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四月的回憶
在5月9日于圖書館寫下上個月的月記,如果沒有記錯,上次寫月記是半個月之前。然后小路翻開上一次的月記,果然,寫于4月17日,大約是與和光分手然后生病恢復之后的日子。生病之后,人總是才發現健康的可貴,在那些生病于床上,翻來覆去的煎熬的時光里,有一絲對于過去放縱熬夜的懺悔,以及更多的頭腦空白并渴望身體早點恢復。大概每個人都會有這樣的體驗,健康時放縱,生病時的懊悔。
言歸正傳,這次是今年第一次來圖書館,十分幸運的找到了一個有電的座位(在小路的不懈努力下才找到的,要是過去,可能就強行在一個插線板旁邊厚著臉皮的坐了下來)。上一次的月記沒有寫近期論文的情況,這次來圖書館的時候,小路梳理了近期要做的任務,所以也就順便說一說近期論文的進展。從現有的進展來看,已經確定被錄用的是一篇C擴,還有一篇普刊和一篇核心有較大概率會被錄用,其他的還有一篇C有機會,另一篇C看緣分。然后其他的文章要么期待再次修改,要么期待更多的嘗試以及修改。
最近,小路有很多有趣的想法。例如要將論文的格式進行重構,變成完全的邏輯論證關系;要探討AIGC對于人類的知識生產乃至更多的使用進程具有怎樣的意義;要探討在畢業論文檢測里到底應該如何理解AIGC;以及嘗試自己分析論文的論證結構與框架,并用于自己的寫作乃至博論的寫作。例如,搞清楚有哪些論證邏輯,以及理論如何運用于論文寫作,然后將這些都放到博論的寫作之中去。這些有趣的想法,來自于最近的小路停下了對于小說的閱讀,然后每天11點就睡覺,不斷嘗試新的體驗,還有經常的彈吉他。應該說,上一個月記中寫到的每天給自己找一定的任務去做,最近沒有完全做到。由于手頭上有很多論文修改的審稿意見,小路不得不絞盡腦汁的去回應審稿專家,然后進行不斷的修改。當然,現在回過頭來看,也許小路對于修改的思維邏輯沒有打開,如果小路從審稿專家為什么這樣思考以及小路應該如何完善論文寫作邏輯的層面上理解對于稿件的修改,也許修改的過程對于小路而言會不那么痛苦,當然,以后也有機會改進咯。另外,事實上,對于論文的修改也能夠按照每天的劃分進行定量的修改,而不是在內心的排斥之中進行拖延。但小路也要為自己說句話,有時候自己真的頭暈乎乎的,沒辦法很好的使用頭腦處理需要思考的問題,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坦白來說,更多的時候,還是拖延的問題咯。
然后來說說,最近的日常,4月的17日之后,小路不太記得有發生什么重要的事情,大約是小路不斷的收到論文的修改意見并進行修改。然后在月末的時候,第一次接觸到小路過去未曾接觸到的生理的世界,豐富了人生的體驗,聽了音樂會、脫口秀,還到處跑動,生活是豐富的。而勞動節的那幾天,小路也在宿舍好好的思考,好好的改論文,好好的學習,以及好好的休息。
時間來到昨天,由于晚上討論的話題(就是開頭說的那個)太過于讓小路激動,導致小路的情緒一直處于亢奮狀態,身體也在不斷的發熱,最后在床上翻來覆去的直到4-5點才算是睡著,今天9點多就醒了,再加上午休一個小時的淺層睡眠,在圖書館寫月記的小路不斷的打著哈欠,寫到這里小路自己的都笑了。
好啦,這個月的月記就寫到這里,應該說這個月是陽光滿滿的一個月,收獲了很多,體驗了很多,見識了很多,行動了很多,盡管城市總是陰雨天,但心情總是艷陽天,我們下次再見咯。
一世一生的路
2025年5月9日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