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泰二十八年,十月初一,大姜內亂定、外患除,姜文帝改年號為元盛,此之一年,為元盛元年。
于朝上,論功行賞。
追淮陰侯為忠良王,封其幼子為帝王弟子,承業于姜文帝。
追沽源將軍獨子邱杰為勇安將軍,賜宅邸勇安將軍府位京都主街,賞黃金百兩,良田百畝。
封鎮西侯之妹勇安將軍遺孀白月苒為二品勇安夫人,賞黃金百兩,良田百畝。
招安吳江濤等一眾江湖人士入朝,遭婉拒,遂以白銀千兩以謝之。
豫章王許明城蒙冤受屈,現恢復其位,賜黃金百兩以慰之。
付文宴……
陳鐘勤……
……
元盛元年十一月,勇安夫人扶勇安將軍靈柩回京,與沽源將軍夫人相顧而泣。
元盛二年正月,勇安夫人誕下一子,取名邱立。
豫章王收其為義子。
元盛二年三月,鎮西侯與湘陽長公主完婚,十里紅妝,萬人空巷。
元盛二年五月,鎮西侯辭督統帥一職,交賀家軍兵符于鄴王姜凡,任宮廷禁衛總教頭。
元盛三年二月,大姜廢除藩王制,設立洲縣郡制。大姜王侯子爵等位,原有封位者封號予以保留,但實權皆上繳朝廷。
元盛五年七月,西夏可汗暴斃身亡,西夏內亂,民不聊生。
西夏四皇子請兵大姜,平西夏內亂,登西夏可汗之位,甘為大姜屬地。
元盛六年九月,大姜劃西夏入國土,遣欽差常駐西夏,以管西夏諸事。
豫章王上疏請職,欲立義子邱立為世子。
得準。
豫章王捐半數家產于國庫,余下半數皆贈與勇安夫人。
一身布衣,輕車簡從,赴西夏任。
許明城任職期間,因地制宜,發展農耕商貿,解西夏饑荒之禍,百姓安居樂業。
元盛三十六年,逝于西夏大漠。三十六年間,不曾出西夏大漠。
元盛五十一年,勇安夫人大壽,安國將軍邱立設宴勇安將軍府。
勇安夫人樂戲,故安國將軍特請了一戲班子過府。
宴席之中,勇安夫人從頭到尾只點了一首曲目,名曰,良將。
戲開場,咿咿呀呀一家八口,七子從父出征。
戲末,唯一子歸。
臺下諸人皆淚目,唯勇安夫人眉眼含笑。
戲子謝幕,安國將軍喚其母,不見應答。
近身,方知其已駕鶴而去。
……
此后經年,國泰民安。
(全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