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綠袍進士倚長劍
- 大漢神醫
- 舊月堂主
- 2829字
- 2019-11-17 15:50:42
陽陵邑北邊住的主要是逃難過來的難民和一些因犯事而被遷徙過來的人,屬于貧民區,這里人口雖多,但集市不算大,本來就擁擠,加上今天是初一,于是來了很多人,都是咸陽周邊的人,把整個集市圍得個水泄不通。
一大早,在集市的中央就搭起了一個簡易竹棚,中間放一張方桌,上面擺著一個香爐和立著一個大葫蘆,旁邊站著一位方士,只見他身材消瘦,長須披發,手持一把九節杖,腰間掛一把法劍,身邊還有四位弟子在張羅著那些病人排隊治病。
那位手執九節杖的方士就是陽陵大俠。
只見病人一個一個上去,陽陵大俠先要求病人燒香跪拜大香爐,點著一支香后,叩頭思過,并引導病人要訴說自己的過錯,祈求天神的寬恕,心誠則靈,在訴說的時候一定要虔誠地進行懺悔,只要自己心誠,就能獲得神靈的原諒,罪過會消除。
然后再將事先畫好的壺公符拿出來,壺公符有召軍符和玉府符兩種,是用一塊黃色的布條,上面用朱砂寫有向天神祈禱的祝語。只見陽陵大俠左手拿起壺公符,右手持九節杖,腳踏罡步,步罡踏斗,來回作法,然后再將符燒掉,燒成的灰勾兌清水。陽陵大俠就將這碗勾兌過的清水拿到還在叩頭思過的病人身邊,口中還要念念有詞,似是祈求上蒼保佑,過了一會,便命病人喝下去。
對于那些之前有過來治病的病人,陽陵大俠再詳細地詢問其病情,如果病情有好轉的,就稱他已經信道,得到天神的庇佑,如果病情還不好轉的,就稱其還不能信道,不夠虔誠,回家后仍需繼續思過,再過十天后再來。
今天來集市找陽陵大俠看病的人還真不少,那是熙熙攘攘,絡繹不絕。
公孫彧也跟著他們三人一起過來觀看,眼前的情景讓他覺得很好笑又很無奈,病了不去看醫生而是去問鬼神,聽信這些妖言;但又想過來,現在可是公元前時期,西漢武帝末年,這時的社會還真流行這些東西,就是過了幾百年后的東漢末年張角的太平道也是如此,再過一千多年后的北宋摩尼教徒起義也是如此,再過兩千年后的清代白蓮教起義更是如此,看來這個陽陵大俠的此時的做法有可能就被后世的張角門所用吧。
陸機和江充更是擠到前頭去觀看,奇怪,平常很愛評頭品足的陸機這下子反而靜靜地觀看著,并且還陷入沉思中。
陽陵大俠一直忙到夕陽西下才收攤,今天過來治病的病人確實是多,估計是季節準備轉換吧,生病的人較多,當然古代人估計還沒怎樣去留意這些規律吧,還以為是得罪天神,要懺悔思過。
陸機和江充一直守到大伙都散伙沒人后,才跟陽陵大俠打招呼。
只見陸機走上前向陽陵大俠行個禮,說道:“大俠好法術,在下佩服,請問您是朱安世嗎?”
陽陵大俠聽到陸機這樣一問,忙打量這位來者一番,想了一會,才點點頭說道:“這位大哥好眼熟,想起來了,莫非是北邙山無妄子的弟子陸機?”
“正是小弟,朱兄好記性啊,都有十幾年了,還記得我。”
“當年我師父玄壺子帶我上北邙山拜訪令師時,我們可是相處有月余,天天一起學道探討,一起練劍,晚上還同寢呢,怎么會忘記呢?”
“來來來,介紹一下,這位是我的師弟江充,當年你上北邙山時,他還沒上山呢。”陸機拉著江充過來跟朱安世見面,順便也介紹了盧福和公孫彧。
“陸兄,大家都餓了吧,要不去我家,我請大家喝酒。”
一聽有酒喝,陸機高興得不得了,忙招呼江充他們一起去,朱安世也吩咐他的弟子快去張羅酒菜招呼客人。
朱安世就住在陽陵邑的玄武大街,雖然有幾間房子,但還是挺簡陋的,不像城邑中心區和南邊的大戶人家那樣高墻碧瓦。
兩杯酒下肚后,朱安世的話越來越多,一直都在抨擊朝廷連年征戰,搞得民不聊生,陸機也表示有同感,兩個人越聊越投機,都把江充他們幾個人都冷落在一邊。
當然他們倆人聊著聊著就聊到今天開壇作法驅鬼消災的事來,只聽到陸機在問朱安世:“朱兄,看你今天踏的罡步先是北斗七元罡,后又是南斗六可罡,這樣踏法變幻不是太多,最后是針對不一樣的病人踏不一樣的罡步比較好點。”
陸機可是無妄子的大弟子,深得無妄子的真傳,無妄子的陣法、術數那是祖上留侯張良流傳下來的,當時是很出名,這點朱安世也是知道的,于是問道:“陸兄,你說得有道理,步罡踏斗確實有很多種,變化無窮,只是我掌握的還不夠多,還有請陸兄你多多指點。”
陸機喝了一口酒后,繼續說道:“客氣了,朱兄,你可以嘗試一下二十八宿罡、三臺朝元罡、禹王三步九跡罡的踏法,變化就多很多。”
陸機一邊講解,一邊演示給朱安世他們看,看得朱安世和眾弟子都入了迷,還時不時地傳來幾聲贊聲。
但是江充他們幾個覺得挺無聊的,都各自默默地喝酒。這時盧福看到大廳正中掛著一幅畫,畫里面是一位老人,手里拿著一把九節杖,后面背著一個大葫蘆,于是問道:“朱兄,請問這畫里畫的是誰?”
聽到盧福在問,朱安世才意識到冷落了他們幾個,忙說道:“不好意思,各位,一直跟陸兄聊得很開心,反而冷落了大家,這幅畫是我師父玄壺子的畫像,師父已經仙逝幾年了,掛這幅畫是留個念想。”
江充一聽畫里的老人是玄壺子,忙說:“莫非是玄壺子謝元,記得當年師父老是提起他,說他經常在終南山的太白山上去修煉,法力無邊。”
“是的,他仙逝后,這把九節杖和大葫蘆傳與我,叮囑我要為普羅大眾驅鬼治病,消災避禍。”
“玄壺子為天下蒼生著想,真是功德無量。”
“謝謝你們的夸獎,你們路過陽陵,是不是想去長安城?”
“是的,我們從河間而來,想去長安城,路過此地,就恰逢朱兄在為民驅鬼治病,真是讓我們大開眼界。”
“哪里哪里,長安城離這很近,要不住多幾天再走。”
“不用了,朱兄,我們去長安城還有點事要辦。”
看到朱安世很是客氣,江充忙說道。
這時公孫彧想到長安城人生地不熟,怎樣才能找到叔叔公孫卿呢,看眼前這位陽陵大俠,本領還真是不小,不如問他知不知道叔叔的住處在哪,于是問道:“朱兄,我有一事想請教你幫忙。”
聽到公孫彧在問,朱安世爽快地說道:“說吧,小兄弟,只要我能夠辦到的,我一定幫你。”
“我叔叔是公孫卿,不知你認不認識他?此次去長安城就是想去找他,你知不知道他住在長安城哪處地方?
“哈哈,小兄弟,你找對人了,我有一個族弟,名叫朱立倫,就是公孫卿府上的管家,你去找他,叫他帶你們去。”
“那怎樣才能找到你的族弟朱立倫呢?”公孫彧繼續問道。
“這個簡單,他平常有幾個好兄弟,都是陽陵這邊的老鄉,經常在長安城東市的逍遙居酒樓聚會,這家酒家就是其中一個兄弟叫郭韜開的,你去那里問,說是我介紹你們來的就能找到他,見到他說明緣由,他會幫你們的。”
“如此甚好,謝謝朱兄。”
一聽能夠找到公孫卿,大伙都很高興,于是也暢開懷喝酒,一直喝到深夜。
第二天大伙啟程,朱安世跑了相送,臨別前叮囑大伙有空要過來陽陵邑看看他,陸機跟他最投緣,表示事辦完了就過來找他喝酒。
陽陵邑在長安城的東北面,隔著一條渭河,過了渭河就是長安城。
長安城是當時的首都,是全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極為繁華。長安城交通便利,街衢洞達,衢路平正,正相經緯。城中有八街九陌,從城門通往城內的每條大街皆“披三條之廣路”,可同時并行十幾輛馬車。
公孫彧他們四人在長安城北面的橫門進城,進了橫門就是華陽街,華陽街東面就是東市,西面是西市。
到了東市,看著天色已晚,他們就在東市邊找了一家名叫云來客棧歇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