶出去,木端還真不介意買走兩顆。

在外界,一顆黃龍鱗能夠換成二十八顆云靈幣,一個雪花印可以換成十二顆黃龍鱗。

主站蜘蛛池模板: 茶陵县| 鲜城| 津南区| 辽宁省| 英德市| 特克斯县| 墨玉县| 武胜县| 怀仁县| 武穴市| 开远市| 义乌市| 洛宁县| 南川市| 镇巴县| 同江市| 运城市| 车险| 马关县| 绥宁县| 进贤县| 高青县| 扶余县| 凤翔县| 南开区| 赞皇县| 平泉县| 宁夏| 永胜县| 东至县| 额尔古纳市| 唐河县| 喀什市| 宜章县| 关岭| 泗水县| 海盐县| 萝北县| 新沂市| 馆陶县| 黄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