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留守兒童與流動兒童心理研究
- 申繼亮
- 1694字
- 2019-12-06 20:10:56
前言
《早期兒童自我意識情緒發生發展研究》是認知神經科學與學習國家重點實驗室重點課題“1~6歲兒童情緒社會性發展的評價方法與工具研究”的研究成果。
20世紀90年代以來,自我意識情緒研究作為一個嶄新的課題逐漸引起了心理學界越來越多的關注。自我意識情緒是比基本情緒更加復雜的情緒,包括尷尬、自豪、羞恥和內疚等。自我意識情緒不僅可以提高個體的社會生存能力,而且影響著個體的道德行為和健康人格的養成,對于社會的穩定與和諧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為此,我們在前期關于兒童自我意識研究的基礎上,采用實證的方法,較為系統地編制了一套早期兒童自我意識情緒的測評工具,探討了早期兒童自我意識情緒發生發展特點及其相關影響因素,并提出了促進早期兒童自我意識情緒發展的教育建議。這不僅對于探討早期兒童自我意識情緒的發生發展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而且對于促進早期兒童自我意識情緒的發展、培養兒童社會適應能力、推動社會和諧發展亦有一定的實踐意義。
目前我國自我意識情緒相關研究成果總體上說還很不夠,尚缺乏系統性的專著。該書較為系統地展示了這一領域的研究成果,這對于情緒心理學和自我心理學的拓展是一次有益的嘗試。
全書共分理論研究、實證研究和一線教育應用三方面內容。理論研究方面側重梳理國內外關于自我意識情緒的理論及概念、特征和種類等問題;并詳細闡述了四種自我意識情緒(包括尷尬、自豪、羞恥和內疚)的發展模式、研究方法等問題。在實證研究方面,我們在理論研究的基礎上,編制了一套早期兒童自我意識情緒發生發展的有效測評工具,并進一步采用情境實驗、現場觀察、問卷、腦電實驗等實證研究手段深入探討了早期兒童自我意識情緒的發生、發展規律及其相關影響因素等問題。我們初步探索出促進兒童社會性情緒發展的有效教育途徑和方法,并在一線教育中應用,提出了一些促進早期兒童自我意識情緒發展的教育建議。未來研究將進一步探索培養早期兒童自我意識情緒的教育模式,為早期兒童的科學教育做出貢獻。
本書具有以下特色:第一,前沿性。該書從總體上把握住自我意識情緒研究發展脈絡,站在該研究領域的前沿,采用最新的研究文獻,著重反映了我們自己關于自我意識情緒最新的研究成果與進展,發表在此研究方向上有創見性的研究成果,彰顯了該書的學術價值。第二,系統性。該書在內容上全面、系統地呈現理論研究、實證研究和一線教育應用三方面的研究成果。第三,創新性。該書最突出的特點是其創新性。一是選題新,自我意識情緒是二十多年來的一項嶄新課題;二是研究方法新,綜合運用了情境實驗、非言語行為表達編碼技術、ERPs等手段;三是研究成果新,諸如,編制了一套有價值的評估工具,為科學研究和對早期兒童自我意識情緒的評估提供了有效的手段;探討出早期兒童自我意識情緒發生發展特點及影響因素;四是建立了自己的兒童自我意識情緒發生發展理論。
全書由楊麗珠策劃,楊麗珠、姜月、陶沙統稿,楊麗珠定稿。
在該書即將付梓之際,我不能忘懷早期引路人韓進之先生,是他帶領我們完成朱智賢先生的“六五”國家重點項目的子課題“我國兒童青少年自我意識發展與教育研究”,為我們后期自我意識情緒的研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還要感謝朱智賢先生,是他引領我們做國家級課題,提高了我們的學術水平。
更要感謝我在做訪問學者時的恩師林崇德先生,是他精湛的指導,無私的幫助,使得我有今天的成果。
本書匯聚了眾人之力,我的學生姜月、范文翼、張妍、于瑛琦、張獻英、王吉玉、梁丹等從早期兒童自我意識情緒的不同角度對其進行了深入研究,特別是我的博士姜月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方有了眼下這部系統化的著作,在此一并感謝。也要感謝我的團隊、有關領導和廣大的幼兒園老師。
我還要感謝認知神經科學與學習國家重點實驗室給予我們立項、經費支持。感謝遼寧師范大學校領導的大力支持。感謝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領導,感謝張麗娟老師的鼎力支持和幫助。在撰寫本書過程中,我們參考了大量有關國內外文獻,在此不一一贅述,一并向有關作者表示感謝。
淡色似黃楊葉小,濃香如蜜菜花多。幼芽雖然嫩弱,但卻生機無限。早期兒童自我意識情緒發生發展研究才剛剛開始,必有很多稚嫩之處,敬請各位讀者指正。
楊麗珠 于大連
2013年6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