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旗幟鮮明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上指出,各級黨組織要旗幟鮮明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持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到哪里,監督檢查就跟進到哪里,確保黨中央令行禁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這已寫入黨的十九大報告概括的作為指導思想的“八個明確”,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一項核心內容。
習近平總書記曾深刻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特就特在其道路、理論體系、制度上,特就特在其實現途徑、行動指南、根本保障的內在聯系上,特就特在這三者統一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上。”這就明確指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三個組成部分亦即三大特征。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同志進一步論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體系、制度和文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被鄭重地拓展為四大組成部分,也就是四大特征。為什么說中國共產黨領導是這些特征中最本質的特征?所謂本質,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決定事物性質、面貌和發展的根本屬性。中國共產黨領導對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來說就具有這樣的屬性。這是因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是黨和人民歷盡千辛萬苦、付出巨大代價取得的根本成就。正是因為黨的堅強正確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才成為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創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才成為指導黨和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理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才成為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制度保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才成為激勵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奮勇前進的強大精神力量。改革開放40年的壯麗征程表明: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當之無愧的開創者、推動者、引領者,中國共產黨領導決定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體系、制度、文化的性質、面貌和發展。因此,可以得出結論: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
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就是指社會主義制度在同資本主義制度和其他社會制度比較、競爭中所體現出來的優越性。一般認為,相對于資本主義制度存在的各種弊端,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主要體現在“三個更高”“一個更強”上:比資本主義有更高的生產力、更高的平等、更高的文明、更強的凝聚力和整合力。除此之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還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具體表現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這“四個自信”從何而來?從它們本身所具有的優越性而來。而其優越性又從何而來?從實踐而來,從人民而來,從真理而來,從近百年來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進行的艱苦卓絕的奮斗而來。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開創和發展,當然也就沒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的優越性和自信,就沒有今天的中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也必然是空想。歷史已經證明并將繼續證明: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之源,是形成其他優勢的優勢,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
世界上的政黨不可勝數,幾乎每一個政黨都希望得到歷史的認可、民眾的支持,但真正能實現這一愿望并長期保持這一狀態的政黨并不多見。中國共產黨一路走來,已有98年歷史,成為執政黨也已70年,至今不僅穩如泰山,而且風華正茂,原因何在?歷史和人民為什么會選擇中國共產黨?這可以從中國共產黨的特質、形象、實力和貢獻來看。
中國共產黨的特質就是《中國共產黨章程》所規定的黨的性質、理想、宗旨和指導思想。黨的“兩個先鋒隊”性質體現了階級性、群眾性和先進性的統一;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靈魂,也是保持黨的團結統一的思想基礎;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建立、存在、發展的唯一目的,是不懼一切艱難險阻、無往而不勝的重要法寶,是我們黨區別于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揭示了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規律,具有科學性而占據著真理的制高點,具有人民性而占據著道義的制高點。這些都充分表明:中國共產黨的性質、理想、宗旨和指導思想,代表的是中國歷史前進的正確方向,體現的是中國工人階級和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可見,歷史和人民選擇了中國共產黨,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黨自身的“質的規定性”以及由此決定的黨的先進性。
一個政黨要得到歷史的選擇和人民的認可,還必須有強大的力量。這種力量既包括已經和正在顯現的力量,也包括潛在的力量;既包括硬實力,也包括軟實力。中國共產黨由于其先進性和純潔性,剛剛成立時就已顯示出巨大的發展潛力,這種潛力至今仍在釋放。同時,中國共產黨已經顯現的力量更是令人民為之自豪。比如,就硬實力而言,中國共產黨有遍及城鄉的450多萬個基層組織,有奮戰在各行各業的8900多萬名黨員,有堅定支持和追隨的13億多人民,等等;就軟實力而言,中國共產黨在人民中享有崇高威望,有管黨治黨、治國理政的豐富經驗,等等。實力是一個政黨生存、發展和取得成功的基礎條件,中國共產黨所擁有的巨大實力使她能夠經受住任何考驗。歷史和人民堅定地選擇了中國共產黨,全黨要更加自覺地堅持黨的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堅決反對一切削弱、歪曲、否定黨的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言行;必須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確保黨始終總攬全局、協調各方。
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必須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理解“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黨領導的范圍是“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政軍民學”泛指領域,“東西南北中”泛指地域。黨如何實施領導?主要是“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促改革”,這在某種程度上說就是黨的領導的內容和方式。內容主要是“方向”“大局”“政策”“改革”,方式主要是“把”“謀”“定”“促”。通過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促改革,調動全黨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不斷增強黨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把黨建設成為始終走在時代前列、人民衷心擁護、勇于自我革命、經得起各種風浪考驗、朝氣蓬勃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
只要我們在黨的全面領導這個根本原則問題上始終做到在堅持中完善、在完善中堅持,“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中國共產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領導就無比堅強,我們的事業就一定能無往而不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