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在網絡平臺連載已有近5年時間,根據自身情況結合網絡調研判斷:
隨著技術發展與網速進步,歷史上的媒體演替:圖片和音頻內容、進而結合為視頻內容對于文字內容的大部分替代,已然在互聯網上完成重演。這直接導致長篇小說失去龐大的讀者群體,而另一方面,隨著互聯網和設備的普及,反而更多的潛在作者得以在平臺發表作品。此消彼長之下,一部晦澀且更新不頻的作品近乎無人問津。當然,這并非任何人的責任,而是以上因素疊加下的必然結果。
本人曾言,這本小說絕不會太監,因為是已經完成的故事。然而在讀者數為0的情況下,僅滿足作者創作欲表達需求,其實不需要堆砌過多文字。同時由于不考慮經濟因素,每章也自然不存在字數限制。
在第2卷的創作過程中,本人已極大簡化所有非主線劇情的文字敘述,然而最終效果缺仍然產生了表達缺失,因為這直接導致本因為埋設伏筆而產生的支線劇情被省略,即云峰宗篇和列國篇的整體內容缺失,并且使目前還是量子態的讀者更加難以把握本就隱晦的主線劇情。然而在月更的情況下,如果去敘述這兩個支線,恐怕現在主角還沒有走出云峰宗罷…于是,為求不缺失劇情,最節省文字的敘述方法是什么呢?答案呼之欲出。
第2卷嘗試縮略版后,自第3卷的書寫開始,本人決定嘗試直接連載大綱。以這種方式,至少可以做到迅速覆蓋更多內容,并且讓讀者了解原本計劃中的章節全貌究竟是何種模樣。
這是時代的無奈,卻不是倉促完結的理由,我希望未來的讀者至少能夠通過閱覽大綱,對后續故事全貌得以有所想象,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