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四星達成
- 廚神從吃貨開始
- 魚羊先生
- 2187字
- 2019-12-06 21:25:00
“四星,四星,又四星,三份全都是四星。”
看著眼前這三份新鮮出爐的四星干炒牛河,李木魚差點控制不住自己情緒——在使用了高品質(zhì)的河粉后,他終于也能炒出四星級別的干炒牛河!
這也意味著他摸到了四星的門檻,并且證實了之前的一個假設(shè):只要想辦法提升匹配度,店內(nèi)必然能出售更高一截品質(zhì)的干炒牛河。
這個河粉的匹配度應(yīng)該能達到90%以上……李木魚暗想道。
這回自制的高配度河粉勝就勝在味道上邊,它所蘊含的,米香味是以前那些河粉難以比擬的,那些工廠出品的河粉大都不會使用優(yōu)質(zhì)好米,很難達到這種香甜度。
而在干炒牛河中,河粉是絕對的主材,它能提升一截,整個干炒牛河的品質(zhì)無疑也會跟著提升一截。
想到這,李木魚拿起筷子,開始每份挑出一點品嘗。雖然系統(tǒng)評級都給予了四星評價,但這個四星是一個較為廣泛的范圍,如尺子一樣,一厘米之中還包含著十個毫米單元。所以想要確定三個匹配度的大米對最終成品的影響,那就得細細品嘗。
從95%匹配度大米開始,從高到低依次品嘗,在三份河粉都入口后李木魚細細的抿了下嘴,腦中回憶著剛才的味道。90%與95%匹配度兩種大米之間的味道差別較大,很容易就能品嘗出來,92%那個則是有些難以辨認。
在它們都是白河粉時,三者的口感幾乎完全一樣,只能從味道上進行辨別。而在經(jīng)過醬油與大火烹調(diào)成干炒牛河后,三種河粉之間的味道差別已經(jīng)不如白河粉時那么明顯,如果不是細細品嘗,完全分辨不出這里面的好壞,都是如此的好吃。
“那就是說完全用不著十二塊一斤那個大米?盡管它是95%匹配度。”李木魚輕聲自語,心里有了決定——那3%的匹配度不值得付出高達八元的差價。
回過神來,看向白羊他們,發(fā)現(xiàn)這幾人正在前堂隔著玻璃看向自己,特別是王林濤那眼巴巴的表情,呃……這家伙竟然還情不自禁的咽了下口水。
“進來端出去吧。”李木魚得意的笑道,心里樂開了花,對于一個廚師來說,還有什么是比讓人流口水更加高興的事呢。
“對了,”他看著王林濤進來又補充道,“我就先炒三份,你們拿小碗攤著吃,試試看有什么區(qū)別,不夠吃我再炒。”
李木魚一句話說的冠冕堂皇,他絕對不會承認這是為了刷分。三個人分別吃三份干炒牛河,那不就是提供3X3的認同分嗎。
“我真是個天才。”李木魚忍不住給自己比了個贊,隱隱有點懊惱自己之前咋那么老實,明明昨晚阿里那群人分吃三份干炒牛河時就已經(jīng)證明了這個可行性。
……
“是這家吧。”王炳坤隔著車窗向老許問道,他所指方向正是李木魚的小店。
“是這里,靠邊停吧。”
得到確定,王炳坤將車停穩(wěn),熄火后開門下車跟老許并排步入李木魚小店。
“咦,許叔,你們好。”李木魚正聽著白羊幾人對三份干炒牛河的點評,見老許帶著一個陌生人進門,招呼道。
“魚仔啊,現(xiàn)在忙嗎,許叔找你有點事。”老許開口說道。
“沒事許叔,現(xiàn)在沒客人,不忙。”李木魚回道,示意白羊三人先繼續(xù)吃,然后讓老許兩人坐下,又接了兩杯水遞給他們,自己也坐在了他們對面。
老許接過水,又指了指王炳坤,露出笑臉道,“不忙就好,我先給你介紹個人。不知道你有沒有聽說過特級粵菜廚師張冀川,這位是他的徒弟,我們羊城的高級粵菜廚師王炳坤。”
“那位國宴大廚張冀川?”李木魚驚訝的問道,聲音不自覺的高了一節(jié)。
一般人可能沒聽說過,但這位大師可是他老爸的偶像啊,他從小聽著對方名字長大,又怎能不知道。
“是的,張冀川正是家?guī)煛!蓖醣そ舆^話,神色自豪。
李木魚看著王炳坤兩人,面帶疑惑,“許叔、王師傅,不知道你們找我有什么事嗎?”
“是他……”老許笑著指向王炳坤,想為后者起個頭,卻忽然發(fā)現(xiàn)對方竟然看著鄰桌那三份干炒牛河出神。只好哭笑不得的拍了拍對方,提醒道,“阿炳,你干嘛呢,說正事啊。”
王炳坤知道自己愣神了,也知道自己為何而發(fā)愣。作為國宴大廚的弟子,他一生閱食無數(shù),對美食的鑒賞能力自然超越常人。不同于老許,他看出了那三份干炒牛河的特殊之處。相比較與下午吃到的那一份,這三份干炒牛河無論從色澤、形態(tài)上來看都超越了前者許多。
“靚仔,那三份干炒牛河能給我一點試一下嗎,不用多,一小口就好。”王炳坤出人意料的說道。作為一個廚師,他實在是太疑惑了,為什么對方能在短時間內(nèi)將一道菜品提升如此之多。
李木魚一聽自然心喜,這就相當于賺認同分啊!趕緊讓白羊給王炳坤與老許兩人各拿一套碗筷。
“這粉跟以前不一樣。”
在老許還沒嘗出個所以然前,王炳坤只吃一口就辨別出了最大的區(qū)別。
見狀,李木魚又到后廚拿來那三份白河粉,示意這三份干炒牛河用的是自己嘗試著做的河粉,讓兩人嘗嘗。他的目的無非是再刷六份認同分,熟不知卻讓王炳坤內(nèi)心泛起驚濤駭浪。
身為沉浸行業(yè)多年的高級廚師,王炳坤點評河粉時不會像普通人一樣除了好吃就是不好吃,他從色澤、厚薄、軟硬、口感等等多個方面細細分析了三份河粉。這其中,兩份李木魚出品讓他驚訝,而系統(tǒng)出品那份則讓他無比震撼。
這真是這個小年輕做出來的嗎?王炳坤看著李木魚,內(nèi)心難以置信,久久不能平靜。從形態(tài)來看,這份最優(yōu)秀的河粉達到了師父——張冀川——那個級別,甚至比師父更為優(yōu)秀。這份優(yōu)秀不是體現(xiàn)在味道上,而是——
手藝!
這份河粉里每一根都如精雕細琢一般完美。它不僅大小如一,更是厚薄如一,且是一根河粉從頭到尾的厚薄如一!
如果不是真切的擺在眼前,打死王炳坤他都不敢相信有這樣極致的手藝。這是多么難以控制的技術(shù)啊,簡直驚為天人。而且,別說什么運氣使然,有誰能做到那么大一盆河粉的運氣使然!
與切土豆絲同理。
新手或許能切出幾根形態(tài)好看的土豆絲,但能從頭到尾把整個土豆都切成好看的絲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