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古橋
- 煙酒小店的經營日常
- 元珠峰下一只蟲
- 1011字
- 2019-12-08 15:01:58
古橋
老家是住建部于2018年評定的中國傳統村落,那里一馬平川,沃野千里,風光旖旎,人文鼎盛,贛派明清古建林立!
村郭西門外一條小港靜靜地流淌了不知多少年!就在偏南最窄處橫躺著一座古橋!千百年來無聲無息!默默不語!
古橋不長,也就十米不到,石砌單拱,古橋很窄,兩個成年人并排一站就滿滿當當了,要是兩個大胖子,就得側身而過,才穩當!橋面是數塊長長的大條石,左右兩側各有一道深深的車轍印痕,述說著歲月的齒輪,滾動了一圈又一圈!
古橋南端立有兩米多高的鎮水華表石柱,經年累月的風霜雨雪,已經侵蝕嚴重,但陰刻的一行繁體隸書還是依稀可見:皇嘉慶十年歲次已丑菊月中浣合族重修吉立!如此算來,已經整整215年!
村里長輩說,王安石幼年游學路過村東頭元珠峰,被這秀美風光羈絆,留戀數日不忍離去,留下詩詞歌賦數篇記載于族譜!水滿池塘蒸雨露,峰凌霄漢起楩楠,這副對聯就是王安石所寫,至今年年題寫在村東門牌坊上。先祖有德,感悟于斯,自宋政和七年起不再分家他遷!故此,有了這座村,也就修了這座橋,如此說來,古橋靜靜地橫躺了900余年,期間不知見證了多少歲月的滄桑,人事的經迭!
打我記事以來,古橋承載更多的是人文的象征,精神的傳承!
小村里但凡新入學的蒙童,臨近中高考前的學子,都得在長輩,父母帶領下,挑一個黃道吉日,來到古橋華表下,焚香燒紙鳴炮,向南方虔誠跪拜,保佑學業有成,光宗耀祖!
后來我知道,長輩們口口相傳,萬歷十七年村里走出了第一位進士老爺,時年37歲!那是他第7次進京趕考的頭一晚,在這座古橋上一個人靜靜地躺了兩個時辰!進士及第之后,任過知縣,國子監助教,刑部云南司主事,汀州知府!
到了乾隆二十六年,村里走出了第二位進士老爺!授嘉祥知縣,平祥符叛亂!先后受到乾隆三道圣旨褒獎!并立下牌坊至今還在村東門矗立!據說這三道圣旨原件珍藏在XZ市圣旨博物館!族譜記載,進士及第前,時年30歲的老祖宗也曾在這座古橋上冥想沉思!
就這樣明清以來附近村莊有學子趕考前都會自覺自發地來到這座古橋沾沾喜氣,討個吉利!
后來,日本鬼子走過這座古橋,燒毀了半個村莊!鬼子走了,國軍來了,抓壯丁,牽牛羊,國軍走了,紅軍來了!二野首長,南下干部,下放知青,都曾留下堅實的腳印!古橋依然靜靜地看著,不言語!但老人們說古橋北側的半畝風水林似乎青春煥發,更加郁郁蔥蔥!
千百年以來,古橋幾經翻修,洪水終沒沖垮,戰火終沒摧毀,古橋就這樣依然靜靜地橫跨在這條小港上,來到了新時代!
古橋在,鄉愁就在!一代又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