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李定國福州滅燕虜;劉 艾仙霞阻博洛
- 異世中興大明
- 史河拾珠
- 2003字
- 2020-10-08 21:20:45
“呯、呯、呯”連續三發炮彈砸向福州南城門,“轟、轟、轟”三聲巨響,隨著炮彈的爆炸,城門轟然倒下,又兩發炮彈炸掉絞索,吊橋轟然落下,蘊力已久大明中興軍騎兵躍馬揚刀沖入城門,福州告破。于此同時,竇名望、羅成躍所部在大明國安局和大明中興軍軍情局特工的忇助下也先后攻破北、西兩門。
偽燕福州守軍的指揮機關已經被打掉,總兵官圖賴已死,燕虜陷入了各自為戰的狀態。燕軍和神州大陸古代的軍隊一樣,“將是兵之膽”,數萬人的戰場,全靠大將的鑼鼓旗幟指揮,所以敵方一旦有勇將斬將奪旗,就會出現“兵敗如山倒”的潰敗局面。
大明中興軍的軍制雖沿用明朝軍制,但治軍方法卻是中興帝朱慈炅引自神州大陸當代,戰場上的主要指揮官是千戶(營長)和百戶(連長),衛指揮使及以上大將掌握全局,并不突前指揮,即使遇到象此次偽燕福州總兵府被端的情況,戰場上也不會出混亂。
燕虜畢竟是漁獵民族,殺戳為生,現在又處在野蠻上升空間,破壞力正銳的時候,盡管處在各自為戰的狀態,仍然負隅頑固,沒有一人投降。他們躲在各種建筑物中,逐街逐壘和大明中興軍爭奪。因此大明中興軍將士遇到房舍,先問三聲,如果無人應答,立即扔手雷,燕虜被大明中興軍將士一步步趕到大街上,遇到成建制的燕虜,立即以手雷炸散其陣型,再來一陣米尼步槍彈。盡管如此,短兵相接白刃格斗仍不可避免,大明中興軍結成小三才陣,背靠背兩人防守一人攻擊,形成局部兵力優勢,以抵銷農耕民族與漁獵民族身體上的弱勢。
燕虜被大明中興軍漸漸逼近無人進攻的福州東門,雖然不止一駁燕虜看出大明中興軍“圍三闕一”的“險惡用心”,但在大明中興軍暴風驟雨般的打擊下,只能從東門向海邊逃走,哪怕明知是死路一條。
燕虜沒有水師,大明臺灣縣子、大明中興軍海軍東海艦隊提督鄭成功率領所部攻占了馬尾港,一路摧毀馬江兩岸炮臺,直達福州城下。東海艦隊陸戰隊迅速攻占了福州東門外各戰略要地,部署九二步兵炮陣地和東海艦隊的克努伯艦炮形成交叉火力。當燕虜被趕出福州東門,立即受到大明中興軍炮火的覆蓋射出,炮彈在燕虜群中掀起一波波腥風血雨,到處都是殘肢斷臂。于是燕虜又回頭攻擊追出福州東門的大明中興軍,但迎接他們的是馬克泌機槍的彈雨,燕虜成排成排的打倒。燕虜這樣的野蠻民族等同野獸,面對他們只有狠狠地他,打到他們聞風喪膽。這時他們也知道害怕,其表現不比他們以前鄙視的前明軍隊和流賊好多少,一樣的狼奔豕突,眼中充滿了絕望。經過一天激戰,福州燕虜被全部擊斃,室韋和華族降軍大部分投降,逃走的不多,極少數鐵桿華奸被當場擊殺。
仙霞關位于浙江江山縣,地當贛、閩、浙交界處,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仙霞古道長700里,周圍百里為崇山峻嶺,山高谷深,山勢險要,易守難攻。本朝此地戰事頻繁,古道日顯重要,戍守者在仙霞嶺近百里的安民、二渡、木城、黃塢、六石等處筑關設卡,和仙霞關合稱六關。每處有關門兩道,均為條石構建,成拱券頂。仙霞關門高3.2米,高2.4米,倚山而筑,兩側墻體厚5米,左側有仙霞關匾額一塊,右側立一石碑,記載建關歷史,是六關中最險要的一關。
大明中興軍潤州總兵劉文秀、常州總兵艾能奇乘福州燕虜無瑕他顧之機,率軍占領了仙霞等六關,加固關隘,阻擊屯兵浙江的偽燕和碩貝勒博洛。
為燕救福州燕虜,偽燕和碩貝勒博洛抽調浙江燕虜三萬人,由護軍統領杜而德率領進攻仙霞六關,大明中興軍憑六關之險層層阻擊,燕虜不得入閩半步。福州城破,大明沈陽伯、浙閩總督李定國揮軍出仙霞關,偽燕護軍統領杜爾德潰敗,大明中興軍攻占江山縣,打開了以閩入浙通道。此時大明銀川縣侯、兩江總督彭明已收復南京,兵進浙江,偽燕和碩貝勒博洛被南北夾擊。
大明張家口縣侯、大明中興軍右軍都督、湖廣總督林虎的征淮軍占領了楚州、鹽城,一路打到東海邊,切斷了燕虜征南明軍的歸路,配合淮河水師隨時準備阻擊燕虜的北方援軍,同時令前部正印先鋒官高一功率本部人馬兩萬人南下攻打揚州、泰州。
揚州城由于多鐸攻打史可法時對城墻的破壞,至今不具備防御能力,守城燕虜棄城逃往常州,大明中興軍兵不血刃光復了揚州。
泰州臨江靠海,守衛泰州的燕虜在大明中興軍海軍艦炮超時空火力的打擊下,不足一天便被高一功所部屠滅。高一功本是流賊李鴻基舊將,所部大將多數和燕虜仇深似海,因此沒有留下一個降俘。
大明中興二年(偽燕順治三年)二月,高一功部連下常州、無錫、南通,兵臨蘇州城下。
蘇州城墻南北長12里,東西寬9里,周長12里30步,呈不規則長方形。城墻內夯粘土,外包城磚,墻高2丈4尺,厚2丈5尺,內外均修有護城河。在城墻之上修有女墻,也就是城墻之上連續凸凹的齒輪矮墻,作用是敵人攻城時掩護守城士兵。蘇州有城門五座:閶門、齊門、盤門、蛇門、胥門,五門均修有翁城。除陸地城門外,蘇州還設有八座水城門,即水關,成為一座水城。偽燕和碩貝勒博洛派遣貝子屯齊領燕虜一萬、室韋及華族仆人軍五千守蘇州。
此時大明銀川縣侯、大明中興軍左軍都督、兩江總督彭明已全軍進入浙江,命令長江水師協助高一功部攻占蘇州。