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天嗣山
- 煙酒小店的經營日常
- 元珠峰下一只蟲
- 1293字
- 2025-02-16 08:29:10
2024年正月初一
天嗣山于我而言,很近,近的只隔了一條武九鐵路線,山在東邊,我在西邊。
每天清晨的第一縷陽光透過天嗣山寶塔撲面而來,是我小店生意的早高峰。而每當寶塔絢爛多彩的燈光亮起來,我知道,夜幕星河,人生多彩。
天嗣山添嗣添財添福壽,不啻是市民休閑好去處
天嗣山于我,又很遠很遠,遠的每年僅登頂一次,是大年初一。倒不是說身邊無風景,無他,是一年到頭都在趕路,無暇他顧,也是給自己一個休息的理由。
吃過午飯,關下店門,我們一家三口,沿著小店門口的北環路,越過付家嶺鐵路橋,步行二十來分鐘,便來到山腳下有“天嗣山公園”碑刻處,這就是北大門入口,也是登山的起點。
天嗣山,原是一座廢棄的礦冶,本無山,改造后才起了這個名。
有了這座城中山。舉目望去,環山皆路徑,有石階棱棱,排列整齊,曲折向上,沿階拾步,起初在草坡上蜿蜒,曲折如之,沒入林中。
銹跡斑斑的冶煉爐高聳,護欄遮擋的地下礦洞標識牌醒目,轉角處不時突兀顯現的一棟棟荒廢的老廠房,讓人平添一股滄桑,就好像腳下的石階,經時歷月,歲月摩挲,是歷史,是懷念,是天涯之遠。
轉過幾個小土丘,不覺隱入一片松樹林,一株株挺拔,一棵棵修然而立,謙謙君子樣。孩子說,你聽,靜心聽:有鳥鳴,七八點,三兩聲,空靈,清脆,有古詩中松下問童子的意境。
夫人彎腰撿拾起一把泛黃的松針,搖搖頭,笑了笑,我知道她又想起上山耙松針回家引火燒飯的小時候。
我非誰的影子,亦非某片浮云下的殘葉,比起這些我更愿意成為一陣自在的風,掠過山丘,又或是拂過花海那抹輕盈,人生本就是一副濃墨重彩的畫卷,而他們筆觸淺顯,不該被草率的涂抹著,所以在我心中一風景有一風景的獨韻,我有我的熾烈。
大年初一的陽光熱烈,一陣春風吹來,山間路面的光影也晃動了起來,如藻荇浮水逐流,忽見一碑,上刻“佛緣路”,心中恍然,每天日見日新的寶剎古塔就在此地,轉彎上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寺墻突現,黃墻灰瓦,香爐鼎立,大雄寶殿飛檐翹角,“萬壽古寺”匾額橫陳,塔勢如涌出,孤高聳天宮,
一土丘有一土丘的錯落,我有我的平仄,一步履有一步履的堅定,我有我的執著,神歡體自輕,不覺中,立足處已是最高點,孩子張開雙臂,作意欲凌風翔之狀,夫人默契地拍下了這個畫面,留作紀念。
登高望遠,風物長宜放眼量,北面智造小鎮,是科技產業化的工業園區,一棟棟一幢幢,綿延至瑞昌通用機場,綿延至長江入贛第一碼頭,赤水湖,接長江,春水欲滿君山青,長風連日作大浪,不能廢人運酒舫。
東面九江主城區,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潯陽樓,琵琶亭,長江大橋若隱若現,更有那九八抗洪勝利碑直向云端,活生生一副蓬萊仙島畫卷。
纖云四卷天無河,清風吹空月舒波,西南方向的瑞昌主城區一覽無余,樓宇如盒,道路縱橫,偶有空地,是小花園,是柳湖水,武九高鐵穿城而過,來不及眨眼,已經飛速離去,遠處的天際線山巒起伏,曼妙婀娜。時不時在高空綻放的煙花預示著新的一年的到來。
此時此刻的天嗣山,南大門入口處,張袂成陰,揮汗如雨,比肩繼踵而至,是啊,若在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往,可不能辜負了這好春光。桃樹抽了新芽,梅花紅了臉頰,嬉戲玩鬧的孩子,漫步放空的大人,抖音的,跑步的,打球的,一派祥瑞昌盛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