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這樣真好
書名: 云天子作者名: 酒丐本章字數: 2205字更新時間: 2020-01-11 21:20:40
從興云宮出來,云圖沒有去向長使那里吃飯,而是帶著小紅,直接回了宮外的四王子府。
說是四王子府,其實不過是云州城里的百姓對這里的稱呼,就像稱呼云燁的‘云陽侯府’為‘世子府’一樣。
云圖還沒有封爵,自然也不可能叫某某‘侯府’,但搬出來的時候,云王似乎也比較滿意云圖的上進,便給賜了名,叫‘慶云府’。
慶云府并不大,人也不多,當時搬出來的時候,云王賞賜了數十宮女奴婢,用來照顧云圖的起居,云燁那邊也送來了十來個,但大都被云圖辭了,只受了云王賞賜的八個,還有云燁所送的兩個。
云圖簡單用了一點午膳,便開始一天的修煉。
像是對今天宮里發生的事,一點都不在乎。
其實云圖也確實不太在乎。
對于向長使那里,是沒法在乎。
對于云王那里,究竟發生了什么事,需要留下三個最高級別的大臣來共同商議,云圖記載了心里,卻不會去打探些什么。
若果真是大事,過幾天,總有風聲傳出來的。
儒道雖不像其他教派一樣,重視廝殺攻伐之力的修煉,但對于一口‘浩然正氣’的蘊養卻也從不放松。
收拾了一番心情,盤膝坐在靜室之內,云圖雙手重疊,搭在雙腿上,像是道家的養元,又像佛家的參禪。
云圖吸了一口氣,閉目,搬動心中浩然正氣,沖向腦海,用心中浩然正氣,蘊養腦海中觀想出來的‘量天尺’。
這是儒家修煉的基礎,觀想出腦海中的‘量天尺’,才能丈量‘心中’天地的大小,所以才叫‘量天尺’。
量天尺觀想出來之后,才能進入儒家修煉的門檻,也就是儒家第一境——明德境。
明德境——明明德也。
這是儒家修煉的根本,彰顯美好的品德。
所以明德境也不像其他教派的第一境,有個盡頭,儒家之人永遠在修煉‘明德境’。
至于之后的君子、賢人、圣人三重境界,不過都是明德境的拔高而已。
量天尺丈量心胸寬窄,也丈量道德。
丈量別人的道德,也丈量自己的道德。
是儒家弟子的道德行為準則。
自己‘德行’高低,能騙世人,卻不能騙己心,所以儒家君子、賢人有真偽之別。
云圖此時腦海中的量天尺還不甚清晰,不過一個模糊的長條,上面連刻度也沒有,是因為他修煉儒家之道還時日較短,圣人規矩,禮儀都還不太明了的緣故。
云圖以往曾修煉過道家、武者,甚至還有兵家的功法。
那個時候的他總是覺得自己不夠強,所以到處找方法,找機會,什么都要試試,但最終,不過是勉強入門而已。
他到處去闖,去鬧,不斷地碰壁,心思也就越發急躁。如此修行,豈能有什么好的成就?
反倒是這半年來,沉下心,好好修煉儒道,進益卻超過了原來所有的道路。
第二天,云圖照例進攻請安。
本來不是初一十五,云王是免了他的請安的,只是他自從修煉儒道之后,處處以圣人規矩為標準,不肯有半點逾越。
晨昏定省,乃是圣人之禮,他豈能違背?
本來所有人都以為,他只是開始兩天,做做樣子,卻沒想到,這半年來,無論刮風下雨,他從無一日間斷,這也是世人對他大為改觀的原因。
這一天,他倒是見到了云王,但看過王后和云王的臉色,都沒有發現什么端倪。
倒是在向長使那里聽到向長使酸溜溜的對自己說:“云王昨兒又給了王后多少多少賞賜,里面有什么什么了不得的珍寶……”之類的話,他也靜靜的聽著,倒是多呆了一會兒。
這些話,他原本是不耐的,但總好過,母子兩人見面,就是吵鬧,就是哭訴。
從宮里出來,他心中已經有個大致的判斷,應該是王兄那里,又做了什么讓父王高興的事。
對于幫自己從泥潭里面拔出來的二哥,見到他被父王嘉獎,他心中是真心的感到歡喜。
整個云國之內,他真心敬重、真心佩服的人不多。
父王……還有王兄。
如果以感情來論,現在的他,對王兄的感情,甚至要超過對父王云戰的感情。
對他來說,父王終究是太威風,太高高在上。
而王兄的和風細雨,瀟灑從容,才是他心中憧憬的所在。
這半年來,他處處以儒道規劃自己,但形容舉止,卻都在模仿自己的王兄。
那個風度翩翩,溫潤如玉的翩翩佳公子,無論他做什么,不需要刻意,總是能做到最完美,總是能得到所有人的贊美。
就算是因為被父王降成了庶長子的大哥云錚,面對那樣的人,也興不起忌恨的心思。
大致猜到了什么事情的云圖便顯得有些興奮,比往日都要多修煉半個時辰。
他希望,自己能早些成為二哥那樣的人。
果然沒過幾天,街上便有消息傳來,說是二哥心善,答應了一股流民,讓他們進入云國避難。
大家都在贊美二哥的仁義善良,只有在母親向長使那里,云圖連著好幾天聽到了不少酸溜溜的話。
“什么心善,不過是那國庫的錢糧買人心罷了,又不讓他自己掏一顆子。”
“哼,聽說那些人,根本不是什么流民,都是強盜。還號稱什么‘惡鬼’,領頭的還叫一個什么‘鬼王’,你聽聽,是好人,能叫惡鬼嗎,是好人,能叫自己‘鬼王’嗎?”
“也不知大王怎么想的,竟然會答應他,讓一百多萬土匪進入云國。”
等而類之,不勝枚舉。
但云圖聽著這些抱怨,心里卻喜歡極了,對于那些流民,他原來就有大致的了解,都是些周國青陽三郡的災民,也并不是母親口中所謂的‘惡鬼’,而是‘餓鬼’,幾乎要餓死,死里求活的一些可憐人罷了。
領頭之人叫‘鬼王’倒是真的,但那人原是老刀堂的一個舵主,數十年行俠仗義,在江湖上,素有名望。
對于那樣的大俠,他也一向是心向往之的。
自由自在,無拘無束,行走江湖,行俠仗義。
與志同道合者,千杯共飲,不醉無歸。
面對惡人,寶劍出鞘,便是惡人授首。
聽著母親的嫉妒,他面上微笑著,心中卻想著,以后要是封藩了,自己就也去做這么一個自由自在的大俠。
他心中高興,云王和王后自然只有更高興的。
雖沒人對他說,但這幾天覲見的時候,父王對他多了幾句話,王后也對他神色緩和不少。
踏出宮門,他仰頭看著遠處的云,心中想著,這樣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