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與經濟學大師共同思考
- 楊慶育
- 518字
- 2020-01-10 15:43:13
一、社會生態體的提出
人類對生物體的認識歷史非常悠久,人是作為個體的最典型的生物體,而國家是作為整體集合概念的生物體。生物體都需要生存的環境,我們把能夠給生物體提供生存環境,形成相對獨立的物質循環流動過程,具有一定的空間范圍和時間延續,按照特定規律運行的體系,看成一個“生態體”。對人類發展而言,基本生態體的人體屬于第一層次,人類社會以及民族、國家屬于第二層次,而大自然和地球則屬于第三層次。作者在書中,主要研究了國家生態體。古往今來,國家運行以及國與國之間的關系,引發了無數的發展課題和國際關系課題——發展的不平衡、資源的爭奪、戰爭的爆發等。在作者看來,這些問題的本質就是國家生態體的平衡關系,解決這些問題就是尋求平衡,而尋求平衡就必須認識國家生態體的運行規律。從常態看,生態體以生物為主體,處于一個生機盎然、循環往復的運動過程中,具有一定的秩序和內在的平衡機制。人類有史以來,對這種平衡進行了不懈的探索。兩千多年前中國的老子就認為:思想探索,要達到極致;安守平衡,則掌握實質;自然萬物紛繁眾多,最終都要各自返回到它們的本原,這被稱為平衡。平衡是運動的歸向,運動回歸到平衡就是正常規律。知道正常規律,就是明智;不知道正常規律,就是愚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