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9章 《唐詩三百首》里的人生感悟之岑參篇

岑參是與高適齊名的邊塞詩人,二人并稱“高岑”。《唐詩三百首》收錄岑參詩七首,是盛唐邊塞詩杰出的代表。

岑參(715-769)天寶三年(744年)進士及第。出身于官宦世家,但是后來家道中落,加上年幼喪父,一直由哥哥教養。岑參天資聰慧,五歲開始讀書,九歲就能寫詩作賦,二十歲時到長安獻書,想以此求取功名,然而卻未能如愿。此后奔波往復,蹉跎十年,直到三十歲他考中進士,但也只是得到一個位卑職微的小官。

仕途的失意,使他產生了去塞外建功立業的想法。

三十四歲,他第一次出塞,來到安西節度使高仙芝幕府中掌書記。他在詩里寫道:“萬里奉王事,一身無所求。也知邊塞苦,豈為妻子謀”。三年后返回長安。回長安待了兩年后,他再次來到邊塞,這次是做了安西北庭節度使封常清的判官。兩段塞外經歷,加起來有六年。在此期間,他創作了大量邊塞題材的詩歌,留存下來的就有七十多首,是大唐邊塞詩人中留存作品最多的一位。

比起數量,更值得一贊的是他的“腦洞”之大。在岑參的作品里,處處可見奇景奇事和奇思妙想——比如在《走馬川行奉送出師西征》中,他寫道:“輪臺九月風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隨風滿地石亂走”。風夜吼,石亂走,一看到詩句,畫面感馬上就來了;在《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他又寫到:“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明明是看雪景,但在詩人眼里,掛滿枝頭的積雪,卻像一夜盛開的梨花……類似例子在岑參詩中可謂俯拾皆是:

虜塞兵氣連云屯,戰場白骨纏草根,劍河風急云片闊,沙口石凍馬蹄脫。

當然,在早期謀生階段。岑參也寫過大量歌功頌德的和制詩,全詩沒有多大實質意義,但其藝術表現形式卻廣受好評,這里摘抄幾句:

花迎劍佩星初落,柳佛旌旗露未干,獨有鳳凰池上客,陽春一曲和皆難。

日色才臨仙掌動,香煙欲傍袞龍浮。朝罷須裁五色詔,佩聲歸到鳳池頭。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首市| 涟水县| 池州市| 武陟县| 大化| 安义县| 柯坪县| 澜沧| 大余县| 五指山市| 玉山县| 会理县| 芒康县| 达孜县| 汝城县| 错那县| 仲巴县| 江安县| 孝义市| 乌兰察布市| 宝山区| 长宁区| 屏东市| 玛沁县| 兴安县| 马关县| 安福县| 科尔| 攀枝花市| 延津县| 民和| 莱州市| 汤阴县| 耒阳市| 凤城市| 连州市| 沿河| 铜鼓县| 德庆县| 句容市| 菏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