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民股東: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
- 哈斯 李桂君
- 874字
- 2019-12-13 19:58:46
序
在中國的歷史上,與土地相關的變革從來都是社會變革的核心。在21世紀,中國這個農業文明的代表,又不得不再一次面對土地變革浪潮的沖擊。過去30多年的改革開放發端于土地的變革,土地的使用從集約型向分散型轉變,土地承包責任制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在極大程度上解放了社會生產力。然而,隨著改革的深入,中國的土地也許會從分散化再一次走向集約化。
土地的使用,從分散化走向高效率的集約化,必然會經歷一個土地的流轉過程。中國如何有序地實現土地從分散到集約的流轉過程,是至關重要的社會變革。于中國而言,說其關乎國家命運也并不為過。
在這個土地流轉過程中,不同的利益主體面臨著不同的掙扎,表現出不同的行為模式。政府面臨著資源整合和資源配置的困難;企業面臨著獲取生存空間與利益的障礙;銀行等金融機構面臨著長短期利益的抉擇。而其中最為核心的問題是,廣大農民們如何在新一輪的土地變革過程中享受到改革的紅利,這無疑關乎中國發展的可持續性。
我們長期在金融投資領域工作,有幸參與了一些中國土地流轉的實踐,尤其是中信銀行呼和浩特分行在內蒙古自治區的一些嘗試,讓我們深刻地感覺到了這次土地流轉變革的歷史意義。我們希望把我們在土地流轉實踐過程中的感受、思考記錄下來,與對這個問題感興趣的讀者分享。也希望能夠在這個歷史的洪流中,記錄、分析和分享所看到的土地流轉實踐,為中國的歷史進程留下一些依稀的印記。更希望歷史能夠幫助后來者理解,把農民從土地上解放出來需要多么大的勇氣和毅力。
本書分為六個部分,共十四章,每個部分的開篇都有概括性的引言,說明了該部分的主要思想與內容,供讀者快速閱讀。
本書的成書得自工作中的實踐與思考,而這都離不開與我共同工作的同事和朋友的思想碰撞。中信銀行呼和浩特分行的同事們為本書的調研工作提供了大力幫助;草原生態產業聯盟的企業家們為本書提供了豐富的研究案例,東達蒙古集團趙永亮董事會、通遼余糧畜業王鳳龍總經理對我們的研究給予了大力的支持;中央財經大學的宋硯秋博士、李玉龍博士、張敏博士、黃道涵博士,以及楊嵐、張銀賀等同學都對本書的寫作和校對做出了貢獻。于此,我們一并表示感謝!
- 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百村調研·河源村卷:全民參與助力精準扶貧
- 10倍速目標達成法:孫正義的高效法則
- 商業地產5.0:消費行為進化論(管理學文庫)
- 農業經濟學刊(2018年第1期/總第6期)
- 中國能源國際合作報告2016/2017
- 元宇宙地產:數實融合的商業場景
- 投資新視野Ⅳ:大健康
- 三網融合模式下的電信運營商競爭策略設計與公共政策選擇
- 房地產企業財務管理一本通(圖解版)
- 傳統到現代:成都城市管理之世紀變遷
- 中國農戶經濟行為與鄉村治理(文化發展學術文叢)
-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統計年鑒(軟件篇)2010
- 智慧工廠技術與應用
- 要素集聚、產業結構與民族地區城市經濟發展研究:基于專業化、多樣化視角
- 房地產市場與區域經濟協調發展:以西部地區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